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为何成为毛泽东评点最多的三国人物?



文/韩纪民

毛泽东历来主张读史要古为今用。他苦心研读《三国志》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科学分析书中有突出作为人物的成功经验,用以启迪、教育广大干部,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就是解决“过河”中的“桥和船”问题。

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三国各路英雄设谋用计的神奇故事。但就真实的历史而言,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可谓善出奇谋密计的第一人。因而,郭嘉和曹操一样,成为毛泽东研读《三国志》评点最多的人物。

◆电视剧中的郭嘉形象。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说:“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他原为袁绍的幕僚,认为袁绍“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后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首席谋臣。曹操赏识他,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与吕布作战,打了三次,吕布败退固守,当时士卒疲惫,曹操也想退兵。郭嘉认为吕布已成强弩之末,建议“急攻之”,遂获胜,擒吕布。曹操想很快征服刘备,又担心袁绍抄后路,很犹豫,就征求郭嘉意见。郭嘉说:袁绍性多疑,不可能很快行动;刘备新兴起,众心尚未归附,“急击之必败”。后来,刘备果然被打败。曹操准备征讨袁尚及三郡乌丸,众人都怕刘表指派刘备乘机袭击驻地。郭嘉却认为,乌丸离我们远,必疏于戒备,突然予以袭击,定可取胜。至于刘表,“坐谈客耳”,他自知才不及刘备,必不敢委以重任。“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取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大破乌丸。只可惜计不虚发的郭嘉身体一直不好,38岁中年夭折。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万分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以致捶胸顿足:“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上表称赞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毛泽东在多种场合,向军地领导干部推荐读《郭嘉传》。他说:“《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连环画中曹操与郭嘉。

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或私下场合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正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毛泽东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1959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又讲到“多谋善断”问题,这次是针对办报而言的。他说:“报纸办得好坏,要看你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我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但有些同志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听了许多意见之后,要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曹操批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少,色厉而内荏,就是说没有头脑。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可见,毛泽东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研读《郭嘉传》,要多谋善断,归根结底,就是针对当时党的工作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一方面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像郭嘉那样敢于和善于正确地反映情况,提出独到见解;一方面要求善于多方听取、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见,不失时机地作出决断,把事情办好,办出成效。

毛泽东向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领导推荐读《郭嘉传》,不仅有针对性,有时还颇具深意。据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回忆:1966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林彪正当大红大紫之时,他亲眼看见毛主席向林彪推荐两本线装书,一本是《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另一本是《宋书·范晔传》。郭嘉和范晔究竟是何许人?他们对毛主席点拨林彪有什么重要性?不看书不知道,看后如梦方醒。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被判杀头罪。两位古人的权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多端寡要   大智   大跃进   禹州   多谋善断   辎重   谋士   大难   党史   优柔寡断   政治家   国人   不好   事情   意见   方法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