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师卦」冲突

资源竞争就会导致争议,争议就会导致武力冲突,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所以,师卦登场了,在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又多了一个武力解决的选项。师卦讲述了关于战争的三大要素:统帅优秀,纪律严明和目的正义。要注意,师卦是局部冲突,泰卦讲的才是征伐,那是飞龙才能做的事。

师:贞。丈人吉,无咎。

【1】师:古代藏兵于农,每户出一人,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师引申为战争。

师:发展实力是服务于长远利益的,所以贞。选择有名望的人领兵,就能顺利。有了武力保障,就无咎。

【解读】「贞」是警示冲突的长期存在,也正是这种准军旅生活才符合惕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形象。「丈人」如果按字面意思是年长的男人,或持杖的老人,这里转义有名望持权杖的人,比如周朝的姜太公,老将军领兵会增加冲突的份量。做好了这些准备,自然就会「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2】否臧(pǐ zāng):善恶、褒贬;指个人对事物的评判。

(初六)冲突发生时一定要保持克制,如果掺杂个人的好恶,就会有凶险。(九二)统帅必须在军中,指挥才能顺利。只有保证与上级沟通的顺畅,才能无咎。

【解读】「律」简单理解为纪律就好了,实际上可能有更复杂的含义。按照《史记·律书》所讲,“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更有“武王伐纣,吹律听声”的说法,这个律是音律,听声就能判断胜负,超越了我们今天的认知。不过,在古代军队中的确有大量的乐器存在,如鼓,号角等等。从这些乐器的声音中,可以判断部队的士气,比如我们熟悉的成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师出以律」也理解为要鼓舞部队的士气,不能凭个人的感觉去部署作战,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是用兵的第一原则。

如果初六讨论的部队的士气,九二就是对指挥系统的要求。「王三锡命」不能理解为王的赏赐,战争还没有开始呢。锡命应该是王对战争的要求或指示,军队一定要按照王的命令行事才能无咎。「三」是虚词,表示战争期间与王的沟通是很频繁的。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四:师左次,无咎。

【3】舆尸:用车拉着神像。舆,车;尸,神像。《楚辞·天问》“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汉桓宽《盐铁论·复古》“盖文王受命伐崇,作邑于丰,武王继之,载尸以行,破商擒纣,遂成王业。”。【4】左次:退军扎营。

(六三)战争之前要造势声讨,战争是凶险的。(六四)兵临城下,择地扎营。

【解读】古往今来,师出有名非常重要。占领了道德高地,对内能同仇敌忾,对外可营造正义。一旦这种对立情绪被煽动起来了,战争也就很近了,所以凶。已经兵临城下了,却又安营扎寨是在给对方施压,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为签订城下之盟留有余地。这是在掌握战争的节奏。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六五)统帅一声令下,将士奋勇杀敌。有最勇敢的将军,有最忠心的子弟兵,有正义的旗帜,有顽强的意志,虽然凶险,也会无咎。(上六)君主下令,论功行赏,君子封疆裂土,小人不要使用。

【解读】「田有禽,利执言」,尽管有点怪怪的,但与需卦的土地之争呼应起来了。姑且理解为禽兽闯进了我们的田地,强盗侵入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君王登高一呼,要进行一场正义的保家卫国战争。「长子」和「弟子」是相对「丈人」而言的,为虚词,暗指要按能力选用合适的人。总之,一场艰苦的战争开始了。

「开国承家」是一个里程碑,惕龙从一个土财主升格为一方诸侯。顺便提一下,这与卦象有关。一个卦中的下三爻称为内卦,上三爻称为外卦。惕龙在内卦中最高的,而跃龙在外卦,以后学到卦象时再详细讨论。为什么要提一下「小人勿用」呢?这应该是针对敌方投降人员制定的政策,要对他们甄别使用。

#易经 #正经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开国承家   冲突   虚词   丈人   兵临城下   神像   名望   凶险   古往今来   统帅   士气   小人   正义   部队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