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少奇去世后,并未给自己的亲属留下任何资产。

他的儿子刘源对此十分自豪,因为他敬爱的父亲,给世人留下的东西,远比任何财富更宝贵,更值得流传,那是任何金钱都无法比拟的怀瑾握瑜的高尚品格和光辉思想。

“我父亲曾说过,他光着屁股来到这个世界,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要作为一个无产者,他做到了。”

而刘源也继承并发扬了父亲刘少奇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少奇的教诲

在刘源的记忆中,父亲一直都以很严苛的态度教育子女。

刘少奇给孩子们制定了很精细的规划,在哪个年龄段要做成某件事,比如9岁时必须学会游泳和骑自行车,13岁要下乡劳动,放了寒暑假就要去农村和工厂劳动,或者进解放军连队磨炼一番。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一次,刘源想去北戴河游泳,到了海边一看,风浪尤其大,顿时不敢下了。

刘少奇激他:“浪这么大,你敢不敢下?”

刘源很老实地摇摇头,说不敢。

闻言,刘少奇语气严厉起来:“现在脱了衣服,下去!”

刘源只好脱了衣服,下海游了一圈,湿淋淋爬回岸上后,刘少奇问他什么感觉。

刘源说在岸上看的时候觉得挺吓人,真下去以后发现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刘少奇终于缓和了神色,笑道:“这就对了,你要掌握水的规律,会游泳,不能一开始就害怕。”

少年总感觉父亲的话好像还有另一层意思,彼时似懂非懂,但之后的多年人生,他渐渐领悟到,当年父亲教给他的不仅是游泳诀窍,更是珍贵的人生法则。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少奇向来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刘源7岁那年便被老爸丢去学校,和姐姐妹妹一样,吃食堂住宿舍。

当时正值3年困难时期,学校饭食也不好,学生们基本天天啃红薯干。

刘源天天啃,天天啃,无论如何都吃不下去的时候,就把红薯干塞兜里装着。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一次,刘源周六回家,刘少奇在他兜里发现一条红薯干。

刘少奇皱起眉头:“这是什么东西?你把它拿回来是什么意思?”

刘源说这是在学校吃剩的红薯干,拿回来继续吃。

刘少奇以为儿子揣着条红薯干特地回家找自己告状,便教育道:“现在全国都非常紧张,你能吃到这个已经不错了,千万不能浪费。”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家孩子向来备受大院其他邻居关注,一些长辈也心疼孩子年纪小,伙食吃得太差对身体不好,便建议刘少奇夫妇,让孩子们回家吃饭。

学校的校长老师也曾这般表示过,但刘少奇拒绝了。

在他看来,人民群众吃不饱饭,是国家,也是自己这类人的责任,自己本就有过,不能还让

孩子搞特殊,让自家孩子跟人民一样,都吃不饱,记住这种饥饿的滋味,日后在为人民做事时,就能时刻牢记不能再让人民受这种苦。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源14岁之前就没拥有过自己的衣服,都是捡哥姐剩下的穿,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打补丁的,同样,他的小妹也一样。

一次,阿富汗的国王携王后来中国访问,刘少奇和王光美接待了国王夫妇。

双方相谈甚欢,王后提出想看看刘少奇夫妇的孩子,跟孩子吃顿饭,合个影。

王光美便立刻回家准备。

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翻箱倒柜地给孩子们找衣服,可怎么都找不出一件没打补丁的,鞋子底还都是张嘴的。

最后还是刘源跑到一个少先队那里借的衣服,他的妹妹衣服上有个小补丁,找老阿姨在上面绣了朵小花盖住了,这样才去见了国王夫妇。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中南海“芝麻酱”将军

当时很多住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人的孩子们都是玩在一起的,刘源小时候生得圆墩墩,大人们特喜欢看这个憨乎乎的小团子在院子里撒欢。

小团子刘源备受宠爱,每天都有不同叔叔阿姨送的新玩具,跟一群同龄玩伴在一起满院子疯跑。

刘源对毛泽东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在他的记忆中,毛主席很爱逗他们这群小孩,他比不苟言笑的父亲更亲切随和,比起严肃的父亲,刘源觉得在毛主席面前更自由放松。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刘源生于军营,长于军营,耳濡目染下,打小就有个军人梦,并很为自己“源源”的小名不满。

他极为发愁——小孩才叫这么幼稚的名儿,以后长大可咋办呀?

他很坚决地要改名,并向父母提了好多次,最终刘少奇同意了,给他改名为“鉴真”,并为他解析这个名字的涵义:

世间万物复杂多变,要加以鉴别,求是求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善于鉴别并勇于坚持真理......

但后来考虑到这个名字与历史上一个著名和尚撞名了,改名一事便被搁置了。

但父亲解析“鉴真”的那番话,始终留存在刘源心中。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第二天,有人给刘源也画了副肩章,花里胡哨地用别针别在肩上。

可给小墩子刘源得意坏了,四处显摆。

杨尚昆路过,瞅见他这副得意模样,仔细端详了他这副“肩章”,然后面色深沉地拍了怕刘源,,说:“跟我来。”

刘源欢欢喜喜跟着他去了怀仁堂。

当时朱德、彭德怀、陈毅三位元帅正在门口和邓小平说话,杨尚昆就把刘源拉过去了,朗声道:“看看咱们未来的将军!”

于是大家一起弯下腰将头凑在一起研究刘源的“肩章”。

陈毅眯眼研究半会儿,道:“哟,还有字儿呐——芝麻酱!”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刘源这个“芝麻酱将军挺着个小肚皮站在中间,自觉很是“威风凛凛”,一度飘然若仙。

自此,刘源“小芝麻酱”的绰号就四处传开了。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直到在学校吃食堂,打饭师傅一看是他,还会冷不丁掏出一碟芝麻酱请他吃。

童年时光弹指而过,转眼间,昔日的小芝麻酱已经13岁了,进了军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1968年,毛泽东在全国发起“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

刘源也响应号召,踏上西去的列车,奔赴陌生的山西农村,开启了一段全新陌生的人生之旅。

刘源在白坊村生活了7年,那里的土地是贫瘠的,可人心不是。

七年里,白坊村村民给予刘源最温情的关怀和保护,令刘源体会到中国农民的朴素真诚的胸怀。

直到1975年秋,刘源生了病,在周恩来的过问下,离开了白坊村。

那一天,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为他送行,看着哭成一片的村民,刘源也泪如雨下。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已经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刘源回到北京,在起重机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1977年,邓小平回归中共中央,开始主抓科技和教育工作。

26岁的刘源报名参加了高考,在等待准考证期间,却因为超龄,报名又被打回来了。

刘源很沮丧,他给邓小平写信:“小平叔叔,我是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听说您恢复工作抓高考,我很高兴,我想考大学......”

他在信上贴了四分钱邮票,然后随便投了一个邮筒。

10多天后,厂里来了通知,刘源以及其他九个情况相近的工友,都可以报考了。

刘源开始认真备考,终于在1978年初,收到了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王光美与邓小平久别重逢,谈起当年儿子为了参加高考给邓小平写的信,以及邓小平的亲自批复。

邓小平微微一笑,没有作答。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下到基层

1982年,刘源大学毕业,而立之年的他很认真地思考起了自己毕业后的去向。

可供他选择的路很多,且都不错。

教授们都很乐意招收刘源做自己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出国读书也不成问题,还能安排他去给领导同志当秘书。

但刘源一个都没选,他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做出一番事业。

父亲的教诲仍在心中,白坊村的点点滴滴时常入梦,刘源记挂着贫瘠的农村黄土地,以及贫困的农民,他决心回到农村,到中国的最基层去,为人民群众做贡献。

刘源去了河南农村,那是刘少奇曾呆过的地方,这令刘源觉得很安心,就仿佛父亲的魂灵依旧在这片土地上俯视着他。

刘源只身来到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开始了他的基层之路。

1983年,刘源担任副县长,主抓新乡县的多种经营和工业,一年后,又被选举为县长。

1985年,刘源调任郑州市副市长。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在刘源成长的路上,他母亲王光美还曾遇到了另一位故人,毛主席的女儿李讷。

李讷和刘源从童年就相处得极好,李讷把刘源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总会亲切地唤他“小源源。”

1967年,俩人重逢时,李讷仍像过去一样,高兴地摸着刘源的头,不断地唤他“小源源。”

后来毛主席的去世,令李讷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她身边无人照顾,独自拉扯着幼小的儿子王效芝,日子过得艰难拮据,一度要靠卖家中藏书度日。

终日闭门不出的她,在见到上门拜访的王光美时,无比惊讶又感动。

王光美心疼李讷和王效芝这个苦命的孩子,经常带着王效芝一起去游泳,让他体验同龄孩子该有的乐趣。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后来刘源还给王效芝介绍了女朋友,两人最终修成正果。

刘源还在婚礼上当了证婚人,李讷笑道:“小源可真是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1988年,36岁的刘源当选为副省长,走上台致谢的那一刻,台下掌声雷动,刘源忍不住红了眼眶。

父亲的话又在耳边响起:“对一个人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人民的信任,而取得人民的信任是不容易的。”

刘源终于做到了。

刘源当了四年半的副省长,政绩出色,于1992年调任军界。

刘源给毛主席外孙介绍对象,李讷笑道:帮姐姐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2005年,刘源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

2006年,王光美病逝,这位传奇女性就此走完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李讷得知后泣不成声,哽咽着对儿子道:“你刘源叔叔同妈妈,犹如亲姐弟一般,刘源叔叔有需要,你要竭尽全力帮忙,帮助他打理一切,算是帮妈妈尽一份心意。”

王效芝含泪应下。

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送别的人哭成一片,坚强如刘源,也忍不住热泪滚滚。

父母均已魂归故里,刘源依然要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前行。

有人说,身穿军装的刘源,缺少几分军人的威严,诚然,旁人从他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谦和,而刘源也从来不将自己视作什么身份特殊的人,只当自己是最普通不过的士兵,一个渴望为中国老百姓做贡献的军人。

信息来源:

刘少奇之子刘源:在特殊环境下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新乡县   中南海   芝麻酱   肩章   外孙   红薯   中国   军人   夫妇   叔叔   游泳   父亲   儿子   姐姐   对象   衣服   农村   孩子   刘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