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命的诗人

江南水乡明珠——苏州吴江黎里镇,太浦河穿镇而过,金山石砌筑的河岸齐整坚实,千年不衰。在搭着“廊棚”的青石板街上,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小桥流水,俨然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卷。我们走进中心街30号,这里是诗人柳亚子先生的故居。

柳亚子故居,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宅名“赐福堂”,全宅共6进。1922年秋,柳亚子一家典租该宅第四第五两进七楼七底的楼房。此后数年间,这里成为了诗人柳亚子起居生活、撰诗写文、从事革命的重要场所。

故居第一进是墙门楼房,门楣上悬挂着廖承志题写的横匾“柳亚子先生故居”,砖刻门楼高大气派,厅堂楼室气宇轩昂,雕梁画栋惟妙惟肖。过道尽处,走过修竹青翠的庭院,进室乃茶厅,现作为纪念陈列的第一室,厅堂中央放置着柳亚子汉白玉半身雕像,底座镌刻着邓颖超于1985年所题写的“柳亚子先生像”6个金字。雕像两侧石柱上是周恩来在1945年为柳亚子题写的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厅左右两壁布置了毛泽东与柳亚子的唱和词《沁园春》的大幅手迹。

“赐福堂”是这座古宅的正厅,也是“柳亚子纪念馆”的主室。以“峥嵘岁月,辉煌一生”为题,展厅里陈列了大量的图片、实物、史料,贯穿了“青少年时代”“南社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和“解放前后”5个历史时期,展现了柳亚子波澜壮阔的一生。1906年,柳亚子加入同盟会,又入光复会,结识革命进步人士,反对清政府,宣传民主革命。1909年,柳亚子和陈去病、高天梅等人在苏州虎丘秘密组织成立文学团体——南社,提倡民主思想,鼓吹革命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诗歌创作中,柳亚子主张“以诗立教”“诗以人重”,绝对注重民族气节的诗文,重视诗人本身的人品道德。柳亚子谈道:至于讲到诗的派别来,我是主张尊唐抑宋的,同时却也崇拜那非唐非宋的龚定庵。柳亚子对龚自珍评价极高,称其为“三百年来第一流,飞仙剑客古无俦”。柳亚子初名慰高,改名弃疾,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之情如他的诗歌一般热烈奔放、气势磅礴。毛泽东在给柳亚子的回信中赞道:“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正如毛泽东所言,柳亚子的诗歌中充满着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观其一生,柳亚子实则追求的就是这种独立的气节和高尚的人格。

在“赐福堂”中,我看到了柳亚子先生诗人的一生、学者的一生、革命战士的一生。郭沫若称他是“不断革命的诗人”,茅盾誉其为“最卓越的革命诗人”。在柳亚子先生逝世25周年的纪念会上,胡乔木曾评价:柳亚子先生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杰出的革命诗人。这些评价高度准确而又全面地概括了柳亚子以笔为戎、挥斥方遒的一生。

故居第四进第五进是七楼七底的楼房,两侧各以厢楼贯通,构成江南地区特色独有的“走马堂楼”。第四进厅前有砖刻仪门楼一座,上饰百鸟朝凤,辅以春桃、夏莲、秋菊、冬梅四季花卉图案;下饰水族龙宫图案,螃蟹、鲤鱼等水下珍物尽现其中,富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艺术价值。这一楼宇是柳亚子一家的生活起居之所,现均复原陈列,厅堂两壁挂着柳氏一家不同年代的生活照片。第五进是磨剑室书斋、复壁墙和藏书楼的所在。贾岛《剑客》诗中有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磨剑室”的取名源自于此。柳亚子在赐福堂中常以此自勉,不断磨砺自我、磨砺儿女,读书不忘天下事,常思为国展雄才。柳亚子早在秘密拜谒孙中山之时,革命的种子就在心中生根发芽,于是进理化速成班学习实用化学,计划制造炸弹进行暗杀。此时的柳亚子饱含仗剑天涯、救民水火的侠客思想,但随着历史演进和个人见识的增长,他开始以笔为剑,把诗歌作为宣传革命、抨击反革命派的武器。柳亚子的革命诗歌热情豪放、言辞犀利,表明他坚定的革命立场和民主态度,他进行过反清、反袁、反军阀、反蒋、反帝等一系列斗争,他的精神和思想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其中爱国主义是柳亚子永恒不变的信仰追求。

“复壁”是故居中颇具传奇色彩的一处暗室。其实就是两堵墙中间空,用以藏人,大户人家常用来防备强盗或意外变故。1927年的一天深夜,柳亚子因其鲜明的反蒋立场,遭到蒋介石的通缉抓捕,藏于复壁才得以脱身。在复壁中,柳亚子口占《绝命词》:“曾无富贵娱杨恽,偏有文章杀祢衡。长啸一声归去也,世间竖子竟成名。”一首绝命词道尽柳亚子心中的悲愤交加,从此便开始了他居无定所、颠沛流亡的生活。

藏书楼中原本贮藏了几万册古籍信札,自上世纪20年代起,柳亚子便致力于广泛收罗吴江乡里文献,积极抢救、整理、编印多种地方文献,时有亲自誊抄书稿,装订成帙。此外,他还曾为辛亥革命中牺牲的南社烈士编印遗集。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史料文献和藏书全部捐献给国家,为我国革命史、文学史的研究留下了宝贵资料,反映了柳亚子坚守一生的政治信仰、学术态度和品德情操,饱含着他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故居第五、六进之间是一条长长的碑廊,新辟成“柳氏家谱碑廊”,碑上镌刻了柳氏四代人的世系和事迹。

行至此处,我们不禁回首仰望,“亚子,今之屈原;屈原,古之亚子”。忧国忧民的诗人,爱国爱民的战士,古色古香的江南古宅,透过百年历史,仿佛在讲述着人与城、家与国的历史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江南地区   诗风   屈原   诗人   爱国   忧国忧民   气节   门楼   江南   厅堂   苏州   起居   故居   诗歌   文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