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能在八个皇子中继承皇位?

1661年,顺治病逝,康熙即位。可问题的关键是,康熙非嫡非长,母家也不显赫,身上还留着汉族血统。

按理来说,他成为满洲政权最高统治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为啥他还能继承帝位呢?

1661年,顺治病危,国不可一日无君,确定继承人成了重中之重。然而顺治虽然有六个皇子,但最大的只有九岁。早年的顺治六岁即位,朝政都被摄政王多尔衮掌控,若不是多尔衮意外逝世,顺治估计已经失去皇位。


因此,顺治不想立幼子,重蹈覆辙。按照他的想法,此时全国还未统一,政权不稳,不如从宗室中选一个年长的亲王继位,这样可以立即接手政务,确保朝政稳定。

如果真按他的想法发展下去,时年八岁的康熙继位的可能性就为零,千古一帝直接被扼杀于摇篮。这时上三旗的大臣站了出来,坚决抵制顺治的想法,因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帅,地位卓越,如果宗室亲王当了皇帝,那么新皇所领之旗的地位就会直线上升。

而现在上三级的地位呢,就会显著下降,上三级大臣不允许自己的优越地位被动摇。孝庄也对顺治的想法持反对意见,原因同样简单,不管是顺治的哪个儿子继位,他都会是地位稳固得太皇太后。

但若是宗室亲王继位,他也有自己的母亲,必定会尊其为皇太后,那他这个皇太后就会陷入尴尬境地,顺治的儿子和后妃以后的生活也得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还有可能被新帝猜忌,死于非命。

出于这些考虑,孝庄和上三旗大臣都坚决主张就算朱子尚幼,继承人也得从他们当中选择,甚至被说服了。于是啊,将目光转移到自己年幼的儿子身上。

这样,康熙继位的可能性从零变成了1/6。被纳入考虑范围的六个皇子分别是九岁的皇二子福全,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五岁的皇五子常宁,三岁的皇六子齐寿,两岁的皇七子龙喜和皇八子永干。

皇五子常宁才五岁,后面的几个皇子年纪更小。年纪小就意味着不稳定性大,说得难听点儿,这么小的孩子能不能长大都是个问题。因此,年长的两个皇子福全和玄烨就成为了众人的主要考虑对象。


就因为早出生了几年,康熙继位的可能性从1/6变成了1/2,不得不说,他真得感谢他妈,也得感谢当时的清朝没有嫡长子继承制,不然那皇位直接就是福泉的了。

按理来说范围缩小,二选一就简单多了,比宠爱,比出生,比心智,谁更好谁就来当皇帝。然而众人对比之后却更纠结了。

首先比宠爱,顺治全部爱都给了夭折的皇四子,对其他皇子感情平平,就算康熙出天花,也只让他待在宫外由保姆照顾,福泉和康熙的母亲都不得宠,因此在顺治这里没有爱屋及乌的情况。

而孝庄这边儿,他来自蒙古,早年呢,想扶持身居蒙古血统的皇子,对福全和康熙都只当普通孙辈看待,感情投入,一视同仁,结果一直到顺治病危,蒙古皇子都没有出生。

所以啊,对孝庄来说,福泉和康熙两人选谁都没有区别。于是宠爱方面,福全和康熙打成平手,那就继续比出生。

两人的爹都是顺治,这没必要比,能比的呀,就是生母和母族了。福全的生母属于高待遇,小福晋地位比康熙生母高,而且福泉的母族属于满洲正红旗,康熙的母族则属于汉军旗。

对比之下,福泉获胜。然而从心智来说,康熙却更胜一筹。当初顺治尚且康健的时候,逐个问福泉,康熙,常宁的志向,程宁年纪小,不懂事,没有回答,福全表示愿意,贤王,对,意思就是说呀,愿意当个贤王。

康熙却说愿长而效法父王。民勉尽力,意思就是说想要效仿顺治,并竭尽全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当时康熙只有六岁,这么小就能说出这种话,其心智可想而知。

心智方面,福全略逊一筹,但综合下来,他的出生优势却完胜康熙的心智优势,所以皇位继承人理应是他。但孝庄和上三旗大臣仍然纠结,这是为啥呢?原来啊,福泉身上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他生有眼疾,在世人心中,皇帝应该完美无缺,至少仪表应该没有缺陷,福全容貌如此,显然不合新意,甚至还会成为有心人抹黑皇室的突破口。

这样一来,到底选谁就又成了问题。这时,众人想起了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此人正在钦天监任职之前呢,为孝庄治过病,深受顺治信任,如今年仅70,阅历丰富,他又是个外国人,没有民族偏向,也许啊,能够提出什么好主意?

果然,汤若望没有辜负众人的信任,见到生命垂危的顺治,他立刻提出让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如此迅速又斩钉截铁,不得不让人心生怀疑,难道有人事先收买了汤若望?还是说汤若望在康熙脸上看到了王霸之气,这当然都是否定的。

汤若望给出的理由是皇三子已经出过天花,这病啊,一生只会得一次,之后就不会再有这方面的烦恼。而皇二子福全却没有得过天花,始终都会有得病的风险,也许会出现顺治现在的悲剧。


乍一听这很儿戏,然而事实是当时天花盛行,顺治的皇长子正因天花而妖,现在他本人也因天花拼死,因此顺治对汤若望的话很是赞同,上三旗大臣和孝庄也都因此茅塞顿开。

于是康熙凭借自己出过天花这一优势,继任的可能性变成了百分之百,于1661年2月17日即位,时年八岁。谁也没有想到,令人闻风丧胆的天花居然开启了康熙辉煌的一生。

他14岁亲掌朝政, 16岁智擒鳌拜, 27岁平定三藩, 29岁收复台湾,之后更是三征葛尔丹,奠定了中国版图基础,开创了中国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均来至网络,侵删。

#历史##康熙##历史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皇位   皇子   福泉   满洲   康熙   蒙古   宗室   生母   朝政   顺治   天花   心智   大臣   可能性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