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医生:很后悔,就算给我100万也不会再干

1986年6月,陕西汉中市传染病医院的医生蒲连升,在病人家属的哀求下,冒险开下了我国首个“安乐死”处方,可事后却被告上了法庭。

因为这一时心软,他在看守所里关了492天,前途尽毁,饱受议论。再有人问起这件事时,他只说:“我很后悔,哪怕他们再跪下,给100万,我也不会再干!”

那么,他究竟为何会开下这张处方?家属又为何要反咬一口呢?

痛苦的绝症病人

这天,陕西汉中市传染病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又传来了一阵“砰砰”的闷响,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个老人的哀嚎声。她不停地叫着:“痛啊,痛啊,不活了啊......”

隔着楼道的护士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后,都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如果是别人,她们还会赶紧叫医生,但要是这个病人,就已经没有必要了。

病人名叫夏素文,今年59岁,是三个年轻人的母亲,两年前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由于肝硬化出现腹水,就表示已经到了晚期,治愈的可能不大,所以老人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家吃药休养了。

直到1986年6月中旬,她的病情突然恶化,下肢肿胀,大小便失禁,才又一次住进了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医生也无能为力,只能尽力为她延长生命。

她原本是个勤劳坚韧的女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她也没喊过一句苦,可病痛的折磨却让她忍不住发出痛苦的呻吟。她每天都在床上翻来混去,不停地用脑袋去撞床头。

老人生病了两年,一直是大女儿在照顾。为了不让外地的儿子担心,她一直不让女儿告诉儿子自己住院的事。可眼下,老人病得这么厉害,过一天就少一天,大女儿还是没忍住,就通知了弟弟。

很快,正在西安第三印染厂上班的王明成,就收到了一封电报,上面写着:母亲住院了,恐怕时日不多,速回!本来他是有希望升职的,但是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他也顾不上工作了,立刻就买了车票,往家赶。

来到医院后,他就看到大姐捂着脸,坐在门外。隔着门,他听到了母亲在里面乱骂,还有一阵一阵的碰撞声。他一下就着急了,伸手就要推开门,可是大姐却伸手拉住了他。

他这才注意到,大姐哭了,缓了好一会儿,两人才说起了母亲的病情。现状就是,母亲要么昏迷不醒,要么痛得大吵大闹,他们只能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尽力医治,让母亲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

说着,大姐又抹了抹眼泪,告诉他,照顾母亲都不是难事,难的是每天要看着母亲受苦。那个场面,任谁看着都揪心,更别说身为人子的他们了。有时候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也会出来缓缓,免得被母亲看见。

光是听大姐说,王明成的感受还不太明显,等他开始贴身照顾母亲时,他才明白,大姐那天为什么要坐在门外哭。因为他们做子女的,在这个时候,是最没有用的。他们既不能帮母亲分担,又不能帮医生治病,就算是想安慰一下老人,也半天说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

医生已经判下了“缓期死刑”,病痛也不会因为那一两句话而减轻。

这天夜里,母亲突然从睡梦中疼醒,一醒来,就开始抽搐呻吟,还大小便失禁,吓得王明成手忙脚乱。老人先前都是女儿照顾,现在却要面对不知所措的儿子,一种难言的羞耻涌上心头,自尊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她要强了一辈子,终究还是撑不住了,含着眼泪,哀求着说:“儿子,我真的受不了了,你要是心疼妈,就让我早点死了吧。”

一向孝顺的王明成,听到这样的话后,一下就红了眼眶。他再次找到主治医生蒲连升,请求他帮帮母亲,再找找特效药。并表示,只要能救母亲,他花多少钱都行。

蒲连升还是摇了摇头,他很清楚病人在经历着什么,所以但凡是有一点办法,他也会尽力去救,尽力去减轻病人的痛苦。可现在的情况,已经是最好的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之后的几天里,老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每次疼起来时,她就一遍一遍地哀嚎,一次又一次地求着儿子,让她去死,让她解脱。

几天下来,王明成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胡子拉碴,神情颓丧,在墙角一坐就是一个晚上。他比任何人都希望母亲能好起来,能再多活一段时间。

可要是母亲多活的每一天,都要经受这样的折磨,最后却免不了在愈演愈烈的疼痛中离世,那对她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残忍呢?

他们为人子女,本是想尽孝,让母亲安享晚年,怎么到头来,还让母亲越来越痛苦了呢?王明成开始犹豫了,他也不知道,这样强行拖着母亲的命,是不是也是一种自私。

“安乐死”

在不知道听过母亲多少次哀求后,出来打水的王明成,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医生办公室。此时坐在里面值班的刚好是蒲连升,王明成徘徊了一阵后,还是咬牙走进去了。

他又一次向医生确认了母亲的病情,得到和之前一样的结果后,他的神情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灰败,而是轻微地松了一口气。从这突然的变化中,蒲连升隐约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开始警惕起来。

也就在这时,王明成面带痛苦地说道,他母亲实在是太疼了,他不忍心让母亲在临走之前这么遭罪,想问问医院,能不能给她打“安乐死”,让她可以走得安稳一点。

蒲连升一听到“安乐死”三个字就汗毛乍起,连声拒绝。他理解王明成的难处,也知道这个儿子是真的孝顺,是为母亲着想。可问题是,安乐死在我国是不合法的,私自用药的话,医生会承担法律责任。

更何况,作为医生,他的职责只能是延长生命,而不能结束生命。于是,他告诫王明成,以后都不要再有这样的念头,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说完后,他就严肃地将人请出去了。

他以为王明成只是因为一时的情绪作祟,才会冒出这么“大逆不道”的想法来,可没想到的是,才过了一晚,这个孝顺儿子就又来了。

这次的王明成,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才来的。双眼依旧通红,但语气中已经没有了犹豫。也听得出来,他是下定了决心。只不过,无论他怎么说,蒲连升都没有松口。医者父母心,不松口并不代表不动容。

蒲连升其实也有那么一刻,设身处地想过,如果他是夏素文,或是王明成,在饱受煎熬的时候,会不会想选择“安乐死”。

结果显而易见,但他却没有权利那么做。再加上他已经工作多年了,近期很可能就会提干。一旦在这时候做了违规的事,恐怕他这辈子都别想再有什么前程了。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他都必须狠下心来拒绝王明成。

蒲医生知道病人和家属的难处,但王明成却不知道医生的为难。也不知道是被母亲逼得太狠了,还是他自己本就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总之,他第三天又来了。

这一次,他干脆就没给医生劝告的机会,直接双腿一弯,就朝着蒲连升跪下了,痛哭着喊道:“求您了,蒲医生,求您开了吧,一切责任我来承担,我妈她真的受不了了!”

看着这么一个大男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痛哭,此时还直接下跪来求,一直坚守底线的蒲连升,突然有些迟疑了。耳边隐约还能听到病房那边的哀嚎,面前的人又不停地在恳求,这一犹豫,他就心软了。

叹了一口气后,他还是开下了安乐死的处方。按当时的规定,使用这种药物时,必须要有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签字。王明成得偿所愿,立刻就激动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让一同前来的妹妹王晓琳也签了字。

兄妹俩拿着处方就去了药房,丝毫没想起来,他们还没和大姐商量。药房的护士看到处方上面是大剂量的“复方冬眠灵”时,也被吓了一跳,不敢直接拿药,而是拿着处方,又急匆匆地去了蒲连升的办公室。护士拿着处方,担忧地说道“蒲医生,这个药的后果你应该清楚啊!你怎么开这个药啊?”

蒲连升想了想,还是肯定地告诉护士,这是家属主动要求,而且也签了字的,没有问题。护士也不再多问,回药房后,就把药交给了他们。

在当时,我国虽然没有针对安乐死的相关说明,但是有针对特殊针剂的规定。按这一规定,注射时,必须有家属在旁,而且开药的医生不能亲自注射,只能再找第三人注射。

考虑到这件事本身不合法,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都不会轻易答应,蒲连升只好去找刚到医院实习的蔡建林,让她帮忙注射。谁知,蔡建林虽然刚毕业,但是知识储备并不少,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会让病人“安乐死”的药物。她立刻就委婉地拒绝了,让蒲连升去找别人。

但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了,蒲连升干脆就摆出了前辈的架势,严厉地威胁说,如果不打,就自己回卫校去,以后都不带她了。无奈之下,蔡建林只好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在6月29日凌晨,给夏素文注射了“安乐死”的药物,让她平静地走了。

蒲连升以为自己是冒险做了一件好事,可他不知道的是,因为这一时心软,他将后悔一辈子。

后悔

夏素文离世后,她的大女儿回医院收拾东西,这才知道,母亲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被下药“安乐死”的。一气之下,她就以故意杀人罪,将蒲连升告上了法庭。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并不是医生自作主张,而是弟弟主动要求的。所以当王明成和蒲连升一起被抓时,她自己也不知所措了。一问才知道,处方上弟弟妹妹都签了字,唯独她对此一无所知。

可是此时已经立案了,她就算是理解了母亲和弟弟的选择,也无法去左右法律的审判了。蒲连升提出了上诉,并坚称自己是无辜的。因为处方是病人家属坚持要开的,他没有杀人动机,事后也没收过一分钱,不应该是故意杀人。

由于这起“安乐死”的案件在我国属于首例,没有先例参考,民间也众说纷纭,所以法院一时也做不了决定,只能多方搜集证据。

而这一拖,就拖了一年多,蒲连升也在看守所里住了整整492天。直到1991年4月,法院才作出判决,认为病人确实属于疼痛难忍的那一类患者,蒲连升的动机也是纯洁的,不属于故意杀人,所以无罪释放。

夏素文的大女儿也认同了这一判决,没有再多说什么。可是无罪释放并不代表着没有影响,这次的“安乐死”成为了蒲连升一生的职业污点,让他前程尽毁。走在路上时,也被人指指点点。

后来,他上过一次电视节目,在主持人问他后不后悔时,他的神情依旧很复杂,最后却坚定地说:“我很后悔,哪怕他们再跪下,给100万,我也不会再干!”他告诫所有的医生,在法律给出明文规定之前,不要心软,不要走他的老路。

节目播出后不久,王明成也积劳成疾,患上了绝症。因为难忍病痛的折磨,他再次开口,想为自己求一剂“安乐死”。可是这一次,却没有人敢这么做了。

离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安乐死”的存在,究竟是杀人还是救人,却至今还没有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安乐死   汉中市   后悔   医生   心软   处方   中国   家属   大姐   护士   病人   痛苦   儿子   老人   母亲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