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误入阴府

文/慕容梓君

令狐英子

宋朝年间,在福建某县任县令的令狐衡,忽然患了重病,还没有来得及见妻子王氏和女儿令狐英子最后一面,便撒手人寰。

令狐衡的女儿叫令狐英子,父亲去世的时候她才十二岁,父亲过早地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很长的时间都接受不了这一事实。


因令狐衡在位的时候,官位低下,又是两袖清风,所以,家中比较贫困。他去世三年后,王氏便带着女儿嫁给了本县的差役董三。

董三是在令狐衡去世的第二年来衙门当差的,他们两个人也没有见过面,董三家境富裕,而且还有祖上留给他很多的家产。所以,王氏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嫁给董三的。

董三的前妻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董三知道妻子给他带上了绿帽子的时候,怒不可遏,便把妻子给休回娘家。当时儿子董云琇十三岁,自然让儿子跟自己一起生活,死活都不让妻子带走儿子。

转眼间,董云绣和英子到了婚嫁的年龄,英子温婉秀丽,知书达理,董三因此很喜欢她,舍不得把她嫁人。

于是便和王氏商量,说:我的儿子虽然说不上多么的优秀,但他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他从来都没有顶撞过你吧?

董三看了看妻子疑惑的神情,解释说:让英子做我的儿媳妇吧,这样对你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我们娶的媳妇是泼妇,恐怕倒霉的就是你了,媳妇将来给你看脸色,你也无话可说,毕竟你不是儿子的亲生母亲。

如果让英子嫁给我儿,这是上天注定的好姻缘,你将来又是丈母娘,又是婆婆的,女儿始终在你的身边,我们何乐不为呢?

王氏考虑了好长的时间,觉得这事情不妥,哪有哥哥娶妹妹的,虽然不是亲兄妹,难免别人说闲话。因此,这董三很是不高兴,便天天在家找事,指桑骂槐。

谁料想,这事情过去不久,董云绣和朋友去山上游玩时,却意外跌落到崖下摔死了。董三为此病倒在床上,到最后药石无力,躺在床上三个月后,董三便撒手而去。

这天傍晚,英子站在窗前,忽然一个差役打扮的人进来,说:奉地府官员的命令,我过来拘捕你到地府的,请你不要记恨我。


英子仔细看那公差,原来是继父董三,英子忽然意识了什么,她勉强挪到床上躺下,随即便不省人事。

英子跟随继父来到门外,只见外面灰蒙蒙的,路上的行人也都是愁眉苦脸的,走了大约有一个时辰的功夫,便来到了阎王殿门前。

董三这才对英子说道:我生前对你像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一直希望你做我的儿媳妇,你的母亲还没有来得及答应我的请求,儿子和我先后来到这阴曹地府。

你的哥哥现在在阴司做事,我也在阴府当上了勾魂的鬼差,所以,我才把你拘捕过来,你就和我儿子在这地府成婚了吧。

英子听了便欲哭无泪,董三又说道:现在我们去见阎王,其实我今天要拘捕的是胡秀,是我故意把你提前传唤到阴曹地府的。

如果当差你的母亲痛痛快快答应那婚事,也许不是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有怨气,就怪你母亲好了。

英子哭泣地说道:我哥哥他因为跌崖而死,你怎能把这怨恨记在母亲和我的头上呢?虽然你不是我的亲生父亲,但我也叫你五六年的爹了,你一点也不怜悯我吗?

董三听了便掉下了几滴眼泪,然后叹了口气说道:我怎么能不怜悯你呢?但你早晚要来这阴府的,来这只是早晚而已。

到时候阎王审问你的时候,说自己叫胡秀,如果你敢说实话,别说我不念我们曾经的父女之情,我一定会让你魂飞魄散灰飞烟灭,永远不得超生。

董三看女儿被吓得脸色煞白,他又急忙安慰英子说道:你要乖乖地听话,阎王这只是问问话而已,这一关过后,我便赶紧安排你和云绣的婚事。

董三看英子被他吓着了,又安慰她说道:我和云绣都在阴府当差,等将来有了好人家,你再和云绣去投胎轮回,这是多好的事情呀,不要难过了。

英子此时也认命了,她便答应了下来,来到阎王殿后,她赶紧跪下。偷偷抬头一看,只见阎王坐在高高的大殿之上,阎王的样子和人间传说的也差不多。

董三这才向阎王禀报说道:我已经把胡秀给押解过来了。

阎王看了那英子一眼,然后让他旁边的判官翻开生死薄察看。

那判官不经意看了一眼跪在堂下的女子,忽然觉得眼熟,又仔细一看,他便立刻叫道:你不是叫令狐秀子吗?你啥时间怎么变成了胡秀?

原来这判官就是英子的父亲令狐衡,他来到这阴府后,阎王察看他在人间的功绩后,才知道他是一清官,于是便任令狐衡为地府的判官。

英子一看是她的亲生父亲,竟嘤嘤地哭泣起来,按道理,在阴府是不能讲情义的,但父亲看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甚是可怜女儿起来。

董三做梦也没有想到,英子的父亲竟然是地府的判官,但他这人在人间都是一根筋,即使撞到了南墙上他也不回头。

当下,他便问令狐衡:判官如何知道这女子不是胡秀的?我在这阴府当差,从来就没有出过差错的。

令狐看了一眼董三,然后生气地说道:令狐英子就是我的女儿呀,说着,他又再三查看了生死薄,英子寿限近百岁。

当下,令狐衡斥责董三说:你应该拘捕的是胡秀,胡秀今年九十一岁了,你竟把十九岁的令狐英子给拘捕了过来。

阎王听了也是大吃一惊,便让左右差役鞭打那董三,并审问他为何作弊。

董三便把事情的原委给说了出来,令狐衡这才知道女儿被拘捕过来的原因。他不禁哀伤地说道:我的女儿太可怜了。

阎王便撤了董三差役勾魂鬼差的职位,并让左右鬼差把董三拖进地狱。

阎王笑着对令狐衡说道:本来我们这地府的王法无情,因那董三敢在这兴风作浪,所以才有了今天的亲情,你亲自把女儿送回人间吧,安排其他的鬼差你也不放心。

回去的路上,英子这才把母亲嫁给董三的原因给父亲详细述说了一番,看父亲脸上毫无表情,她便又哀怨父亲说道:父亲你去世三年后,由于家境贫困,母亲才改嫁给那董三。

董三在人间的时候,他秉性善良,这些年来他对我们母女两也不错,尤其对我,像亲生女儿一样疼爱。他临终前,还是把家产留给了我和母亲,而且他有一个侄儿的,也没有给他侄儿半文钱。

英子看父亲脸色变得铁青,她吓得不敢再说下去了。令狐衡沉默了好久才叹了口气,说:你是让我网开一面,向阎王求情,把你继父从十八层地狱里面救出来吗?

英子便赶紧给父亲跪下,哭得声嘶力竭,就这样,她把自己给哭醒了过来。只见母亲坐在床沿前抹眼泪,原来她无缘无故地昏死两天。

但她也不敢把自己误入阴府的事情告诉母亲,母亲也只是认为女儿体质瘦弱一时的昏厥。

从此以后,令狐英子性情大变,根本不让母亲再提起她嫁人的事情,几十年后,把母亲养老送终,然后便出家当了尼姑,活到了近百岁。


二:钱玮

北宋大观年间,有个秀才叫钱玮,二十出头,家境优渥,穿着精致,面容俊秀,平时不善言辞,且行事沉稳。

这年冬天,天气异常的寒冷,钱秀才偶遇风寒,夜晚便发起了高烧。家人赶紧请来郎中诊治,但吃了药以后,他还是烦躁的难以忍受,便掀开身上的被褥,想着出去透透风。

他就这样冥想着,不久,便飘飘然然地来到门外,外面下着大雪,白茫茫的一片。此时,他感到身子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心中十分地惬意,便一个人迎着风雪漫游旷野。

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长的时间,钱秀才便来到一城市,街道上的府邑和民舍,就和人间的城市没有两样。但路上的行人看他的眼神,都露出惊恐的模样,都躲着他走。

忽然,他看见丝绸店铺中的一妇人非常眼熟,进去一看,原来卖绸缎的那老妇人,竟然是他去世多年的姑姑钱氏。钱氏看到侄儿也是大吃一惊。

钱氏问侄儿:你身上明显有阳气,我们这的鬼魂大都会怕你的,你怎么会来到这里?

钱秀才也纳闷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觉得浑身烧得难以忍受,忽而身子轻飘飘起来,才信步来到这里的。

钱氏说:侄儿,这是阴曹地府呀,你来到这也没有拘捕你的勾魂鬼差,你这属于私闯地府。如果你不赶紧回阳间的话,那阴间也没有拘捕你的档案,将来你怎么投胎轮回呀?

钱秀才听了便害怕起来,求姑姑救救他。

钱氏沉思了片刻,然后对侄儿说道:我在这贩卖绸缎,经常去柳判官家,他的妻子非常喜欢用绸缎做衣服,我试着为你意外误入这阴府的事情,去向那柳判官求情。

说着,钱氏便关了店铺的门,并拿着一匹上等的绸缎,领着侄儿前往柳判官家。

大约走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来到了高楼门前,门前有两个鬼差,和人间差役也差不多,只是他们穿的衣服和面容比较灰暗。

两个鬼差看见钱氏,以为是判官夫人让她过来送绸缎的,所以也没有询问,只是笑了一些,但只放钱氏一人进去。

钱氏嘱咐侄儿说道:你暂且在这等着,不敢随便乱跑,如果被阴司的鬼差抓住可麻烦了,会判你私自穿越地府罪,最少被判入地狱两百年。

钱氏进去不久,便笑呵呵地走了出来,说:事情基本上办成了,但还得去阴司和杨判判官说一声。说着,便从那庭院中出来一位穿着绿衣的少年郎。

钱氏急忙向侄儿说:这就是柳判官。

钱秀才赶紧向那少年郎作揖行礼,柳判官朝他点了点头,便坐到一架豪华的马车里面。

钱氏和侄儿尾随其后,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来到了阴司,原来杨判官正在阴司当差。

柳判官让钱氏和钱秀才和他一起进入议事厅堂,进去后,只见三个人鼎足对坐,中间坐的是一个穿紫衣的年轻男子。

紫衣男子看见他们过来,便向柳判卦点了点头,并询问何事。

柳判官指着紫衣男子对钱秀才说道:这位是阴司的杨判官,你的事情必须向他汇报清楚。

钱秀才赶紧向杨判官作揖行礼,杨判官好像没有看见似的,也不说话。

柳判官便耐着性子对杨判官说道:他只是人间的游魂罢了,因为生病才飘到这里,所以,我们得派勾魂鬼差再把他送回阳间。

杨判官听了便显得不耐烦,说:谁让他自己过来的,既然来了,干嘛还回去?让他去阴司登记一下好了,如果没有什么大恶,然后排队等待轮回。

柳判官说:我们首先查一下他的籍薄,如果他在人间还有官禄,把他强行留在这恐怕不妥吧?

杨判官仍然咄咄逼人,说:又不是我派人把他拘捕过来的,何必再多这一事?

柳判官强压着怒火,再三向那杨判官说钱秀才这事情一旦被阎王知道,他们两都会被严惩,既然知道错了,为何不加以更正。

杨判官开始坚持不行,但经过柳判官这么一说,他这才明白柳判官所说什么意思。

原来他们这两个判官职位是平等的,阎王曾经嘱咐过他们俩,遇到特殊的事情,要特殊地去对待,不能玩忽职守,可以人情化。

当下,杨判官让小吏取来籍薄查看。

一会的功夫,小吏拿来籍薄念道:钱玮,位至中书舍人之职。


柳判官听了便严厉地说道:怎么样?他在人间应该有这么大官职,只因他的游魂飘到我们阴府,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把他留在这里吗?

杨判官此时也感到了羞愧,便赶紧向柳判官认了错,并和柳判官共同签署一张地府的通行符,然后盖上了阴司的章印后,交给一勾魂鬼差,让勾魂鬼差赶紧把钱秀才送回人间。

钱秀才谢了两位判官后,便跟随姑姑从阴司走了出来,钱秀才向姑姑辞别后,然后跟随鬼差前往。

他们路过望乡台、彼岸花、奈何桥、望川河和黄泉路的时候,那勾魂鬼差拿出那张阴司通行符,然后才顺利通过。

当他们来到一处旷野的时候,勾魂鬼差把那张通行符扔到地上,说:前面的阳气太重了,我已经忍受不了了,只能送你到这了。说着,那鬼差便转身走了。

无奈,钱秀才便弯腰去拾地上的通行符,可他怎么都捡不起来,顿时,他大吃一惊,便跌倒地上,大叫了一声惊醒了过来,原来他昏昏沉沉睡了两天。

从这以后,钱秀才便为姑姑设下牌位,供以香果。十年后,他便当上了记录皇上言行的右史,活到了百岁而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聊斋   阴司   差役   当差   判官   侄儿   地府   绸缎   阎王   令狐   说道   父亲   女儿   事情   母亲   人间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