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大贪典型:专有一个房子存钱,平日是单位著名“老实人”

2014年4月的一天,国家能源局办公大楼来了一批检察人员,他们带走了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这一幕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因为老魏平日作风朴素,哪里像贪官污吏?可知人知面不知心,魏鹏远的故事,让我们见识了人性的复杂性。

1

魏鹏远是单位里出了名的生活简单。老实巴交,话不多,从来没见过他身上穿什么名牌。都说是一个领导,可扔人堆里就看不见了。可就这么一位老实人,在检察人员的审查下,发现了他的一个不常去的住所。这间房子,魏鹏远不住在这里,房子里除了一张床什么都没有。

可就这张床,是破了案了。检察人员发现,床下面堆满了纸箱。而纸箱里,全是百元大钞。除此之外,像房间里的所有箱子啊,袋子啊,里面装的都是钱。据现场验证,经过14个小时的点钱,共清点出现金人民币1.348亿元、欧元819.55万元、美元382.49万元、港币189万元、英镑1.6万元。现金折合人民币2.1亿多元。这个数量,也让现场的检察人员是瞠目结舌。谁也没想到,这个老实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胆!

1959年,魏鹏远出生在辽宁省一个农民家庭。

我们知道,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都经历了困苦的童年和青年。直到今天,老一辈人的生活作风都特别节俭,就是因为穷惯了。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本身就是这样。

魏鹏远家里也不富裕,但好在,他成为了家里的最大希望。为什么呢?因为魏鹏远学习好,所谓寒门出贵子,读书是这个家庭的希望。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魏鹏远考上了大学。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那简直是太罕见了。大学毕业后,魏鹏远就分配到了煤炭部下属的规划设计总院。来到了北京,魏鹏远的见识大了。在这个更高的平台,魏鹏远也感受到自己的局限性。本来,他就想上班下班结婚生子退休安享晚年得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1994年,魏鹏远当上能源司煤炭处副处长。兢兢业业的从小科员干到了副处长,本来应该是组织对他的肯定。可沾染上了权力,却给了魏鹏远变质的机会。自从当了副处长,魏鹏远的身边可热闹了。忽然间,有人对自己笑脸相迎,忽然间,很多人开始“找自己”了。有一次,一位生意人找煤炭处办事,事情完事儿后给魏鹏远塞了500元钱。

魏鹏远从来没有想过索贿的事儿,这500元可吓了他一大跳。当时,北京的平均工资也就六百来块钱。人家顺手塞给自己500元,不说是大款,但也是一个月的月薪啊。虽然百般推脱,对方执意不肯收回。这事儿就黑不提白不提了。

这第一次伸手了,可再也收不回来了。伸手只有0次和无数次。

自那以后,这个老实人魏鹏远没有了,从此,魏鹏远走上了违法之路。

2

来煤炭司办事的都是煤老板。

这些人哪个不是家缠万贯?这个意思意思,那个表示表示,虽然都不是巨额,但加起来,也足以让魏鹏远过得很舒服了。

随着自己接触的煤老板多了,魏鹏远的心也就野了。

一天到晚见识的,接触的都是顶级富豪圈子,虽然魏鹏远是一位官员,而且人家还得看自己的脸色,但魏鹏远心态还是失衡了。见识了别人生活的豪奢,魏鹏远觉得,自己拿点回扣,也是应该的。

反正这些人有钱,魏鹏远的胆子是越来越大。

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魏鹏远很快就学会了“吃拿卡要”,不给钱不办事儿。经专案组调查核实,向魏鹏远行贿的单位和个人遍布全国,多达228家,266人!

魏鹏远索贿的方式也五花八门。那些行贿的人,真是一拉杆箱一拉杆箱的给魏鹏远送钱。

魏鹏远手里握的是实权,所以,他的“权力寻租”特别有效果。所有人都得通过魏鹏远这一关,最后,连魏鹏远自己都麻木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收了多少钱,因为怕存银行不安全,所以都藏家里了。这下好了,被专案组一锅端了。

伏法之后,魏鹏远是痛哭流涕。

他说,自己之所以索贿无度,是因为从小“穷怕了”。

穷怕的人,真的有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是一把双刃剑。

有的人因为小时候家境贫困,从而长大后非常勤奋,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的则动起了歪心思,并且对物质有异于常人的贪婪。魏鹏远就属于这种。小时候的贫困,给自己带来了畸形的贪欲。

据说,爆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项目处处长赵德汉的原型,就是以魏鹏远为原型。

在电视剧中,赵德汉说过这样一句台词:我一分钱都没花,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这一句“穷怕了”,生动反映出了魏鹏远的心理历程。

2016年10月17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魏鹏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魏鹏远的后半辈子,要在大牢里度过了。

3

很多贪官落网时,都喜欢拿自己寒门出身说事儿。那意思,因为寒门,所以长大后贪污有情可原。这是给自己找借口。事实上,这些出身寒门的子弟,能够坐到官员的位置上,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是,他们贪得无厌,放纵了自己贪婪的欲望,这才让自己的人生万劫不复。

经历过贫穷,体验过绝望,本应是一个人的动力,而不是一个人作恶的理由。

拿自己小时候吃过苦说事儿,非得贪污受贿,这是给自己的贪婪找理由。梳理官场旧案,我们其实不难发现,那些出身寒门的落马官员,往往有着一致的人生轨迹。

起初,他们确实凭借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后,他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自命不凡。这个时候,普通的收入就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了。

因为曾经穷过,就心安理得的贪污,这是荒谬的。那些苦出身的官员,往往因为各种心理原因,比如报复心理,自卑心理等,必须要疯狂的敛财才能让心理平衡。

出身贫寒,绝不是贪污腐败的理由。

这些出身寒门的官员贪污,是对自己出身的背叛。这样会连累到其他寒门出身的官员形象。是给更多寒门子弟添堵。那些孩子一步一步从高考开始,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

可是,终于改变人生了,却因为一些蛀虫,让自己这个群体形象受损,这就太冤枉了。就像某个地方的某些人有某个不良喜好,最后大家刻板印象,一张嘴就是“某某地人如何如何”,这不是对那个地方其他人不公平吗?

自己是苦出身,却用贪污的方式,让同样是苦出身的后辈名声受污,这是莫大的讽刺。

魏鹏远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复杂性。他极尽敛财,却平常不显山露水。明明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却暗地里心狠手辣。

甭管大官小官,都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出身寒门,不是堕落的理由。相反,正因为出身寒门,才感到进阶之程来之不易,更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而不是放任自己堕落,任由自己灵魂被染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煤炭部   老实人   寒门   专案组   平日   贪婪   出身   见识   副处长   煤炭   官员   典型   命运   房子   著名   理由   单位   人员   心理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