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卡脖子”窘境,中国大厂掀起“造芯”潮,百度腾讯纷纷加入

半导体产业对于国家发展可谓至关重要,因此不少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扶持半导体产业的进步。

被美国制裁的这几年,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芯片对于国家新阶段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我国的互联网大厂纷纷发力芯片研发,投身硬核科技。

近日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放出了一组数据,预计今年4月份到明年3月份,销售额可以突破4万亿日元(也就是大约2000亿人民币)。

这只是单纯的销售设备,还没算背后的技术专利费用和整条供应链的费用。

日本半导体销售额连续3年新高

半导体产业对于国家发展可谓至关重要,因此不少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来扶持半导体产业的进步。

日本是发展半导体较早的国家,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SEAJ指出,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在1995年便突破了1万亿日元,但花了22年时间才在2017年突破2万亿日元。

之后,日本从2017年~2019年,基本上每年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都在2万亿日元左右。

再然后,仅花4年时间就在2021年突破3万亿日元。因此,如果SEAJ的预估结果成真,那么相当于从3万亿日元成长至4万亿日元仅花了1年。

今天全球半导体设备排名当中,日本企业有4家挤进了前十,7家挤进了前十五。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市占率(以销售额计算)达3成,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相反,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预计在2022年营收加起来才300亿左右,差不多是日本的七分之一水平。这也是为何我们每年都需要进口数千亿的芯片。

今天之所以华为被卡脖子,也是因为国内缺乏高端芯片制造的能力。这背后也透露出我国在半导体设备上非常缺乏高端精细化。

所以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抛掉“大而不精”,还需要加大投入研发。

中国厂商不甘人后

我们知道,芯片的最大消费市场在中国。我们可以依靠下游产业带动出口,同时激发研发和创新。目前来看中国正在走这一步,而且走得还不慢。

近两年,互联网大厂纷纷都在“造芯”上下足功夫,“造芯”俨然已成行业潮流。

早在2018年7月,百度就正式发布了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开启了互联网大厂造芯的先河。

在2021年6月,百度芯片的首席架构师出任了百度旗下的AI芯片部门独立的昆仑芯片的CEO。

阿里巴巴则是在2018年全资收购了中天微公司,并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旨在实现芯片端到端设计链路全覆盖。

此后,平头哥半导体用三年时间发布了四款芯片阿里云已自研了通用Arm服务器芯片倚天710,以及AI推理专用芯片含光。

腾讯在自研芯片方面,也是动作不断。先后推出了 AI 推理芯片“紫霄”、视频处理芯片“沧海”,面向高性能网络的玄灵芯片。

腾讯要进军芯片行业,其实早有迹象表明。

2018年5月,马化腾在“未来论坛 深圳峰会”上表示,中国的科技应用在一些方面已经全球领先,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基础还相对薄弱。

他认为腾讯可以从为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开发适配应用、云计算,为基础研究加大投入等方面做出努力。

2019 年,腾讯制定了“先从基于FPGA自研智能网卡起步,再开展智能网卡芯片研发”的发展路线。

2020年9月,腾讯第一代基于FPGA的自研智能网卡正式上线,命名为水杉。

目前,腾讯正在研发其首款智能网卡芯片玄灵,采用7nm制程工艺,预计在2022年底流片。

相信只要国产厂商齐心协力,抛弃“赚大钱“的思维,一旦技术突破,产量就会很快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腾讯   网大   平头   窘境   年时   日本   日元   销售额   半导体   中国   网卡   芯片   智能   半导体产业   国家   半导体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