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齐再婚生下四子,用长子名字怀念毛岸英,女儿颜值似青年的她

2020年10月30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中朝美术交流展在北京开幕。

开幕式当天,时年90岁的刘思齐亲自来到现场,为朝鲜艺术家柳河律创作的毛岸英烈士雕塑揭幕。

看着栩栩如生的雕像,刘思齐动情地表示:“谢谢艺术家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毛岸英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

一、英雄牺牲、朝鲜扫墓

1951年1月2日,毛泽东秘书叶子龙拿着彭德怀发来的两封电报,及周恩来的亲笔信走进了新六所。

当时,毛泽东正坐在沙发上翻阅当天的《人民日报》,一边听着留声机播放的京剧《武家坡》。

看到叶子龙满脸悲痛的神情,他忙问道:“子龙,出什么事了?”

叶子龙并未回答毛泽东的问题,只是含泪将电报交到了他的手中。

电报的内容十分简短,但毛泽东却看了足足三四分钟。抬起头时,他的脸上没有眼泪也没有表情,只是哆嗦着嘴唇,望了望桌上的烟盒。

一旁的毛泽东卫士李银桥见状,连忙抽出一支烟帮他点燃。

毛泽东吸了一支又一支,许久才叹息道:“战争嘛,总是要有伤亡的。牺牲者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一人……”

接着,毛泽东又叮嘱道:“这个消息先不要告诉思齐,晚点,尽量晚点讲……才新婚不久就失去了丈夫,她怎么能承受得了这沉痛的悲伤哟!”

长子牺牲,对毛泽东来说无疑是锥心之痛。然而,在这痛苦的时刻,他最放心不下的却是刚过门不到两年的儿媳妇刘思齐。

当时刘思齐年仅20岁,还在上学。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业,毛泽东只能强忍悲痛瞒下了这个消息。

每当刘思齐问起毛岸英的情况,毛泽东都会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找一些借口来搪塞她。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才向刘思齐说出了真相。

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刘思齐一下子扑倒在了毛泽东的膝上嚎啕大哭。

守在一旁的周恩来细声安慰着刘思齐,当他触摸到毛泽东的手时,不禁一惊,赶紧对刘思齐耳语:“思齐,你要节哀,爸爸的手都冰凉啦。”刘思齐听后又转头去安慰毛泽东。

看着刘思齐悲伤的模样,毛泽东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孩子,我也是过了很久才知道的。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由于悲伤过度,她一度患上了脑神经衰弱症,身心都遭受着莫大的痛苦。

为了帮助刘思齐走出阴影,毛泽东决定将她送去苏联留学。

自1955年9月开始,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数力系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心病未愈,独自在异国他乡的刘思齐经常生病,学业上也十分吃力。

后来得知刘思齐想转学,毛泽东也十分支持,还亲自写家书来关心她的近况。在爸爸的鼓励下,她很快就办理了转学手续,转入北京大学继续攻读俄罗斯语言文学。

1958年,此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眼看着刘思齐年龄渐长,却丝毫没有改嫁的打算,毛泽东不由地担忧起来:“思齐儿,你还很年轻,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让爸爸给你找个对象吧!”

当时的刘思齐仍没有接受毛岸英牺牲的现实。在她看来,自己好像还是一个有丈夫的人,怎么能再找对象呢?

因此,她托妹妹邵华告诉毛泽东:“虽然岸英已经不在了,但我还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没能去给他扫墓。不祭奠岸英,我是不可能改嫁的!”

毛泽东听后再一次表达了理解与支持,并向刘思齐提出了三个要求:“不花国家一分钱,不得惊动朝鲜政府领导人,所有活动不得见报。”

此外,他还专门拿出一笔稿费给姐妹俩,当作她们出国的置装费。

1959年2月,刘思齐和妹妹邵华在毛泽东秘书沈同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朝鲜的火车。

一行人首先抵达了位于平壤的中国大使馆,之后在大使馆的护送下,驱车前往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站在毛岸英的墓前,抚摸着冰冷的墓碑,刘思齐忍不住放声痛哭:“岸英,我来看你了,代表爸爸来看你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临别前,两姐妹向烈士墓三鞠躬,作最后的告别。刘思齐从墓前抓了一些黄土放在手帕里,并深情地对着墓说:“岸英,我走了,以后我还会再来看你的!”这抷土从此一直伴在刘思齐的身边。

二、走出阴影、决心改嫁

回到北京后,刘思齐向毛泽东汇报了扫墓的全过程。据刘思齐回忆,毛泽东问了她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如陵园的构造、墓的方位等等,彷佛是为了透过她的眼睛亲眼看一看岸英的墓地。

扫墓归来后,刘思齐大病了一场。痊愈之后,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逐渐接受毛岸英牺牲的事实,不再终日与悲伤相伴。

1961年秋天,刘思齐顺利完成学业,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担任翻译。

这时她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毛泽东也再一次提起了改嫁之事:“女儿,你为什么老劝不听呢?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

接到毛泽东的信后,刘思齐感动不已,也下定决心走出往日的阴影,迎接全新的生活。后来毛泽东托了不少人为她介绍对象。最终,在时任空军副司令刘震的介绍下,刘思齐结识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教员杨茂之。

杨茂之出生于一个渔民之家,年龄和刘思齐相仿。他为人忠厚老实,身板也高大结实。而且,杨茂之和刘思齐对彼此都不陌生。

刘思齐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期间,杨茂之正好在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两人曾在一次中国留学生聚会上有过一面之缘。

看了杨茂之的资料后,毛泽东认为,他的出身、履历都很不错,十分满意。

于是,他亲自写信告知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我托人给思齐介绍了一个朋友,如果你满意可以介绍思齐和他见面,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感情。”

在毛泽东的撮合下,刘思齐和杨茂之逐渐相识相恋。在交往的过程中,刘思齐发现他不仅勤奋上进,性格也十分温柔体贴。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在北京缎库胡同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结婚前夕,刘思齐特地来到中南海告知毛泽东。

听到这个好消息,毛泽东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禁不住笑道:“结婚之后,可不要疏远爸爸呀!”

为了表示对这对新人的祝福,毛泽东亲笔手书了自己的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送给他们。

此外,他还托叶子龙为夫妻俩送去300元礼金,并表示:“我平时不上街,不知道买什么好,你们根据自己需要去买一件礼物吧!”

结婚后,刘思齐和杨茂之先后生下了两子两女。夫妻俩商量过后决定将长子取名为“杨小英”,以此来表示对毛岸英的怀念与崇敬。

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虽然与毛岸英的缘分只有短短五年,但毛岸英已经永远留存在了刘思齐一家人的心里。

在夫妻俩的精心教导下,他们的四个子女也都学有所成,成为了国家的栋梁。其中,两人的小女儿杨东梅长相十分清秀,可谓是青年刘思齐的翻版。

闲暇时间,刘思齐经常会带着子女们去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逝世后,每逢他的诞辰和忌日,刘思齐也都会带着子女们前往纪念堂悼念。

后来,刘思齐被调到了军科院工作直至离休。除了日常做家务之外,他们也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刘思齐还担任了全国老年基金会理事等职务。

虽然不在岗位上,但她依旧积极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三、不忘英雄、坚持悼念

1990年,刘思齐与一位名叫蔡小东的烈士亲属一同前往朝鲜扫墓。在交谈的过程中,蔡小东提到自己父亲的烈士证明还没有发放,准备联系相关部门补发。这时,刘思齐才想起,自己也从未见过毛岸英的烈士证明。

回国之后,刘思齐马上托人向有关部门打听。原来,当年毛泽东因事务繁忙一直没有去领取烈士证明。

经过刘思齐申请,迟来了40年的毛岸英烈士证明和320元烈士抚恤金,终于发放到了她的手中。

在离开朝鲜的前一天,刘思齐又一次前往志愿军烈士陵园,吊唁了崇敬的毛岸英烈士。

拿到烈士证明后,刘思齐还有一个心愿,那便是去毛岸英牺牲的地方——朝鲜大榆洞看看。这不仅是她的个人愿望,也是毛泽东生前对她的叮嘱。

由于大榆洞离平壤较远,且当时朝鲜正值战后十分艰难,前几次去朝鲜扫墓时,刘思齐一直没能成行。

2006年5月12日,在中朝双方人员的陪同下,刘思齐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

抵达大榆洞后,刘思齐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志愿军司令部:“虽然我从没来过大榆洞,但我对这里的一切却感到十分熟悉。”

沿着矿洞旁的小路,一行人来到了山坡上的一块小平台,而这里正是当年司令部作战室的基址。

根据实地考察及相关人员回忆,毛岸英的牺牲地点,被确定为作战室前的一片松树林下面。

站在高大笔挺的松树前,刘思齐忍不住伤心哭泣:“岸英,今天我带着孩子们来给你扫墓。他们亲自拟写了碑文。崇敬你,思念你。一旦我因年迈或疾病不能再来给你扫墓,他们会代替我来的,你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人!”

为了标记毛岸英的牺牲地,刘思齐在一棵松树下为他立了一块小石碑,并

之后,她将一束鲜花放在墓碑前,并将从家乡带来的浏阳河酒洒在坟前,以此来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事后她在节目中表示,自己仍有心愿未实现:“那就是能让我一个人坐在毛岸英的墓前,坐上一天一夜,三天三夜”。

岁月荏苒,晚年的刘思齐依旧坚持去给毛岸英扫墓。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曾动情地表示:“我每次去朝鲜,都觉得可能是最后一次了。但将来如果还有机会去,我还是要求去。”

2022年1月7日凌晨,刘思齐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2岁。1月13日,刘思齐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

追悼会当天,毛泽东的亲属毛新宇、刘滨、孔东梅等人都来到了现场,并在刘思齐的遗体前肃立默哀,表达对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深切悼念。

如今,距离抗美援朝已经过去70余年。但志愿军烈士们,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人民网《刘思齐忆毛岸英生前往事:赴朝鲜前有“遗嘱”》

中新网《揭秘:毛岸英牺牲后 刘思齐的寡居、再婚生活》

新浪网《妻子刘思齐:祭扫毛岸英牺牲地撕心裂肺》

中红网《毛岸英烈士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刘思齐毛新宇等亲属出席表彰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平壤   司令部   中南海   周恩来   生下   苏联   朝鲜   志愿军   电报   松树   长子   亲属   烈士   北京   牺牲   悲伤   爸爸   女儿   名字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