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和服女,真的只是“傻白甜”吗?

8月15日,苏州遭遇了和服女事件。虽然国人反感猥琐无耻、反复无常的日本,但因为一件衣服,就对一个中国籍的二次元口诛笔伐,善良的国人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不知道究竟该以何态度对待此类事件?



但是仔细看来,这件事有一些蹊跷之处,可能不是普通的民族情结问题,有黑公关活动的嫌疑。


什么叫黑公关?就是雇佣网络水军,通过策划,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地炒作某件事,从而达到攻击个人、企业、组织甚至国家的声誉和品牌。


一件偶发的事件,如果没有专业的公关炒作,很难形成舆论眼。


而操作一次这样的黑公关事件,需要前期策划,舆论发酵、水军跟进,大v进场,权威媒体关注等一系列专业的操作,才能炒作出一次现象级的刷屏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操作这么一出黑公关,都需要天量的资金,成本都是千万乃至上亿之巨。


要不然那些没有节操的自媒体人,凭什么要写三观俱碎的内容?凭他们那黑成焦炭的狼心狗肺吗?


当然不是,是钱。和服女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和财力,这种操作,她只是一个演员,按着剧本演就行。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和服女是何许人?事件发酵之后,她火速发了一条微博,然后删帖消失,轻飘飘地消散掉了。



看似人畜无害的二次元,看似偶发的无心之举,看似有争议的和服事件,但却偏偏在8月15日发酵,也就是日本鬼子投降的这一天。


事件在8月10日发生,在8月15日发酵,符合黑公关短平快出效果的时间周期,因为时间再长,成本就兜不住了。毕竟现在金主也是穷的触目惊心,狗粮不像以前那么好领了。


谁能有这么多钱?并且还有动机来明目张胆地在日本投降纪念日这天,恶心中国人呢?


背后的推动力量,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日本政府是第一黑手。


日本外务省,就是赫赫有名的狗粮大户。尽管他们政府已经穷得龇牙咧嘴,但是每年都会对外拨款数百亿日元,用于洗白日本过去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培养精日、知日派。


你以为抖音上那些美化倭寇的小视频是无心刷到的?大错特错,抖音是出了名的给钱才推流,这么密集的流量推送,不用问就知道谁是后面的大金主。



外务省还负责向世界特定国家的媒体暗中发放资金。现在知道安倍被日本的好汉枪毙后,为什么一个叫曾颖的记者会哭得像死了爹一样吧?


现在也知道为什么澎湃新闻会在报道日本上极尽谄媚之态了吧?


没办法,对于这些没有节操的组织和个人而言,有钱就是爹。


通过媒体有规律的定期播放日本热搜以及日本的任何小事,来增加国家人民对日本的好感,为外务省培养精日、知日派打下基础。


而根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2020年预算,扩大精日、知日派预计投入742亿日元,约人民币47亿。


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日本外务省就针对中国在社会舆论及媒体界较有影响力的一些人物,推出了一个赴日参考考察项目。截止2016年,共有144人被邀请,包括73名个人和71个团体。



为什么每当有日本的负面出来的时候,日吹就会像粪坑里炸了窝一样溅出来叫嚣洗地?


为什么总有长着中国人面孔的中国人,枉顾事实,拼命写文章、发视频摁着中国人的头反思,临末不忘将这些归咎于中国的劣根性。


这就是原因。


在日本政府一系列的养猪战略的操作下,那些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记者、主编总是会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在主流媒体上为日本洗地。


大家都知道,最近中美之间台海风波又起,作为美国的地缘炸弹,日本政府上蹿下跳活跃得有些异常。


他们有动机选择在特殊的日子,策划热点事件,试探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态度,消解中国人的民族大局观,甚至发动他们培养在中国内部的精日汉奸,考察他们的舆论控制能力,以便为随时可能而来的台海战争做筹备。



但日本政府是没有办法直接操控舆论,必须有代理人才行。


而日本的企业,就是他们最为信任的白手套。


日本企业在中国亦商亦谍,他们利用自己在中国的商业身份,机动灵活地在中国境内搞商业活动,同时他们也会借助商业活动,从事信息收集、精日分子培养、以及汉奸养成的事情。


我们撇开间谍的事情不说,仅以商业活动为例。


对于一个日本企业,无论从民族感情还是产品性能来看,日本的产品其实是没有什么竞争性的。


日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品质,更不是工匠精神,而是左右舆论的能力。



一个日本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舆论环境,他们是没法生存的。毕竟中国市场上不乏英美德法等外资品牌,更不乏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日本品牌在两大势力的夹击下,如果想获得市场,只有舆论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投广告、投媒体、投公关,收买舆论写手,不惜造假甚至造谣为自己营造一个倭里倭气的品牌特质。


可以这么说,没有舆论基础,他们就没有生存空间。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在中国到处吃瘪,舆论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


先是夏日祭被精准狙击,紧接着日本五十万老家伙想要在中国养老的计划也因为汹汹民意而化为乌有。


再加上南京玄奘寺事件,重庆供奉战犯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些事件都引起中国人的警惕。



这种舆论环境对于日本企业是致命的,舆论才是日本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失去了这一生产力,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会断崖式的下跌。


这次的和服女事件,赶在投降日策划,实际上有点示威的意思。


精日的核心不就是中国人不要有民族情绪,不要小题大做,不要上纲上线吗?


我们假设舆论上中国人进行了妥协,那么下一步他们就会进一步给中国人戴帽子,不要在产品上对日本品牌有民族情绪,不要小题大做,不要上纲上线!


我们试想,如果50万老人的康养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做,服务的也是中国人,民意会有这么汹涌吗?


如果夏日祭改成民族节日典礼,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人会反感吗?


答案不言而喻。


因此,此次和服女事件,日本企业有可能参与其中,不仅有点示威的意思,而且有点报复性的警告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成千上万最训练有素的人耗尽自己的全部时间,以便打入集体的公共头脑。打进去的目的是为了操纵、利用和控制和奴役。旨在煽起热情而不是给人启示,长期在脑子里留下烙印,使大家处于无知无助的状态,许多媒体、舆论、广告和娱乐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日本就是利用这一点,日拱一卒,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媒体上美化日本,企图在文化上彻底消解掉中国人的民族大局观,消解掉中国人的战争是非观,在舆论上反复强调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都为了最后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慢慢再次入主中国,再次重现大倭帝国主义的荣光。


如果不对其警惕和进行反制,假以时日,中国人在日漫、日本伪文化、二次元、美化后的中日战争等营造的情景中,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那时候,日本真有可能不费一枪一弹,狠咬中国一口。


中国一方面应该重新重视对舆论的控制,培养自己的舆论嫡系部队,同时也要对有野心的杀人凶族时刻提防。


图片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和服   节操   江苏   日本   中国   日本政府   舆论   公关   外务省   中国人   民族   事件   操作   媒体   品牌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