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帝姓朱,如果人们想吃猪肉怎么办?老朱怎么解决难题

明朝的皇帝都姓朱。如果人们想吃猪肉该怎么办?

朱元璋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朱、猪是同音字,这样一来,当人们谈论吃猪肉、杀猪的时候,朱元璋不会感到不舒服吗?

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明朝对于皇帝姓名的避讳,主要是避讳名儿,不避讳性。

比如曾经有个开元县,因为和朱元璋有一个字一样,于是就改成了开原县。

像朱和猪却很少有人避讳,包括杀猪业也是如此。

同时在书中也没有对猪的避讳。在《水浒传》里就有郑屠夫这样以杀猪为业的人物,书里有些对话是涉及猪的。

而在《西游记》中,主角之一叫猪八戒。在《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开始也是杀猪的。

此外,明朝时由于许多大臣来自不同地方,说话口音不一,于是就出了一本叫《洪武正韵》的韵书,这里头也有猪字。可见朱元璋对猪字并无意见。

否则,这些书根本不会流传出来,而在朝廷举行的各类祭祀中,也都有猪的出现。

虽然有些人出于心中的顾忌,会把猪叫做彘彘、豕、万里哼等等,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说过杀猪这样的话而被朱元璋惩罚的事情。

况且朱元璋早的时候家境贫寒,起于微末,没当皇帝之前也经常和手下杀猪吃肉。

他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要是禁止养猪,禁止杀猪,那是在逼他们。

所以我们看出,当时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因为朱姓而感到忌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开明的,因为在明朝最奇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发生了一件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的大事。

有一天,正好是朱厚照二十七岁生日,生日宴上,朱厚照夹起一块猪肉正要放进嘴里。

然后他突然想到自己姓朱,生肖也是猪,朱厚照立刻很不高兴,然后直接离开,留下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大臣们。

他们不吃,怕浪费,又怕惹了皇帝。此后不久朱厚照就命人写了篇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同时也不准杀猪,违规者被发配边疆。也让百姓苦不堪言,无奈之下只能默默遵守。而没有了猪人民也少了一部分经济和粮食的来源。

猪的排泄物可以用作肥料。放走了猪后不仅施肥受影响,而且,那些猪有时还会吃农民种的菜,就连祭祀时为了规避,也都不用猪肉,而是用羊肉代替。

不久后,朱厚照开始意识到不对劲,自己吃的蔬菜味道比以前要差了。于是,喜访民间的朱厚照出宫查看,想一探究竟。

在京城郊区的乡下,看到病怏怏的庄稼和蔬菜,就问一旁的农民,农民这表示没有猪粪就没法给田地施肥。


因为不知道眼前的人是皇帝,农夫顺带咒骂了皇帝一番,朱厚照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他拦住了正要治农夫罪的太监,回宫之后就下令取消禁猪令,百姓这时候才终于敢养猪了。

明朝不避猪外,其他许多朝代也不避讳姓氏。

在古代,同姓的人比同名的人多很多,光是一个家族就有很多人。如果避讳姓氏,那么很多人不得不改姓,所以在古代基本上规避名字。

隋唐时期,徐世勣带着兵马和土地投靠唐朝,为了奖励他,李渊赐他李姓,徐世勣改名李世勣。

之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继位,李世民自己其实并不在意什么忌讳,他觉得是自己的名字很常见,所以规定如果碰巧有人叫世民那就改名,如果只是单个世或单个民就不用改了。

但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治为了宣扬自己的仁孝之名,就下令世或民即使单个字都要避讳,于是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另外原来三省六部中的民部也改成了户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仅避讳皇帝,自家祖先、父母的姓名也会有所规避。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米母亲叫贾敏,于是每当读书时遇到敏字时,就把它当作密字读,写字时遇到了,就故意少写两笔。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将与父亲司马谈同名的人改名,如将李谈改为李同,张孟谈改为张孟同。

此外,历史上也有皇帝主动改名的情况。汉朝时,有一位皇帝原名刘病已。民间还是按照规则规避了他的名字,但病字用得很广泛广,这一改就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刘病已怕给人添麻烦,于是特地改名叫刘洵,但这样的好皇帝实在不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明朝   开原   猪肉   水浒传   皇帝   避讳   苦不堪言   姓氏   农夫   祭祀   忌讳   大臣   难题   民间   农民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