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满洲里

异国风情满洲里

刘南山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比不上满洲里的金碧辉煌。”凡是到过满洲里的人,最容易记住的一句话莫过于此,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满洲里的夜景和套娃。这是一个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俄罗斯人到了这里有种归家的感觉,中国人到了这里有种出国的感觉。

我们赶到满洲里的时候,已是傍晚,吃过正宗的羊肉面和牛肉馍,去看“三国演义”节目。所谓“三国演义”者,乃俄罗斯、蒙古、中国三国演员联袂演出。名为“三国”,其实俄罗斯演员几乎包场,中、蒙成了配角。

演出结束,导游带我们去看满洲里夜市。呀,那才叫惊艳!满洲里,我国版图的鸡冠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地处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交界地区,更象是为俄国人建造的中国城市。宽阔的街道两旁,矗立着各式各样的尖顶建筑,以哥德式建筑、法国古典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为城市的建筑混合格调组成,相互交融,交相映辉,各具特色,而且用色大胆,红黄蓝绿,颜色搭配鲜艳,色彩斑斓,非但不俗还非常漂亮,好像小朋友搭成的积木,仿佛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图画作品,与整座城市一同演绎着独特的文化特色,闪耀着历史和艺术的光辉,使这座城市充满了异国风情,真称得上是“城市建筑艺术博物馆”。

小巧而精致,美丽而现代。行走在街道上,举目是景,移步皆画。它是一座小城,却磅礴大气,它是一座边城,却相连三国,它是一座古城,却充满朝气!城外芳草千里,城区街道光鲜。最美的时候是华灯初上,霞光未敛时候天上地下,仿佛一幅巨大的油墨彩画。满洲里的灯火无疑是草原上最美的霓裳,如果用颜色来形容一座城市的话,夜晚的满洲里无疑是金色的,它璀璨耀眼,光彩夺目。

导游告诉我们,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为“满洲里”。满洲里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欧亚第一大陆桥的战略节点和最重要、最快捷的国际大通道,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所以被誉为“东亚之窗”,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是中欧货运班列的重要作业站和始发站之一。

第二天上午,导游带我们来到套娃广场。满洲里俄罗斯套娃广场是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广场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恐怕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可见满洲里早期城市发展受到沙俄殖民者影响,加之对俄对欧口岸的性质,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街头随处可见俄文和俄罗斯游客。在大超市里,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猛犸象标本,导游说这里出土了猛犸化石,还建有猛犸旅游公园,可惜我们没有去成。

从套娃广场出来,我们乘车来到满洲里国门景区。它坐落于满洲里市区以西8公里处中俄两国铁路连接点中方一侧,与原苏联国门相对应。国门呈“门”字型,庄严伟岸,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在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有第41号界碑,面向中方一侧,界碑高1.2米,材质为花岗岩,庄重、威严而神圣。据说这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在中俄边境线上所立。

最后,我们来到火车头广场。听导游介绍,它建成于2004年6月,广场内的火车头是1940年的日制蒸汽机车头,下面的铁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43铁轨。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满洲里时,乘坐的火车就是在这辆火车头牵引下驶出国门的。

返程时,大巴坐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是行驶,听导游讲呼伦贝尔名字的来历,她是由境内的两大湖呼伦湖和贝尔湖取其前两个字组成的。“呼伦”是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因历史上湖中盛产水獭而得名。途中,我们进入一个牧民家,喝奶茶,吃奶酪,穿蒙古服装,体验一下牧民生活,因是有偿服务,并非原汁原味,意义不大。

印象最深的还是满洲里的异域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满洲里   呼伦贝尔   国交   水獭   界碑   猛犸   陆路   俄罗斯   国门   口岸   中国   异国   导游   风情   广场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