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提醒:60岁以后,散步时要注意好这4点

近年来,养生观念深入人心。全民运动成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青年人,很多中老年人也加入了运动队伍。

大家都说散步、快走、游泳等活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温和不伤身,但健康的前提是适度,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不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李女士在上班2年后,体重跟吹了气一样地上涨了20斤。今年她实在是受不了自己一身的肥肉,下定决心开始进行运动。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在小区里面走路刷步数,从开始的每天一万步逐渐增加到了两万。

锻炼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膝盖出现了不适感,去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滑膜炎。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吴女士身上,退休后她加入了小区的健步走队伍,开始时跟着队伍十分吃力。但她咬牙坚持了一个月,逐渐跟上了大队伍的步伐,每天的步数都将近两万步。

就这样走了2个月时间,某天早晨起来吴女士发现自己的膝盖几乎站不住了,无法自行走路,去医院检查同样被确诊为滑膜炎。

陈阿姨在退休后没什么事情干,跟一群老伙计组织了个健步走团队,开始时团队设定的步数是每天3000步,后面她发现朋友圈的步数多是1万多步。

不服输的她决定跟上步伐,加大了自己的走路量。一段时间后,陈阿姨发现自己的右腿有点变形,日常的走路都有点力不从心。去医院检查发现罹患了膝关节骨关节炎,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术。

大家经常听到的说法都是走路对健康有益,那为什么这几个故事都在说因为走路而导致了疾病发生,走路到底好不好呢?

一、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或能收获5个益处

医学期刊《BMJ》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在40~79岁的14599名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别评估了身体活动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长期运动与死亡风险下降相关,如每天散步20分钟的人可预防46%的潜在死亡。

除此之外,经常散步还能给健康带来这些好处;

锻炼心脏: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促进心血管机能增强,让体内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对于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等均有一定好处。

促进消化:走路是一个相对舒缓的运动,但在运动过程中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一些有消化不良、便秘现象的人,可通过走路起到一定的缓解。

强壮骨骼:美国布莱根女子医曾进行过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年男性每日散步一小会,就和50岁之后骨折风险下降相关,特别是髋关节骨折。

促进减肥:散步可以让体内的肌肉进行活动,这样一来可消耗多余的血糖,餐后血脂的上升会减少。体内的脂肪合成也会降低,对于控制体重有不错的好处。

降低呼吸疾病风险:西班牙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散步3KM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可起到预防作用。即便是一些已经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散步来促进病情康复。

值得提醒的是,走路虽好但要注意适量,每天步行数量过多会给膝盖带来很大的伤害。在步行过程中,我们的膝关节软骨不断受到摩擦,容易因此而出现炎症、水肿

且我们的膝关节是有使用年限的,长期过量进行运动会透支膝关节,导致其出现老化、功能退变提前。

二、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研究告诉你答案

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扬教授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每周步行14km的人相较于步行<4km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下降了40%。换算一下,得出每天大约需要步行7500步为宜。

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运动方式,60~70 岁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所以不建议老年人进行暴走

这个阶段的老年人要以匀速的步行为主,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做出调整,也可以适当减少每日的步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步行的数量保持在6000步即可。

日常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运动过量反而会给健康带来威胁。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场所和适当的姿势,不建议老年人进行倒走等对身体要求较高的姿势。

还有就是运动前不要大量进食,运动后要注意不能大量喝水,而是要小口慢饮。一些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运动时更加需要注意,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后再考虑运动。

三、正确散步讲究多,60岁以后,散步时谨记4点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运动时一定要做好这四件事,避免因为不当的方式而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威胁。

1. 散步姿势要正确

散步的时候要保持抬头挺胸,让全身的经络、血脉都跟着一起活动。含胸驼背的姿势会导致身体的供氧受到影响,容易让人过度疲劳、紧张,对于健康不利。

2. 把握散步运动量

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运动一定要以身体适宜的程度为标准。当觉得运动过程中自己特别疲劳或是关节等已经出现了疼痛感,一定要及时停止运动。

3. 别穿不合脚的鞋走

散步时建议穿着适合跑步的鞋子,这类鞋子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膝关节和足部的压力。一旦穿着了不合适的鞋子,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运动损伤出现。

4. 别在马路边散步

马路边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建议散步不要选择在这个地方。而是要选择公园、操场、树林以及小区等相对安全、污染小的地方,老年人散步的时候最好有人陪同,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四、饭后散步能养生,可惜有5类人不能走

饭后进行运动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但这件事却不适合所有人,对于这五类人来说,日常要避免饭后散步。

首先是有胃下垂的人群,在饭后散步的话容易导致肠胃负担加重,让病情更加的严重;

贫血、低血压的人群饭后也不能散步,因为饭后我们体内大量的血液都集中在胃部进行消化,此时散步很容易导致大脑缺血,引起头晕症状出现;

一些本身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也不能饭后散步,否则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饭后立刻散步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出现,要尽可能避免;

还有就是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人群,饭后马上散步容易诱发心梗、心绞痛发生。

散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运动,但也有一些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的,在运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是否适合,同时要注意运动的注意事项,避免因运动而给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头号周刊#

参考资料:

[1] 《饭后这样散步最养生,可惜有5类人不能走》.生命时报.2018-03-31

[2] 《散步居然有这么多好处!你走对了吗?》.人民网 .2016-04-10

[3]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美国医学会杂志:7500步!》.健康时报.2020-05-06

[4] 《它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科普中国.2022-07-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健步   膝关节   膝盖   老年人   饭后   体内   好不好   姿势   队伍   好处   身体   适合   风险   发现   建议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