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制品吸收佛教艺术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古代的用玉传统在隋唐之际发生了重大转折,玉器品种和艺术风格呈现新的变化,逐渐摆脱了汉和汉以前玉器的神秘感,进入向世俗化发展的阶段。虽然文献记载隋唐以后仍有壁、圭、磺等玉礼器,但出士物和传世品的数量极少,玉器的主流是实用品、陈设品和装饰用玉等,风格以写实为主,气韵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嘴唐以后,中国玉器完成了由早先的供奉于祭坛的神圣法器到民间玩物的角色转换。

佛教自权代传人中国以来,影响南、北朝的中国文化过程,到唐代与中国文化基本融合,成为中国式佛教,这一文化暖收融合现象也反肤在玉文化中,诸如玉飞天,玉佛,玉观音之类的玉雕佛教人物以及“八宝”纹饰等,都成为善男信女们参拜与佩藏的宝物“飞天”是佛教中的飞歌神和天乐神,杨行之(洛阳侧蓝记)称之为”飞天伎乐”。玉飞天一般长裙飘带,样云托起,或手特莲花,飞舞天空,体态婉雅丽逸,神采飞扬。

玉飞天形象是前代佛教“飞天”的延续和发展,表现了佛教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融合,道教的升天仙人一一羽人,能“无翅而飞”,与“飞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佛教   玉佛   前代   道教   飞天   参与感   礼器   北朝   纹饰   气韵   飘带   隋唐   玉器   中国   制品   艺术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