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8年0失误,听闻儿子坠楼,含泪坚守岗位,李瑞英如今怎样了

文 | 李培树

编辑 | 孙大圣


1997年8月的一个傍晚,李瑞英正要进演播厅播报《新闻联播》时,她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李瑞英得知了儿子坠楼受伤的消息,她心急如焚。

可她马上就要开始新闻直播,不能立即赶到儿子身边陪伴。

当晚的《新闻联播》里,李瑞英的表现一如往常,还是那样从容冷静,她心里的焦灼感被隐藏得很好,丝毫看不出她的儿子刚出了事。

直播结束后,李瑞英几乎是飞到了医院。幸好,儿子只是受了轻伤,否则她永远原谅不了自己。

沉浸在自责情绪中的李瑞英不会想到,此时竟有好事者将她的照片发到了网上,配文是:为了播新闻连儿子都不要了。

此事在网上发酵后,许多人指责李瑞英冷酷无情,不配做一个母亲。

但更多人表示理解,李瑞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在关键时刻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这不禁让人思考:李瑞英身上到底有什么故事?她真的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冷血吗?

01

1961年7月,北京的一个部队家属大院里,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她的父母给她取名李瑞英。

总体来说,李瑞英的童年记忆还是十分美好的,她跟着院子里的大孩子们一起玩泥巴、捉蛐蛐、滚铁环,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开心。

不过当她长到6岁时,这种好日子就结束了,身为军人的父亲开始对她进行军事化管理,希望能将她培养成一名英姿飒爽的女兵。

可相比当兵,李瑞英对做售货员更有兴趣。

那时的李瑞英刚上小学,跟大多数女生不同,数学是她最喜欢的科目,做数学题则是她的快乐源泉。

因此去商店买东西时,李瑞英一看到售货员数钱就走不动路了。在她看来,那画面像极了数学老师在演算加减乘除的数学题。

跟李瑞英同一个院子长大的张宇燕也有同样的感觉,志同道合的两人放学之后经常趴在小卖部的柜台上静静欣赏售货员的数钱表演。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瑞英很快将做售货员的梦想抛之脑后,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到了功课上,积极准备各种考试,突出的表现让她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喜爱。

到高三时,品学兼优的李瑞英更是一度成为大院里的风云人物,家长们纷纷号召自己的孩子向她学习。

然而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此时的李瑞英非常迷茫,她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到底在何方。

李瑞英的一个好朋友却早已规划好了一切,她打算考北京广播学院,以后做一名主持人。

当得知李瑞英还没有找到目标时,她便提议让李瑞英陪她一起去学校报名,感受下大学校园的氛围说不定心里就有决断了。

面对朋友的提议,李瑞英欣然同意,随后两人来到北京广播学院。那天现场报名的人非常多,简直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李瑞英一时兴起,便跟朋友一起报了名。

报名结束后,朋友因为家里有事先行离去,李瑞英便独自一人在校园里闲逛,她东走走,西瞧瞧,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传达室门口。

当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伏在桌子上逐字读着他眼前的报纸时,一向热心肠的李瑞英推门而入,打算帮他读报。

“老人家您好,您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耳濡目染之下一定有识别能力,能麻烦您听听我的声音,帮我分析一下我考上播音系的可能性大不大吗?”为了不伤害到老人的自尊心,李瑞英找了一个委婉一些的理由。

闻言,老人抬起头,一边将手中的报纸递过来,一边朝着李瑞英微微一笑道:“自然没问题。”

于是李瑞英便声情并茂地为老人朗读了报纸内容,老人听着听着,眼里逐渐流露出赞赏之意,待她读完,老人竖起了大拇指道:“丫头,你考播音,八九不离十。”

老人的肯定让李瑞英心花怒放,她连连道谢,随后便退出了传达室。

回到家后,李瑞英开始认真思考学播音的可能性,可思来想去也没能理出个头绪,于是她便找来了张宇燕,想听一听他的建议。

听完李瑞英的叙述,张宇燕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说:“你长得漂亮,口才也好,考播音做主持人肯定没问题。”

被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如此夸赞,李瑞英非常高兴,但又有一丝害羞,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情愫早已在两人的日常相处中暗自滋生。

有了张宇燕的鼓励,李瑞英信心倍增,初试、复试、面试她全部顺利通过,没多久就拿到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录取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考进北京广播学院的还有李瑞英未来的搭档罗京。

直到开学之后,李瑞英才发现,她当时在传达室见到的那位“老人”原来竟是张颂教授——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创立者。

之所以给老人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张颂其实并不老,此时的他刚刚43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不过因为少白头,经常被误认为年事已高。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张颂的带领下,李瑞英进步很快,然而好景不长,大二时她竟然产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02

每天早上6点,如果你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转一转,一定能看到李瑞英的身影。

身为播音系的学生,首要任务便是学好汉语拼音,因此为了练习声母、韵母的发音,李瑞英十分刻苦,天不亮便开始练声,到了晚上,还要花一个多小时把当天的《人民日报》从头到尾读一遍。

除此之外,播音员还要认识尽可能多的汉字,以免出现读错音的情况,在这一点上,李瑞英参照夏青,每天将《新华字典》带在身边,一年时间过去,《新华字典》已经被她翻得破烂不堪。

经过日常的高强度练习,李瑞英进步飞快,然而慢慢地她的播音水平就被别的同学赶超了,她连年度奖学金都没拿到,这让她非常失落,于是萌生了转专业的想法。

张颂得知后,非常郑重地劝告她道:“你现在所学的知识都是在为将来打基础,只要基础打结实了,以后就好办了,如今不过没拿到奖学金而已,算不得什么,眼光要放长远。”

在恩师的劝解下,李瑞英很快从死胡同里走了出来,从此她越发认真地吸收播音相关知识,像一块永不饱和的海绵一样,之后的几年学校的各种奖项都被她拿了个遍。

学业有成之际,李瑞英也迎来了爱情的丰收,她与青梅竹马的张宇燕正式走到了一起,两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他们的身影是学校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83年,李瑞英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张宇燕也从北京大学毕业,随后李瑞英被分配到了江苏电视台做播音员,而张宇燕则留在了北京,打算继续攻读经济学研究生。

虽然他们分隔两地,但距离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一有时间,张宇燕便搭车去南京陪李瑞英,两人比校园时期更加恩爱。

刚进江苏电视台的那段时间,李瑞英就像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

她身兼数职,既要做播音员,还要当主持人和记者,每天都忙得像一个陀螺。

为了跟男友早日在北京重聚,尽管工作节奏非常紧,李瑞英却还是抽空补习播音专业知识,渐渐地理论与实践知识兼备的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赏。

3年之后,李瑞英被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师后,她开始觉得厌倦,她渴望去一个更大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满身才华。

于是1986年,25岁的李瑞英带着之前做过的节目带子去了中央电视台,果然一击即中,她从此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员。

李瑞英在多年之后的采访中回忆说:“我当时的形象有些糟糕,穿的是妈妈的大衣,头上系的是朋友的头巾,不过我的朴素打动了领导,这才被顺利录取。”

刚进台里的李瑞英由于资历太低,并没有太多出镜的机会,好在此时命运抛来了橄榄枝——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要进行交流。

这在其他人看来显然不是个好差事,万一去了上海就回不来了呢?那岂不是亏大了?

不过李瑞英并不这么想,那个时候上海电视台的播音员不仅要直播,还可以采访,对她而言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张宇燕也全力支持李瑞英的决定,他说:“你只管去,其他的一切都交给我,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于是,李瑞英主动去上海电视台做了交换,在上海的那段时间,她获益良多,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回到央视后,她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上镜机会。

03

1987年7月20日,李瑞英第一次以《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身份亮相银幕,她端庄大气的面容、字正腔圆的语调很快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

在李瑞英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她与张宇燕的爱情也终于开花结果,仅仅几个月后两人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一年她26岁。

央视的平台更大,相应地,标准也更为严苛,念错一个字就要罚50元,念错3个字就直接下课,因此李瑞英的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她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到央视的形象。

刚进央视时,李瑞英遇到了跟其他播音员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经常做噩梦,梦到稿件上的字她一个字都不认识,随后她便被吓醒了,如此重复多次后,她的工作状态很明显出现了下滑。

见状,张宇燕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带着李瑞英一起去打羽毛球和网球,用运动来分散她的紧张情绪。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用,李瑞英从此再没做过噩梦,精神状态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1996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尝试将《新闻联播》由录播变为直播,考虑到李瑞英有直播相关经验,便让她与罗京一起打头阵,先试播两周。

众所周知,直播比录播要求高了很多,一点错都不能出,因此虽然有过一点经验,李瑞英还是非常紧张。

一次,还有一分钟直播就要开始了,可稿子还没给到李瑞英,她催了好几遍,终于在还剩30秒时拿到了稿子,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心跳得飞快,想着要是遇到了从没见过的生僻字可就完了,幸好凭借多年的积累,她最终还是完美地驾驭了这场直播。

李瑞英后来表示:“我们的工作中处处是地雷,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丰厚的学养、厚实的人生积累和多方面的锻炼,内心的东西多了,思想的表达就流畅了,遇到地雷也能轻松地躲过。

除了平时的积累,做直播还需要随机应变的智慧。

1997年李瑞英被委派做香港回归时的直播解说,她提前准备了两套方案,下雨用一套词,不下雨就用另一套。

距离直播开始还有10分钟时,天上飘起了雨点,这让李瑞英的心定了下来,因为下雨那套词她更熟悉一些。

然而李瑞英刚高兴没几分钟,意外就发生了,她发现转播的声音竟然有延迟,情急之下,她来不及细想便立即做出改变,她用朗诵的音调将声音拉长,这才完美地将此事掩盖了过去。

因为工作能力出色,零失误,李瑞英成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深受观众的喜爱。

每当人们夸奖李瑞英时,她总是谦虚地表示,如果没有丈夫和孩子给自己做后盾,她不可能走到今天。

04 

跟央视其他女主播不同,李瑞英并没有因为事业而暂缓或放弃要孩子。事实上,她跟张宇燕结婚没多久便生下了一个儿子。

怀孕的时候正值李瑞英事业的上升期,因此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产前几天才回到家里待产,幸好丈夫和公婆都十分体贴,把她和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与张宇燕成婚的这些年里,李瑞英从没有下过厨房,家务活也基本用不着她动手,她虽没有公主身,却因为丈夫而有了公主命。

在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李瑞英的儿子自然出落得十分优秀,完全不用夫妻俩操心。

但李瑞英还是觉得十分亏欠儿子,因为忙于工作,她错过了他生命里的许多重要时刻。

因此当儿子那次坠楼受伤之后,李瑞英就有了退休的想法。

说李瑞英冷血,那是对她最大的误解。

当得知儿子坠楼受伤时,她的心里比谁都要难受,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央视主播,她的形象代表着国家,不能因为儿子而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李瑞英后来对同事解释说:“这已成职业习惯,天大的事只要一坐在直播间的椅子上,就不属于自己了。”

2014年5月,53岁的李瑞英正式退居幕后,要知道除非身患重病,央视主播一般都会在60岁左右才退休。

李瑞英为了补偿儿子这些年来缺失的母爱,竟然提前7年就选择放弃了央视的金饭碗,她对儿子的爱可见一斑。

在退休至今的8年里,李瑞英在公众面前亮相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她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陪伴家人身上,他们一起逛公园,一起打球,简单而幸福。

她褪去了央视主播的光环,做回了关心柴米油盐的普通人。

从主播的位置退下来后,李瑞英向欧阳夏丹表述了她的真实想法:“我的很多朋友都在替我惋惜,但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我们这个岗位精神压力有多大,当我从这个岗位退下来以后,我反而觉得非常轻松自在了。”

早前接受采访时,谈到未来的退休生活,李瑞英表示想去希望小学当老师,教孩子们念念课文读读书,当然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很棒的朗诵。

不过实际上,退休之后的李瑞英去的是大学,而不是小学,她被邀请回母校做讲师,给学生们传授主持经验,讲台上她戴上了眼镜,气色很好,十分有书卷气和经过社会沉淀的知性美。

除了教学之外,李瑞英偶尔也参加一些线下活动,2022年4月22日,她作为四川省图书馆阅读推广大使出席了活动,跟读者分享了她最近读过的一些好书。

活动现场的李瑞英皮肤白皙,精神饱满,也基本看不出来皱纹,与8年前的她差别不大,优雅依旧。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因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以及做了些培训主持人的工作,李瑞英惹恼了一些人,他们质疑李瑞英做这些事情收了不少费用,因此他们批评李瑞英借着前央视主播的身份捞金。

对此,李瑞英并没有回应,但在笔者看来,参加活动,做主持培训工作,收些费用并没有什么要紧的,即使是前央视主播,也要穿衣吃饭,退休了怎么就不能赚钱了?

再说她只是参加了寥寥几个活动、讲讲课而已,并没有侵害到大家的切身利益,这不比那些代言假冒伪劣产品的明星们好得多吗?

如今的李瑞英已经61岁,她的脸上不显沧桑,唯有经过岁月磨砺后的优雅从容,她与结婚35年的丈夫恩爱有加,儿子也早已事业有成,对她而言,人生已经再无缺憾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儿子   中央电视台   传达室   工作   播音员   售货员   听闻   新闻联播   北京   主持人   央视   岗位   想法   丈夫   老人   孩子   时间   李瑞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