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台湾富家女与邓小平警卫员订婚,女方母亲:台湾娶妻要100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象征着分割与阻碍,更隐喻着联结与来往,翻开历史的篇章,诞生于海峡两岸的姻缘佳话比比皆是,比如台湾姑娘赖敏英与邓公警卫员马林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他们相识于一场车祸,马林与首长的一张合照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在上世纪末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如今仍然非常恩爱,在新冠疫情抗击战中携手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戏剧性的开场:源于一场车祸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的交流不断扩大。赖敏英是一名生于苗栗县的台湾姑娘,五岁时随家庭迁居台北,家庭条件优裕的她酷爱艺术,一心扑在书画上。

1991年,赖敏英高中毕业,赴内地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深造。

与此同年,有一名祖籍安徽和县的军人也转业来到了上海,他叫马林,曾在中央警卫团工作,于1988—1990年担任邓小平的警卫员。

1993年8月下旬,马林在一家日资企业做部门主管,一天,他利用轮休时间来到了长宁区交警大队,探望一名昔日的战友。

他们久未相见,回忆起当初并肩战斗的军旅生涯,不由地眼眶微湿,但正当他们激动地叙旧,天南海北地闲聊时,院子里突然变得喧闹了起来。

马林出门一看,众人正围着一辆锃亮崭新的黑色公爵王轿车议论纷纷。马林素来爱车,更何况当时内地的私家车不多,类似公爵王的豪车更是稀见,这勾起了他的兴趣。

他上前走近几步,在人群中摸索出来了一些头绪:原来是一位台湾姑娘开着公爵王轿车,在长宁区虹桥路四路不慎出了车祸,连人带车被“请”进了交警大队。

马林得知情况后,仔细打量起了这辆公爵王,看到前车盖上凹下了一个小坑,不由地扼腕喊道:“看!这里被撞了一个坑!”

这时,一个清秀的姑娘神色惊惶地越过人群,挤到轿车前,边走边问:“在哪里?在哪里?”

在看到了车盖上的小坑后,她大脑空白了一下,随即急得哭出声来:“完了!完了!我爸爸刚刚买来给我开的,这么快就被撞坏了!我怎么向爸爸交代啊!”

在一旁的马林也很惋惜,但看到她这么慌张,还是宽慰道:“都已经这个样了,你再心疼也没有用啊。”

姑娘听到马林的宽慰,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转头问道:“这位大哥,出了这种交通事故,我的车子会被没收吗?我会被警察关多久......”她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叫赖敏英,在台湾长大,对大陆的交通法规还不太清楚。

马林恍然,耐心地告诉她:“你这次是很小的交通事故,交警找你做完笔录后,会暂时扣留你的车子,处理完之后就会很快将车还给你的。”

在多年之后,马林回忆当初的场景,说:“第一步怎么处理,第二步怎么处理,包括做笔录,这个都是我告诉她的。”

赖敏英同样回忆道:“我也没办法找到别人了,正好他也蛮好的,我就请他帮忙了。”

当时,马林的耐心引导消解了赖敏英的不安,她在马林的帮助下顺利办完了各种手续。这是他们的初遇,可以说,一场车祸让他们的人生线交叉,这一开场是颇具戏剧性的。

二.进一步的接触:逐渐产生好感

之后过了十几天,赖敏英都没有再碰到马林,当她又一次来到交警大队办事时,才在机缘巧合之下又碰到了马林。

赖敏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女孩,为表示对马林的感激,她想请他吃一顿饭。正巧赖敏英的父亲当时下榻在扬子江大酒店,因此她一开始打算顺便在扬子江大酒店请马林吃饭。

这次请客给马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余年后,当马林再回想起当初请客的事,他说:“吃饭这事蛮有意思的,也让我记忆非常深的。当时他父亲来了,住在扬子江大酒店,我认为在扬子江吃饭不错,四星级的饭店,结果只是跟他爸爸打了个招呼。

她忽然高兴起来,‘哎,走!我们吃肯德基去’,那肯德基与扬子江差了一大截的档次,肯德基才值多少钱?”

当时,马林不是一个人赴的约,他还带着几个朋友。

说好的扬子江酒店换成了肯德基,这让马林感觉在朋友面前失了点面子,他心里蛮郁闷的,心想:那怎么办呢?既然别人请了,我们就去吧。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中山公园的肯德基,店里排队的人不少。点了单后,马林看赖敏英没有掏钱的动作,他怕耽误后边排队的顾客,就把钱先付了,一共55元,当时马林的工资不高,一餐55元对他而言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因此他记得特别清楚。

这次见面,赖敏英给马林留下的印象并不好,他觉得她抠门、出尔反尔,但赖敏英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在她看来:“我突然间想吃肯德基,我就把他也带去肯德基吃了。”

“我没有想到那么多,我就觉得没有关系,他愿意付钱就让他付钱。”

后来,在深入了解后,马林发现“富家女”赖敏英虽然有任性的一面,但也有善良、体贴的一面。

有次他身体不舒服,浑身难受,赖敏英知道后把父亲的按摩师从扬子江大酒店带到马林当时住的西郊,敲响了马林的房门。

马林愣住了,心想:这么远带来了,就接受一下他治疗吧。其实,那次是马林一生中第一次被按摩,赖敏英的关心让他尤为感动。

赖敏英也越来越信任马林,丢钱时她找马林帮忙,丢狗时也找马林帮忙,而且马林总能帮她找回。孤身一人在外求学的她,好友寥寥无几,对于马林带来的温暖,她自然是倍加珍惜。

他们在相处中渐生好感,两颗心的距离越贴越近,从朋友到好朋友,再慢慢坠入爱河,成为了男女朋友。

三.见证爱情的“信物”:马林与首长的合影

在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有一次,赖敏英到马林的宿舍玩,发现那里有一沓马林的照片,她对他过去的经历很感兴趣,因此津津有味地翻看起照片来了。

赖敏英翻到了一张合照,只见一对老人坐在前排正中间,身后站着三排年轻小伙,她指着照片中偏右的老人,好奇地问:“他是谁?是你爸爸吗?”

不料,赖敏英话音刚落,马林的室友们便捧腹大笑,止都止不住。

赖敏英一头雾水,还是马林笑着解释说,照片中的老人是邓小平,这张照片是邓小平85华诞时与夫人卓琳、数十名警卫战士的合影,她这才恍然——在海峡对岸长大的她,之前听过邓小平的名字,但对他的具体长相却不甚了解。

这也是因为此前马林从未夸耀过自己的军旅生涯,赖敏英并不知道自己的男友曾担任过首长的警卫工作。

马林眼见“小秘密”暴露,所幸拿起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赖敏英肩并着肩,向她一一讲述自己与首长的往事,他说:“每当看到这些照片,我做起事来就充满了力量。”

她逐渐陶醉于马林的深情讲述中,听得入了迷,并且慢慢意识到:“没什么不一样,(他)特别的亲善,对我相当好,我觉得没什么不一样,都是中国人。”

在马林介绍的一沓照片中,给赖敏英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马林陪邓小平在北戴河游泳的一张留影。

那是1989年的夏日,警卫们陪同首长前去河北北戴河疗养,当天阴云密布,海风呼啸,海水也异常凉,但首长没有听从身边人的劝阻,还是坚持下水游泳。

马林娓娓道来,一旁的赖敏英如痴如醉,为首长的意志之坚定、行事之智慧所深深折服,增强了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与喜爱,想留在上海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四.互相磨合的过程:两人步入婚姻

他们的恋情步入稳定期,在1995年赖敏英大学毕业后,开始考虑在上海订婚、结婚的事宜了。

赖敏英父母尊重女儿的选择,为此,他们1996年专门从台北飞到上海为爱女举办订婚宴,马林父母坐着绿皮火车,怀揣着兴奋之情,从安徽老家赶到上海,与亲家碰面。

不承想,喜气洋洋的订婚宴上,赖母的一席话让现场的空气凝固了。她郑重其事地说,在台湾娶妻需要一百万人民币的聘金,这是他们那的风俗。

赖父也说:“我要嫁女儿,我们要有尊严,而且也要让你们知道,我们父母亲付出这么多心血把她养这么大,来之不易,这也能表现出父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到什么程度。”

马林的父母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只知道傻笑,后来在只有他们和马林三个人在的房间里,马父问马林:“他们是讲真的吗?是开玩笑还是讲真的?”

马林也懵了,在1996年,一百万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均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当时马父是医院院长,马母是老师,马林的生意刚刚起步,实在掏不出那么多钱。

好在赖敏英父母善解人意,后来,他们在得知马林家庭的实际条件后,这一聘金环节就演变成了走形式。

赖父说:“其实只要两个孩子真正恩爱,结婚以后,相互扶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这一次特别从台湾过来订婚的最大心愿。钱的问题,你们有一个简单的形式就好了。”

事态峰回路转,马林一家终于松了一口气,重新变得喜笑颜开了起来。

之后,马林与赖敏英的婚事进展顺利,1997年11月18日,这对新人在众人祝福的目光下,走上了长长的红地毯,在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最常下榻的西郊宾馆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婚后,在事业上,他们一起创业,创办了艺术品公司、房地产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在家庭生活中,他们相敬如宾,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两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为马芝琳。

赖敏英感叹道:“经过这么长时间在上海,然后组织了家庭,我感觉这个地方很适合我居住,我也不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觉得在这边生活得蛮好的,台湾是我的根,这里是我的家。”

婆婆对这个台湾来的媳妇也很满意,笑道:“她真像我们的女儿一样,我们一道出去,人家都以为是我的女儿。”

当然,夫妻俩也有不少矛盾,因为他们的成长背景与个人性格大相径庭,在朝夕相处中难免会产生不少冲突。

在赖敏英看来,马林和她最大的分歧是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丈夫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都帮她准备好,“所有东西往家里搬,这就是对家里好”,而她认为“如果你爱的话,你应该各种东西都跟我商量,然后尊重我”。

有一次,马林没有事先和赖敏英商量,便下单了一个很贵的按摩沙发。买了后他猛然发现还没和妻子商量,连忙打电话给赖敏英,说:“现在有一个沙发很好,我们家电视是在墙上的,你躺下来的时候也可以看,很舒服,你过来看看。”

赖敏英感受到了对她的尊重,愉快地过去看了看,并且同意买下。

有意思的是,她那时不知道钱其实已经付掉了,还是后来马林不小心说漏嘴了才知道,又生了半天闷气。

这些难以避免的磕磕绊绊没有让他们渐行渐远,而是让他们更了解彼此,更珍惜彼此。

马林感激赖敏英在他朋友、家人面前维护他,赖敏英感激马林从不缺席的节日浪漫与对她父母的孝顺,他们的感情在长期磨合中越发坚韧。

五.疫情肆虐的当下:两人共献爱心

近年来,马林一家在商界风生水起,马林不仅是上海市和县商会荣誉会长、上海欧豪年艺术中心董事长,还成为了长宁区人大代表,自2019年起担任长宁新城居民区圣约瀚名邸的业委会主任。

然而,马林成为居委会主任没多久,便遇到了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

疫情刚爆发时,马林、赖敏英和孩子在安徽老家过年,夫妻俩眼见局势不妙,急忙从马鞍山市和县连夜赶回上海。他们注意到防疫物资非常紧缺,购买了近千只口罩,免费发放给社区工作者、有需求的居民,没收一分钱。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上海大行其道,马林、赖敏英发现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有不少居民面临着买菜难的窘境,于是赶在封控前,从老家安徽运来了1500斤的大白菜。

他们在发放大白菜的过程中,发现独居老人的物资保障尤其需要重视。“当时,看着拿到蔬菜的老人开心得像个小孩子,心里其实酸酸的。这些老人独自在家,有的身体也不太好,他们很少使用手机,有的连二维码是什么都不知道。”马林这样感慨。

随即,马林、赖敏英连夜联系上了一位菜商,请他帮忙采购更多的蔬菜。

马林自己也没闲着,3月30日,他驾车来到了闵行的一个农贸市场,购买了土豆、莴笋、红萝卜、西红柿等蔬菜,总计500多斤。

之后,马林通过居委会整理出了26户独居老人的名单,将分配好的蔬菜送到老人们的家里。

马林不只牵挂老人,与此同时,他还挂念着坚守岗位的保安与保洁等工作人员,将物资的一部分送到了他们的手中,他说:“此轮疫情以来,物业人员都冲在一线,默默地守护着我们小区的安全、整洁,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夫妻俩的献爱心不是一次性的,他们眼见社区久未解封,一千两百余名独居老人、智障者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参与团购而缺乏食物,物资供应保障亟待解决,又坐不住了。

4月17日,马林联系上了老家的大润发集团,自掏腰包,求购一千两百余份“爱心礼包”,每份礼包中装有大润发精心准备的熟食盐水鸭、方肉、烧鸡与蔬菜、方便面等,既新鲜又耐放,总价值(含运输费)近27万元。

4月19日早晨,一辆满载着十几吨生活物资的集卡从千里之外的安徽驶到了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办事处。

拿到“爱心礼包”的老年居民们,感动得眼眶湿润,颤巍巍地说:“太谢谢你们了!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及时雨。”

看到这一幕,马林与赖敏英相视而笑,前者不禁感叹道:“其实不管是政府发放的大礼包、各地驰援的爱心物资,还是居民暖心的捐赠,对于老人而言,每一笔物资都是一次雪中送炭。”

周家桥街道党、政领导对夫妻两人的献爱心表示了真挚的谢意,对此,马林谦逊地说:“抗疫既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事,现在我有能力我就多帮助一些困难群体,在抗疫战斗中一定要少说多做,这也是我身为长宁区人大代表、退役军人所义不容辞的事。”

除了捐赠物资外,在小区核酸采样、抗原自测试剂发放等志愿服务现场,也总能看到马林与赖敏英的身影。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他们互相支持,互相照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模范夫妻,真不愧是海峡两岸的一段姻缘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台湾   和县   扬子江   长宁区   警卫员   肯德基   安徽   首长   公爵   大酒店   警卫   疫情   女方   上海   物资   老人   母亲   家庭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