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长寿,一直是人类奋力追求的目标,尤其对于老人来说,因为年龄的上升,身体器官机能下降,对于健康长寿的渴望和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

因此,大多数老人在晚年的时候,都会秉持一套自己的“长寿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有一部分老人为了长寿,坚信运动带给人健康,于是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觉得这样可以长寿;

而有一部分老人,则坚信“老而求纹”,认为年纪大了,反而应该安心静养,才能顺利地达到长寿目的。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哪一种又更长寿?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究竟哪种更长寿?

关于这一点,其实已经有研究者做过相关的实验和调查探寻答案。根据《BMJ》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运动,合适的运动量和疾病与死亡风险降低呈现正相关的联系态势。

研究者通过对将近4万名60岁以上受试者进行调查,进一步得出运动与长寿的具体关系:每天运动超过3小时以上的老年人,全因死亡风险降低60%左右

相反,如果经常不运动,并且有久坐一类的恶劣习惯,更容易受到静脉栓塞,肥胖,心血管疾病的侵袭,从而增加死亡风险。

由此可见,“每天锻炼”好像才是老年人的长寿方式。积极运动,有助于提高代谢系统效率,加强免疫力,于情于理,都是对老人健康和长寿有益的不错选择。

但是,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关于静养长寿的名言。例如《退庵随笔》中:“大动伤神,大喜则荡,微抑则定”的说法;以及《养生四要》中“养心莫善于寡欲”,都在凸显“静养”这一行为的养生价值。既然如此,长寿的方法,不如让正在经历的长寿者给出答案。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百岁老者说出实话:“动静结合”,才是长寿之策

家住广西的杨爷爷,至今已经104岁了,除了有时候听力比较差,杨爷爷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比较健康,步履干脆利落,生活也能自理。

杨爷爷表示,运动能够长寿这一点的确没错,自己也每天都有散步,打太极的习惯。经常运动,保持身体“活络精神”,才更有可能长寿。

但同时,杨爷爷也并非特别爱运动的人,在保持适量运动的同时,也有自己“静养”的体会。

杨爷爷表示:静养,并不代表就一定要死气沉沉,一动不动。这里的“静”指的是心态上的平静:保持身体的运动,维持活力;同时保持心态上的平和,情绪上的稳定;养成“动静结合”的生活方式,才是“长寿之策”。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身心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中,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通过对23万名老人,进行长达60年的研究发现:经常计较、缺乏耐心、急躁的不安情绪人格,相较于情绪稳定者,心脏病风险高出48%死亡率风险提高20%左右。

且根据研究显示,长期生气,让情绪处于波动状态,内分泌会因此混乱,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同样会增加自身患病概率,影响到长寿。

由此可见,老人想要长寿

对于“身体方面”,要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打好健康基础,降低患病风险。是为“动”;

于“心里方面”,则要保持平和,心如止水,不让情绪左右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以此来辅助长寿。则为“静”。“动静结合”才是让老人健康长寿最有效的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运动有益于长寿,但是老人在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方面面,错误地运动,反而对健康不利。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别让运动成为长寿“绊脚石”,3种错误的运动方式要避免

①过量运动

根据日本东京长寿协会的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运动3小时左右相对合适。过量运动反而会让骨骼和肌肉劳损,降低身体健康基础。

所以,老人适当运动有益健康,但过量运动不可取,制定好有效合适的运动计划,才能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②空腹运动

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减肥,本来老人的体力就比较差,如果空腹运动,不仅会影响到锻炼的效率,还容易出现胃痛,头晕,虚弱无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疾病。

所以,老人在锻炼前,适当食用一些蛋白质和碳水是很重要的,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保持充足的体能和养分,运动的效果也会更好。

老人“每天锻炼”和“每天静养”,哪种更长寿?百岁老者说出实话

③不做防护措施运动

华盛顿邮报》统计,美国每年超过四分之一的65岁老人因外伤死亡。摔伤是主要的风险原因。

所以,对于老人来说,积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万一磕着碰着,老年人的身体不一定能承受得住。例如护膝,护腕,轻巧灵便的运动鞋等,都是基础的防护措施

除此之外,也不要忘了在运动前热身,热身有助于充分放松肌肉和韧带,从而降低抽筋,扭伤风险,降低外伤出现的可能性。

无论是静养也好,运动也好,都是能够帮助老人维持健康,辅助长寿的有效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老人在长寿的道路上,也会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

[1]巴蒂.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静养?[J]. 健康生活(下半月), 2008(11):40-41.

[2]王德慧, 孙桥, 陆文喜. 生命价值的体现——对生命在于运动和生命在于静养的思考[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 16(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长寿   老人   目的   这一点   外伤   老者   老年人   动静   爷爷   实话   防护   合适   情绪   身体   风险   方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