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金兀术遇上年轻时的呼延灼,结果会怎样?金兀术照样取胜

一,

《说岳全传》第三十六回:何元庆两番被获,金兀术五路进犯。金兀术乘岳飞南征水寇,宋朝北方空虚之际,兄弟五人共领兵六十万,分五路南下。

(金兀术)

金陵的康王赵构自以为有长江天险,可高枕无忧,未作充分准备,日夜与美人饮酒作乐。

长江总兵杜充见金兵势大,竟贪图富贵投降金国,被金兀术封为长江王。

金兵不费一兵一卒,便跨过长江,攻入金陵。康王与李纲等君臣七人,急急似丧家之犬,忙忙如漏网之鱼,一路逃亡。

二,

这一日,康王逃到海盐县。县主路金推荐昔日梁山马军五虎将双鞭呼延灼前来保驾退敌。

(呼延灼)

归隐海盐多时的老英雄提鞭上马,出城迎战。

气势汹汹的杜充杀到城下,要城内军民献出康王。面对奸贼,呼延灼大怒。

"耍"的一鞭,望杜充顶梁山打来,杜充举金刀招架,呼延灼又一鞭拦腰打来,杜充招架不住,翻身落马。

卖国求荣的杜充,长江王还未做几天,就成了老英雄鞭下之鬼!

三,

金兀术闻报大怒,亲自带兵来到海盐城下。呼延灼提鞭上马,冲出城来。

金兀术见老英雄鹤发童颜,威风凛凛,心中欢喜,便劝呼延灼降金,共享富贵。

老英雄不为所动,举鞭望金兀术面门打来,金兀术举斧架住。

二人大战三十余合,兀术暗想:"他果是英雄,他若少年时,不是他的对手。"二人又战了十余合,呼延灼终究年老,招架不住,回马便走。

呼延灼上了吊桥,不料吊桥年久失修,木头已腐烂。呼延灼跑马于吊桥上,踏断桥木,马蹄陷入木头内,呼延灼跌下马来。金兀术挥斧上前,老英雄命丧斧下!

四,

金兀术与呼延灼交手时认为:呼延灼年轻时,自己会不是他的对手。

年轻时的呼延灼果真可战胜金兀术?

呼延灼是大宋开国功臣铁鞭王呼延赞之后。呼延赞凭手中的双鞭,为赵匡胤建立宋朝了汗马功劳无数。在整个宋朝,若论鞭法,呼家称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呼延灼熟习祖传鞭法,使一对八棱水磨铜鞭,左手十二斤,右手十三斤。尽管他也善用长枪,但最擅长的还是双鞭。

呼延灼奉旨征剿梁山时,军师吴用认为呼延灼"武艺精熟,人不可近,须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

于是,梁山出动了精兵良将迎战。先是五路人马下山,依次为秦明、林冲、花荣、扈三娘、孙立。宋江又带十位头领,引大队人马押后。

在山下,呼延灼与林冲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人大战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负。

呼延灼不但与林冲战五十合不分胜负,而且后来呼延灼先后与孙立战三十余合,与鲁智深战四五十合,与杨志战四十余合,与秦明交手四五十余合,都是未分胜负,堪称"平局大师"!

呼延灼的武艺特点:呼延灼的武器短且较轻,决定了其鞭法以巧为主。呼家鞭法威震当世,自然是一绝。呼延灼习熟祖传鞭法,名震远近。呼延灼与人交手,防守为主,先立足不败,然后再寻隙取胜。所以,呼延灼与人交手,大多回合数较多,且以平局收场。

五,

按《说岳全传》中介绍,卢俊义、林冲与岳飞都是周侗的弟子。周侗对关门弟子岳飞甚是喜欢,巴不得将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所以岳飞文武双全,比卢俊义与林冲二人更高。

在爱华山,岳飞与金兀术大战七八十回合后,兀术渐渐不支,岳飞趁机拔出银锏,打伤了金兀术的肩膀。

金兀术的武艺与岳飞称得上棋逢敌手,十分接近。如果金兀术遇上比岳飞稍逊一筹的林冲,至少不会落下风。

在梁山下,呼延灼与林冲大战五十合之上,这时,林冲与呼延灼都是刚刚出战。按吴用智取的计划,花荣来替林冲,林冲拨马回阵。呼延灼见林冲武艺高强,也没有追赶。

这里可以看出,呼延灼对林冲的武力是有点忌惮的。考虑到豹子头超强的爆发力,而呼延灼以守为主,很少能对敌一击致命。林冲对比呼延灼的战力,只高不低。

根据呼延灼的武艺特点可看出:面对高手,他很少在三四十回合取胜;别人与他厮杀,无论你多强大,也难以三四十回合胜他!呼延灼手舞十二三斤的竹节铜鞭,就是年纪大了,在短时间内也能耍得密不透风。所以,老年呼延灼能与金兀术短时间内战个旗鼓相当!

由此可见,金兀术遇上了年轻时的呼延灼时,四十合肯定战胜不了,七八十合应该可以战胜年轻的呼延灼!

六,

那金兀术为何要认自己不如年轻时的呼延灼?这与他十分尊重宋朝英雄的态度有关!

金兀术自小酷好南朝书籍,是个中原通,一向十分仰幕中原人物的忠勇仁义。

金兀术听说小诸葛陆登是名将,是忠臣,便心生好感。一见面,便心里夸陆登:果然中原人物,比众不同。

金兀术对陆登如此,对韩世忠和岳飞等人都是这样:由衷极尽赞美之词,心里夸奖,口中纳降。但金兀术对宋朝降金的奸臣又发自内心的鄙视!这金国统帅也称得上“忠奸分明"!

面对个个威武,个个英雄的梁山好汉,金兀术是仰慕已久。一见呼老英雄,金兀术便连连赞叹,并许以王位招降。当他将呼延灼砍杀后,仍心有不甘:"倒是某家的不是了,他在梁山上何等威名,反害在我手。"并吩咐手下:"待某家得了天下,另行祭葬便了。"

可见,金兀术心道自己不如年轻时的呼延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惺惺相惜,并非是武力上的不及!

这里是张生谈史原创文章,本文只发表于百家号《张生史话》和头条号《谈史论文》,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说岳全传》及《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年轻时   梁山   金陵   呼延   富贵   中原   吊桥   招架不住   城下   长江   宋朝   武艺   胜负   大战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