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罕见“娃娃鸡”,能发出婴儿般的啼哭,竟是“牢底坐穿鸟”

在湖南省张家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张家界有一位叫石楠的茶农,靠种植茶叶卖给茶老板为生。偶然有一天,石楠救下了被鹞子打伤的凤凰鸟,为了报恩,凤凰鸟就每夜飞到石楠的窗前为其歌唱、舞蹈。

可惜这一切被刻薄的茶老板发现,茶老板带人抢走了凤凰鸟还打伤了石楠,并把石楠赶到荒芜的悬崖峭壁上要他每年种出五十石茶叶才能放过他。而美丽善良的孔雀终于有一天趁茶老板不注意逃出了鸟笼,不仅为石楠叼来了十颗金色的茶种,还为他带来了一幅画着红色山鸡的画。

只见这山鸡从画中漫步走出,并对石楠说:“石楠石楠,你救下的那只凤凰鸟是百鸟国的鸟王,为了报答你的救命之恩,特派我来帮助你种茶。”说罢,红红的山鸡飞下悬崖,为石楠和他的茶籽背上了悬崖底甘甜的山泉。

从此,山鸡每天陪着石楠在茶园里浇水,捉虫。石楠很喜欢它,便根据山鸡每天背水上山的特性,为它取名叫做背水鸡。而从此以后,背水鸡就在茶寨中安下家来,且繁衍子孙,直到现在。

文人吴冠中在张家界旅游时也曾在书中提到:“有一种背水鸡,更是前所未闻,山鸡胸前长个口袋,下山盛水背上山去。生物学家早晚会开采这个新天地吧!”

故事里的背水鸡是真实存在的吗?世界上真有能背水上山的鸡?

背水鸡“背水”之谜

2003年7月,多名动物学家对张家界就背水鸡的真实性进行了颇为详细地实地考察,在长达数月的寻觅过程中。专家组并没有找到所谓的能背水上山的红色山鸡,实地考察结果一无所获。

据当地村民的描述:背水鸡毛色艳丽,鸡冠上有凤头,特别是脖颈下挂有一个水囊,水囊没水时便呈扁平状,装满水就鼓胀如一个小气球,走起路来,背水鸡便随着水囊左右摇晃,模样十分憨态可掬。动物学家们依据这些最终认定,村民们口中所谓的背水鸡很有可能就是我国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

到现在,绝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在张家界一直流传的背水鸡实际上就是红腹角雉,红腹角雉的脖颈下面挂着彩色的肉质裙,每年进入三四月份,红腹角雉喉下的肉质裙便会不断充气膨胀,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加满了水的大水囊。真是如此,也难怪当地的居民会把红腹角雉当成背水鸡了。

褪去神秘面纱的“背水鸡”,还能背水上山吗?

答案是不可以的,想要搞清楚红腹角雉能否背水,我们就需要弄明白红腹角雉喉下的彩色囊究竟是干什么的。

红腹角雉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东南部、湖南西部和湖北东南部等地,大小等同家鸡,头顶长着乌黑发亮的羽冠,羽冠的两侧长着一对蓝色的肉质角,十分精巧绚丽。而让很多人误会的水囊,实际上是一块颜色绚烂的肉质裙。

在每年的四月初红腹角雉进入繁殖初期,平时隐藏在头顶上的肉质角和喉咙下的肉质裙分别开始膨胀。在繁衍期,肉质角会慢慢充气并逐渐变得硬挺,它们高高耸立在红腹角雉的头顶仿佛一下子把自己的身形拔高了两倍。而挂在喉咙下的肉质裙则充血往下铺展延长,膨胀到极致的肉质裙几乎可以贴到地面。

它们鼓鼓囊囊的肉质裙在太阳底下往往映照得五彩斑斓,在前来寻偶的雌鸟面前,它们毫不吝啬地挥洒自己的魅力,只求抱得美人归。

原来红腹角雉喉咙下吊着的肉质囊只是它繁殖期拿来求偶的工具,肉质囊的膨胀变大也跟装水毫无半点联系。假如真如动物学家所言,红腹角雉就是传说中的背水鸡,那么所谓的背水一事,看来也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而已。

发出婴儿般的啼哭

号称“百鸟之王”的绿孔雀,在所有鸟类的求偶行为中靠着一手孔雀开屏的绝技来俘获雌鸟的芳心。当绿孔雀抖落开自己美丽的尾羽招摇过市时,红腹角雉作为绿孔雀的远房表亲则开始了它更为浮夸的求偶表演。

在三月初,红腹角雉雄鸟就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繁殖期开始了它们的准备工作。山谷里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是红腹角雉开始表演的舞台。学会利用自己响亮的叫声为自己占领好的区域也是它们求偶要上的第一课。

红腹角雉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啼哭声,当此起彼伏的“哇……哇……”声响彻山林时,偶然闯入这片森林的旅客可能会把这些声音当作孩子的啼哭,而有经验的当地居民则早已习以为常,当地居民们会因此形象地称呼红腹角雉为“娃娃鸡”。

听完雄性红腹角雉嘹亮的开场宣言以后,这场舞台唯一的特邀嘉宾红腹角雉雌鸟开始缓缓走上求偶的舞台中心,志得意满的雄鸟这时才开始它真正浮夸地表演。

那绚丽的肉质角和肉质裙终于要派上比背水要重要的多的用场。耸立的肉质角和色泽鲜艳的肉质裙在血与气的灌注下变得愈发胀大。在这两者的衬托下,原本瘦小的红腹角雉一下子变得雄壮了许多。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喉咙下膨胀的肉囊,雄性红腹角雉会踩着小碎布,疯狂地抖动翅膀,离雌鸟忽而走近,忽而远离地跳起在求爱的舞蹈。雄性红腹角雉的肉质裙和肉质角在这里担负着远比传说中的背水鸡拿来背水更重大的任务。

红腹角雉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鸟类,早在20世纪就被输出到欧洲各国。自古以来,红腹角雉也以凶猛的性格和绚丽的羽色深受国人的喜爱。

但如今,由于人类活动而带来的森林植被地砍伐、环境污染问题在不断挤占红腹角雉的生存空间,还有偷猎者不加节制地杀戮等等,诸多因素令野外红腹角雉的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战。2021年2月,红腹角雉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许许多多像红腹角雉这样的小生命,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张家界   羽冠   动物学家   山鸡   浮夸   肉质   脖颈   凤凰   雄性   孔雀   水上   喉咙   罕见   绚丽   婴儿   娃娃   老板   雌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