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有道:为什么地主家的后人往往更成功?

从小,我就注意到了这么一个现象,就是老家那些原本是地主家庭的后代,或者工商业者的后代,虽然祖上在建国后,从乡绅富有阶层跌落到了普通平民阶层,甚至连普通家庭都有所不如,但这些后人,后面居然又逐渐的起家,重新上升到社会上比较高的位置,比如成功的企业家、受人尊敬的老师、学者。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些规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只是在我的家乡,我相信在很多地区,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是以前很多的地主家庭,他们家道中落之后,只要还有后人存在,那些后人通常都能够再次白手起家,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孩子能够读书走出去,获得比较好的工作机会,比那些原本贫农的家庭的孩子表现更好一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问几个大家不一定问过自己的问题,为什么非洲大地从来没有产生过强大的文明,现代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也没什么建树?为什么东亚中日韩三国能够相继乘势而上,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打基础,然后进一步转型升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在回答这三个问题之前,我想讲一下曹德旺先生的故事,众所周知,曹德旺先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企业家,但其实,他是白手起家,起点很低,学历也不高,但是却缔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玻璃帝国,按说出身乡下、家境贫寒、学历低的曹德旺,是很难取得到这么高的成就的,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些原生家庭的原因,单凭他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哪怕他悟性再高,天分再好,也是要摸索很多年的,而且未必能那么成功,除了一样的贫穷,跟同时代的村民,不一样的是,他有一个曾经当过上海商界大亨的爸爸,也就是他爸爸曾经阔过,注意是曾经,他爸曹河仁年轻的时候跟随长辈外出上海经商,学会了很多的生意经,后来成为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股东,后来因为战乱的缘故,决定携妻儿以及全部积累的财富返回故乡,结果因为船只遭到日本人炮弹的轰炸沉没,一生所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因此一贫如洗,但是曹河仁没有沉沦,而是从头来过,因为贫困的原因,只能供养一个孩子读书,曹河仁供大儿子读书,后来因为读书优秀,加之父亲教导的做人道理,因此在政界也颇有声望,二儿子就跟着父亲学做生意,曹河仁把毕生所学的经商技巧、生意经、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给了他,加之曹德旺也确实喜欢做生意,因此即便非常贫穷,却眼界、判断力都超越同侪,在同一代人中脱颖而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看曹德旺的故事,曹家曾经一贫如洗,跟旁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在那个年代,大家基本都在一个比较穷困的起跑线上面,甚至因为家庭出身,比一般人家还要差一些,那么看起来大家都是贫穷,都是一般的一个脑袋四个肢体,其实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在于头脑里的东西不一样,曹德旺的脑袋里从年幼的时候,就装进了曹爸爸的言传身教,比如眼界和胆识、比如怎样做生意,怎样做人,怎样处世,遇到困难不是回避而是考虑怎么去解决它等等,诸如此类,看起来是无形的东西,其实却是最重要的东西,这里面有道有术,有方法论。举个例子,面对当时那个濒临倒闭的公社玻璃厂邀请他承包的时候,如果换做是几代赤贫的家庭出来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机会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从中看到赚钱的可能性,并且愿意冒着很大的风险接手下来,接手下来有是否具备这样的商业才具把它经营并盈利发展下去?那真的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道理,放到国家来看,虽然中国当年打了百多年的战争,打到一穷二白,韩国也是如此,日本作为法西斯战败国也是基本打光了老本钱。按说也是多少年难以翻身的状况,但是东亚三国都是儒家文化圈国家,文化底蕴深厚,百姓勤劳节俭,崇尚节俭、自律、提倡克制、中庸(低调)、反对奢华等传统,同时也非常重视教育,储蓄率高,能够积累大量资金投入再生产,所以只要走出战乱,国家安定,很快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走向快步发展的道路。

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历史以来就没有形成强势的文化,没有底蕴,国民没有什么勤劳、奋斗、求学好进的意识,因而即便后面取得了国家独立,国民却并不勤奋也不懂得储蓄投资再生产,虽然人口也甚众却一直没有能够发达国家承接转移的产业,并借此强大自己,现在依然普遍在国弱民贫中苦苦挣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人与人的差别,尤其是成年之后成就上的差别,在于脑袋里的东西,是不是有见识、有格局、是不是知道走向成功的道理,知道做生意的方法论,那么即使家里被大火烧成白地、财富随船沉入大海,依然可以重新崛起,而没有这些认知,哪怕本来也有钱,最后也不但可能没有继续上升,反而会回归贫穷,那些本来贫穷因为买彩票突然中奖发财,最后可能经济状况还不如没中奖之前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样,拆迁富的一批人,有些人借势而上,家境更上层楼,而有些却在挥霍完之后重回贫困,那就是因为脑子里少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认知板块,因此导致他们走向挫败。

国家也是这样,差别在于整个国民的大脑是不是被深厚的重视教育、自省、总结、追求卓越的文化所武装,没有这样的文化底蕴的国家很难发展起工业体系,很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走向发达国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犹太人作为人才辈出、巨擘众多的民族,也是阅读量最高的民族,犹太人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两样东西别人是抢不走的,第一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第二是装在脑子里的智慧。

回归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地主家的孩子后来又成为了富人?因为他们有更高的认知,同时一直保持学习和思考,最终体现在脖子以上的那个器官,比其他人更富有创造力、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地主   后人   方法论   东亚   成龙   上海   贫穷   差别   道理   来源   东西   孩子   家庭   国家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