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教授亲自挂帅,中国眼科手术机器人

文章来源:MedRobot

转载要求:首发24小时后可转载,需注明来源


近日,致力于眼科手术机器人研发的北京衔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衔微医疗”),宣布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


衔微医疗于2022年6月29日正式投入运营。这一科技型初创企业核心技术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首席科学家为北航智能机械设计与控制研究室杨洋教授。

本团队在眼科机器人领域深耕十多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研发经验。团队研究成果于2020年被收录于世界手术机器人权威专家联合撰写的《Handbook of Robotic and Image- Guided Surgery》(Elsevier出版社)。

本项目是国内唯一入选该手册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团队。

▲衔微医疗在研产品概念图


衔微医疗的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目前已迭代至第三代,技术指标与世界领先水平保持同步,同时在机器人器械末端的智能感知、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团队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紧密携手一线眼科专家,倾听临床需求,与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浙江省眼视光医院等著名眼科临床机构相关科室合作,开展了大量眼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学术研究及动物实验。团队专注眼科手术机器人领域,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相关高水平SCI及EI论文30(50)余篇,申请眼科机器人与眼科智能器械方面的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得授权15项。


据悉,本轮融资完成后,衔微医疗将加快人才团队建设,推动第三代眼科手术机器人的产品定型和送检,同时发起包括干眼症治疗设备在内的、其他在研产品管线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申请工作。衔微医疗创始团队除杨教授以外还包括了著名眼科医学专家及拥有丰富医疗商业化经验的资深产业界人士。


据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马维敏先生介绍,基于数量庞大的患者需求,眼科手术器械市场近年来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巨大。而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将帮助中国更多医院的眼科医生广泛开展过往只有极少数医院才能开展的精准眼底注射手术以及之前几乎无法实现的眼底血管溶栓治疗注射,并有望开辟新的眼底病治疗方式,造福广大眼底疾病患者。


据保守估算,仅以眼底疾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和视网膜血管堵塞患者数量测算,中国眼科手术机器人细分市场潜力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7月份以色利眼科手术机器人公司ForSight Robotics宣布完成5500万美元A轮融资。而来自荷兰的Preceyes BV已于早前拿到欧盟CE认证,市场定价300万欧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眼科   中国   机器人   手术   北航   眼底   北京   融资   患者   教授   团队   医疗   智能   医院   市场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