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6号暴雨大雨范围确认,2022年秋天冷到哭?看农谚咋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眨眼间到了八月中下旬,今天8月16日,立秋节气第10天,是立秋时节第二候:白露生最后一天,眼瞅着立秋节气过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北方多地降雨频繁降温明显,有了秋天的味道。

可是,南方除了高寒地区,以及西南沿海地带,基本上都还处于三伏天的高温酷暑之中。老话说:“热在三伏”,意思是说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

今天8月16日,正处于秋后一伏期间。民间有谚:“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也就是说,在立秋和处暑节气,也会非常酷热难耐,有时候比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时候,热得更上一筹。

由于持续高温酷暑、降雨偏少,今年我国的中东部地区,以长江流域多地为代表出现了的高温天气,屡屡打破同期历史记录。目前长江武汉段水位已降至历史同期最低,西南一带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干旱持续发展加重。重庆北部、湖北西部、苏皖南部、浙江北部、江西北部等地高温持续不断,出现了伏旱。

民间有谚:“大雨年年有,不在中伏在末伏”,虽然我国中东部地区,过去的中伏降雨少,气温高,看预报末伏大概率也是高温少雨。反观我国北方地区,以内蒙古、东北,以及华北中北部地区为代表的北方多地,无论是中伏,还是到来的末伏,都是降雨不断,秋雨绵绵,多地降水比同期偏多,气温下降明显,真是天凉好个秋。

无论怎样,毕竟已经到了末伏,距离处暑节气不远了,到了处暑节气,意味着正式出暑,冷凉的秋天气候特征逐渐开始显现,这也是民间人们常说的:“立秋不是秋,处暑才到秋”的由来。

随着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暑天的背影越来越远。随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太阳辐射对北半球逐渐减弱。随着西伯利亚冷空气逐渐发力南下,与当地暖气流碰撞,形成降雨,那真是一场冷雨一场寒,自北向南,开始逐渐出现秋天的冷凉。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16日,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西北部、广东南部、海南岛大部、云南南部、西藏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河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7-19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以及辽宁南部、山东、黑龙江等地将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20-22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还将出现一次中到大雨过程。

随着深入秋天,2022年秋天冷到哭吗?看老祖宗留在民间的谚语是咋说的:

“末伏来临秋雨多,十场秋雨穿上棉”

末伏来临,都是在立秋节气来临后,虽然此时还处于三伏天,但是,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开始逐渐转变成阴盛阳衰。气候特征开始逐渐转变,由夏入秋。

这种夏秋交节的气候转变特征,在容易受到冷空气影响的北方地区,开始逐渐显现。好比今年8月7立秋节气来临前后,北方多地受到冷空气带来冷暴雨的影响,多地出现断崖式降温,在中伏是期间,就给当地人们送来了凉爽的秋天之感。

随着秋天的深入,这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更加频繁,从我国北方开始逐渐强盛起来,那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可想而知,下上十多场秋雨,冷雨完全浇灭大地上的暑气,云层也挡住阳光的照射,天地之间逐渐冷凉了。

这句话说的是,秋后一伏来临后,秋雨绵绵不断,那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要是进入处暑节气以后,秋雨绵绵不断,气温急剧下降,穿棉保暖在我们北方来说,毫不夸张——这也是民间“二、五、八月乱穿衣”说辞的由来。

总之一句话,如果秋雨绵绵不绝,那么,这个秋天就会比较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西伯利亚   农谚   处暑   秋天   华北   中伏   伏天   立秋   节气   冷空气   秋雨   暴雨   大雨   高温   天气预报   民间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