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心烤鸭”团伙落网,成本不足3元,月售5万只:自己不吃

文|阅栀

编辑|阅栀


2011年5月,一位网友在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起因是一只北京烤鸭

浏览量暴增的同时,还在评论区引来了强烈的共鸣。网友们纷纷诉说起自己因为“不识货”闹出的糗事。

一群“受骗”的消费者背后,还有一条黑暗的牟利“生产线”。

也正是因为有这条线的存在,北京烤鸭”从北京名片,变成了“避坑指南”。

是从什么时候起,北京烤鸭被做臭了呢?

这背后又是何人以何种方式在“捣鬼”呢?

01、“黑心烤鸭”现市

故事的开头,我们从一位“被骗”的网友开始说起。

网友“飘动的树叶”到北京出差,在工作结束准备回来的时候,他想给家里人捎一些北京特产回去,让身边人感受一下“首都味道”。

他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北京烤鸭。作为美食界的“大哥大”,北京烤鸭不仅历史悠久,还颇具名气。

于是在西单某北京特产店,买了几只真空包装的烤鸭。

但这次购买之后,他再也无法直视“北京烤鸭”这四个字。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给家人展示北京美食。但刚一打开包装,恶臭之气就扑面而来

先不说甜面酱比鸭肉还要多,包装里的鸭子更让人无法直视。

黏糊糊、黑乎乎的一团,如果不是包装袋上“北京烤鸭”几个大字,几乎可以认定里面包的是一堆“臭肉”,令人恶心……

网友决定将这次“惊悚”的购买经历分享到网上,吐槽一下自己的“霉运”。于是,一篇《我在北京被骗了》的文章,被他发表在了论坛上。

意料之外的是,文章获得大量的转发,很多网友都在评论区发言,讲述了自己一样被“北京烤鸭”欺骗的经历……

但无一例外,吐槽的多是质量和重量两点。

包装袋上说好的净含量1kg,两包甜面酱就要占三分之二的重量。

而所谓的“烤鸭”,几乎完全是水烀的,看不出来鸭头、鸭翅、鸭腿,甚至连鸭皮都没有,红红的一大块。

用手拿起来抖一抖,“鸭肉”就开始一块块脱落,露出几根不知道是什么的骨头。散发着臭鸡蛋味。

帖子的评论区被“北京烤鸭坑死人”“一只鸭子对北京丧失好感”等言论充满,此事也引发了记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为了调查事情的真相,以及“黑心烤鸭”的源头,记者小李(化名)来到了北京某家特产店调查。

他没想到的是,售卖“黑心烤鸭”早已是这条街公开的“秘密”,说是家家都有也不过分。

02、发现“供货商”

这天,小李来到商店里,并没有表明记者的身份,而是假装游客,对老板说“想买几只烤鸭,回老家送亲戚”。

看着小李的打扮,店主指着货架上的“全聚德”和“便宜坊”说道:“这些都是大牌子,送人选这两种的多一些。”

当得知一只价格将近200元的时候,小李说“太贵了”,并询问店主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正说着话,一位游客用袋子提着约六七只烤鸭离开,付款却连200元都不到。

小李连忙对店主表示“也想要便宜点的,像那个人拿的一样”。

听到小李的要求,店主从柜台底下拿出几只烤鸭,包装袋上同样印的是“全聚德”等百年老字号的品牌。

在市场上约68元的同款烤鸭,店主却说“我是直接从厂家拿的,薄利多销,35元一只”

当听到小李问的“有质量保证吗”时,店主自然地笑了一下,说道:

没有保证,你是送人的,拿着好看就行了呗。不信你摸摸,这是没有头和腿的。

“为什么会这样?”记者问道。

“因为是假的呗!”店主不假思索地回答,并解答了小李提出“为什么卖假货”的问题:

“有些人送人图便宜,只是走个过场,我就顺应市场了。”

“门口还有特价的呢,15块钱一只。”

“这样的烤鸭不止我一家卖,你去别家看看,这条街几乎每家特产店都进了这种货。”

但店主不知道的是,他说的这些话,已经被小李用录音笔录下来了。

等音频素材收集到差不多的时候,小李买了几只假的全聚德离开店面,并找地方拆开检查、拍照。

果然和网友们说的一样,一拆开就有一股臭鸡蛋气味,肉是红红的一大块,根本分辨不出来到底是什么肉。

收集到足够多的素材之后,小李将视频交给了警方,并一再强调了这件事情的影响。警方也第一时间对此事展开调查,这才发现“15元特价烤鸭”早就“火”遍北京大街小巷。

那么难题来了,这么多的“黑心烤鸭”,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带着这些问题,警方走访了多数销售这款劣质烤鸭的店铺,并对烤鸭的由来以及供货商展开调查。最后发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叫张跃峰(化名)的男人。

03、多人犯罪,各司其职

调查中发现,张跃峰表面上是做食品供货生意的,实际上他出售的食品,多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不少是他收购来厂里加工的半成品,自己和妻子王洋(化名)在家二次包装,并卖给一些小超市和商店的老板。

而手里的烤鸭,则是一部分卖给小超市,剩下的自己售卖。那他手里的烤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过多天的蹲点暗访,警方发现孔老二(化名)有很大的嫌疑。

孔老二原名孔令叶(化名),河北人,游手好闲惯了,也没有个正经的营生。但此人脑子灵活,擅长“捞偏门”,靠一些旁门左道实现自己的“经济自由”。

调查发现,早在2006年,他就已经销售过劣质烤鸭。尝到假冒产品的甜头之后,他甚至还开了一条专门的生产线,妄图光明正大作假。

但那时他的资质审核不过关,生产线被有关部门勒令停业整改,最终也没有合格。

但他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再次卷土重来,还将自己的“假冒烤鸭”销售到北京的大街小巷。

警方在多方摸排之后,开始实施对孔令叶、张跃峰等人的抓捕计划。

某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孔令叶家中突然驶出一辆黑色奔驰车,警方发现之后,第一时间跟了上去。

开到一座大桥附近时,这辆车开始在附近转圈,似乎在找什么东西。几圈之后才靠路边停下。不一会黑暗中又走出两个人,孔令叶从车上走下来,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塑料袋。

正在此时,警方冲了上去,将三人逮捕。奇怪的是,三人没有多做挣扎,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而在抓捕的人中,除了张跃峰、孔令叶,还有一名“源头厂家”老板,苑继昌(化名)。

在对三人的审讯中发现,他们这个“团队”一共有5名“主创人员”。

苑继昌负责制作,孔令叶是一级卖家,销售给张跃峰夫妇,还有一名专门负责检验合格证造假的人员王伟超。

各司其职的“犯罪一条龙”让人惊掉下巴,而他们交代的犯罪过程和制作成本,更是令人大吃一惊。

04、烤鸭不是“烤”出来的

通过几人的口供,我们可以还原出他们几人的作案初衷和流程

首先是主犯孔令叶,经人介绍之后,找到食品厂老板苑继昌,请他帮忙做一批“不太好”的鸭子。

苑继昌的厂不仅没有生产烤鸭的设备,也不具备资质。但因为是熟人介绍的,且有钱能赚,他与孔令叶的合作也正式开始了。而他们对每只烤鸭的定价,是低于3块钱。

为了能在3块钱以内生产出一只烤鸭,苑继昌到一些烤鸭店收购了一些去掉了鸭脯、鸭腿、鸭翅等肉的鸭架,拿回自己的食品厂加工。

又为了压缩成本,他并没有购买生产烤鸭的机器,仍是通过蒸煮的方式生产。

将冷冻鸭架等首先要进行解冻、预热,然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蒸煮,再用糖稀和红聚醚上色,一只“烤鸭”基本上就算完成了。

最后进行真空包装,以及高温灭菌,在通过降温晾晒之后,就能送到孔令叶的手里。

拿着这些3块钱的“烤鸭”,孔令叶再将他们出售给“二级代理”,也就是张跃峰夫妻,一般价格定在5—6元。

而张跃峰也表示,自己知道这些鸭子是不合格的,自己与家人从来不吃,且不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肉,为了将这些碎肉“粘合”在一起,里面用了大量的水淀粉勾芡调和。

在订购“烤鸭”之后,张跃峰在网上以及一些包装公司购买大量的“全聚德”“便宜坊”等包装袋,以此来“以假乱真”。

除此之外,还有“金聚德”“聚德福”等“自有品牌”。

在包装袋上明确标明“净含量”1kg,但一只劣质烤鸭最多不过500g,有的可能更少。为了“达标”,张跃峰和妻子在包装时,往里面放了两包大包的甜面酱,以此来达到标准。

为了能成功将这些“烤鸭”销售给街边的商店、超市等。

王伟超和孔令叶利用自己的其他合格证,经过修改信息和复印之后木制作成“熟食检验合格证明”,将这批“黑心烤鸭”变成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而他们这些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尽管他们将交易时间定在深夜,作坊也都放在一些不招人耳目的农村,但还是没能逃过法律的制裁。

警方在孔令叶的住所处,发现了100多箱烤鸭,各种“品牌”共计3800多只,而这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孔令叶的记账本中,发现他当月销售数量已经超出50000只。而这些烤鸭,没有一只是“烤”出来的。

而在张跃峰的住所,除了搜到烤鸭和甜面酱之外,还有不少鸭脖、泡椒凤爪等商品,全是一些“假大牌”。

在他们的“作坊”里,还发现了一台塑封机、一台打码机,包装袋上的“出厂日期”皆以张跃峰包装日期为准。

如果没有警方这次的铁拳铁腕,这批烤鸭可能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的货架上。

在此之前,早已不知有多少只烤鸭,已经在货架上,被全国各地的游客带回自己的家乡,为北京多抹了一点黑色。

05、如何分辨劣质烤鸭

虽然5人皆已落网,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除了烤鸭,还有烤鸡、烤鹅等等,那我们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分辨,又该怎么保证自己不踩坑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科普一波“选品指南”。

首先是价格。

市场上一只鸭胚的价格至少也要20元,再加上制作工艺、包装成本等,至少要卖到60元。而街边的“15元特价烤鸭”,不用想就知道是什么。

其次是包装。

以全聚德为例,一般会采用枣红色包装,而并非“特价烤鸭”的黄色。假冒产品包装比较粗劣,打码不清晰,地址电话模糊等问题。且上面没有商品识别码。

最后是缺斤少两、完整度等。

正品烤鸭不仅能摸出完整的鸭头、鸭腿等轮廓,而且所标注的净含量为烤鸭的重量,并不包含甜面酱、鸭饼等配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入口的东西直接和生命安全挂钩,不应有假冒伪劣产品,为了自己的“经济自由”而不顾人民的生命健康。

但造假者的“精细”日甚一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多次表示“防不胜防”,因此,在购买商品时,更要擦亮眼睛,不占小便宜。

而北京烤鸭作为百年老字号,又代表着北京美食的形象,不应被不法分子利用。黑心烤鸭不应再出现,也坚决不能再出现。

——END——

参考资料:

2011年11月24日《法制晚报》涉嫌制销黑心烤鸭嫌犯受审 知鸭子来历自己不吃

2011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黑心烤鸭案庭审纪实》

2011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黑心烤鸭案判得重不重》

2011年6月21日《新京报》《北京黑心烤鸭成本价仅3元,经销商供出窝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黑心   烤鸭   全聚德   甜面酱   块钱   团伙   化名   大街小巷   北京   鸭子   特产   店主   警方   成本   便宜   发现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