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哪小零干掉了蔚小理,电车开启“拼多多”时代

气势如虹的新能源汽车,在7月份迎来了增长势头的放缓。

头部企业方面,“比王”比亚迪的销售增长依然强劲,同比增长高达183%,但对比6月份224%的增长,变慢了。

同时,由于另一龙头特斯拉并未公布7月份单月的销售数据,也让7月份的王者之争缺少看点。

出乎外界意料的是,7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迎来了一波大洗牌,哪咤、小康、零跑的交付量,首次超过了新势力“三杰”蔚小理。

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战争,正式打响。

哪小零打败蔚小理

来看看具体的数据:

7月,小鹏、理想、蔚来3家新势力分别交付11524辆、10422辆、10052辆,同比增长43%、21.3%、26.7%,增幅大幅放缓,环比更是出现20%~25%的下滑。

反观哪咤、小康和零跑却继续一路高歌猛进,7月分别交付14037辆、13162辆、12044辆,同比增长高达134%、247%、177%,环比依然正增长。


先来说说小康。

刚刚过去的7月份,小康股份身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月初与华为联袂打造的问界M7正式发布,二是在7月底公告更名为“赛力斯”。

作为华为造车的“代工厂”,“赛力斯”是小康股份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一款车型SF5在售,后又与华为合作,推出第二个品牌“AITO”,目前一共发布问界M5、问界M7两款车型。


虽然7月份的整体交付量成功超越蔚小理,但赛力斯主打车型问界M5 却没有达到外界对其“破万”的期许。

此前4月、5月、6月,问界M5的销量分别为2551辆、5006辆、7021辆,但7月,问界M5的交付量仅达到7228,增速明显下滑。

不过,根据 AITO 发布的数据,问界M7发布后的表现倒是不错。发布会后仅 2 小时,问界 M7 的订单就突破一万辆,72 小时后订单突破 6 万辆,预计未来应该能够成为小康的业绩增长带来助力。


除了“傍上华为大腿”的小康,更令外界诧异的是哪咤和零跑这两个大家连名字都没怎么听过、路上也没怎么见过的品牌,为什么能打败曾经跑在前面的造车新势力三杰?

答案与电商界的拼多多有点类似,四个字:市场下沉。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宣布开启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这其中,参与企业就包括了哪吒和零跑: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哪吒V、哪吒V Pro)、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零跑T03、零跑C11)。


在5月那一轮下乡活动之后,这两家品牌都出现了明显的增幅:哪吒6月销量为13133辆,同比增长155.6%;零跑6月销量为11259辆,同比增长186%。

从主销车型来看,哪吒有占比超过六成交付量来自哪吒V这款车,官方售价为7.99万-12.38万。

零跑的情况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售价7.95万-9.65万元零跑T03销量达到33,058 辆,占总销量的比重高达86%。


因而,哪咤与零跑的“逆袭”,也被部分业内人士称为“廉价”车对于“蔚小理”的成功阻击。


竞争加剧下的新能源车企大混战

当然,拿价格中高端的“蔚小理”与主打中低端走量的哪咤、零跑来做销量上的对比,并不一定完全公平合理。

但对于当下仍处于严重亏损阶段的造车新势力来说,销量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说财猫此前做过统计,在新能源主流车企中,除了特斯拉盈利表现说得过去以外,比亚迪去年营收超过两千亿,但净利率只有不到2个点,而蔚小理“三杰”,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亏损。

其中,营收只有361亿的蔚来,去年亏了40亿;

营收刚刚超过200亿的小鹏,去年的亏损接近50亿。

一面是一直在亏钱,另一面是后来者的紧紧追赶。双面夹击下,一场新能源车企的大混战正式打响。

龙头车企比亚迪选择加速出海,继续扩展海外市场。紧接着日本市场后,于8月1日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第四季度交付。


小鹏汽车宣布,进入8月份,其将推出首款面向全球的只能期间SUV小鹏G9并开放预定,该车型预计9月份正式上市。、


还有市场消息称,在蔚来第二个全新品牌阿尔卑斯(面向20万元至33万元大众市场)还没露出真容之前,蔚来正计划推出第三个汽车品牌,相比阿尔卑斯将进一步下沉,覆盖10-20万元的中低端市场。


除此之外,“廉价车”们也在尝试向中端市场拓展,包括哪咤、零跑等,此前都已宣布推出中端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可以看到,不管是比亚迪的出海,还是蔚来、小鹏、哪咤、零跑们的向上或向下延伸,背后都是造车新势力们为抢占更广泛的细分市场份额而做出的努力。

但在消费景气度没有明显提升的环境下,随着新车型越来越多,竞争日益加剧,要想成为爆款车型,造车新势力们面临的压力巨大。

事故频发再度引发安全性质疑

除了业绩上的压力以外,7月,新能源汽车也爆出了不少安全事故,让其安全性再度遭到大众质疑。

当中,最为著名的当属7月22日,明星林志颖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X时发生严重车祸,车辆失控撞桥墩后起火。

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出,现场火势相当猛烈,特斯拉车头陷入火海,车辆燃烧损毁严重,好在车内人员及时被路人搭救逃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出事的特斯拉驾驶员是明星林志颖,也让大家纷纷感慨:

连赛车手林志颖都驾驭不住特斯拉!

这并不是今年以来特斯拉第一次发生起火事故。在此前后,7月21日与26日,杭州、广州先后有特斯拉Model 3起火。

一撞就起火,也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性再度遭受大众质疑。

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此前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接报各类交通工具火灾1.9万起。

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640起,同比上升32%,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超过7起新能源汽车火灾,高于交通工具火灾平均增幅。

“目前,电动汽车起火率约为0.03%,略高于传统燃油车。”欧盟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937”计划首席科学家孙金华在日前召开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

除了林志颖的特斯拉起火事故以外,7月份,“号称500万内无敌的理想L9,一个急刹悬挂就断了”的段子同样传遍了全网。

7月17日,据央广网报道,一辆理想L9悬架出现问题,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无法正常行驶,疑似车辆空气悬挂故障。


这不是理想第一次在悬架上出问题了。此前,理想ONE就发生过多起“断轴”事件,最终官方通过召回方式,更换脱出力为50KN的新球销后,才得以解决问题。

对此,理想回应央广网:“此次故障为非量产车型的零部件个案问题,已查明原因,并会在最终量产车身上解决此问题。”

还没交车就闹出这样的幺蛾子,只能说属实令人对理想的质量有些担忧。

而已经交付的新能源汽车当中,今年以来,国内市场也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因产品技术缺陷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对车辆实施召回。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信息显示,今年7月份国内共有14家车企、42款车型进行了召回备案,涉及汽车总量达38.61万辆,环比增长66%。

当中,新能源汽车的召回数量达11.24万辆,占到了总量的29.12%。

其中,比亚迪7月份召回了近5.3万辆唐DM车型,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动力电池包托盘有进水风险,可能造成高压系统拉弧,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这已是比亚迪年内第二次因同一原因对唐DM车型实施召回。

而宝马则召回了部分5系和7系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召回原因是由于起动机后部电刷支架设计原因,当起动机运行时间过长导致内部过热时,电刷支架内部的铜线可能熔断,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起动机周边的组件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此前,宝马的纯电车i3曾发生在试驾途中,没有任何碰撞的情况下突然自燃的情况。


此外,福特Mustang Mach-E召回原因就与动力系统控制模块软件、电池控制模块软件有关;起亚K3插混车型因ECU数据设计不合理有可能造成排放不达标;玛莎拉蒂吉博力和莱凡特的问题隐患则出在48V电池的固定螺栓上。

可以看大,不管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进军新能源,都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看到新能源汽车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哪吒   特斯拉   华为   起动机   销量   新能源   电车   小康   此前   车型   新势力   车辆   理想   原因   时代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