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普雷的绿色幽灵

1915年4月22日,一个晴朗而温暖的星期四,比利时的古老城镇伊普雷终于告别刮了多日的西南风,刮起东北风;守卫着这一条蜿蜒曲折的防线的,是英法联军和来自非洲的轻步兵,他们发现德军今天的攻击有点不一样,德军猛烈的炮击在下午6时突然停止。

联军的士兵从阵地里探出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天空,观察对面德军的阵地,突然,他们发现,德军阵地冒出的大量黄绿色的云雾,很快便形成一片大大的黄绿色的云雾,看起来十分的诡异,借着东北风,黄绿色的云雾像海浪一样向他们的阵地席卷而来,他们正纳闷这是个什么,这股云雾已经来到他们身边,他们才意识到不对劲,眼睛疼得睁不开,鼻子和喉咙好像被灼烧一样火辣辣的疼,喘不过气来,喉咙很快像是被什么东西烫了一样。士兵们尖叫着,狂喊着。他们感到窒息,抓着自己的喉咙发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甚至有些难受得抓烂了自己的脖子,然后痛苦地倒了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

后面的部队被这幅情景吓到了,慌乱不已、四处逃窜,可为时已晚,很快,他们也被这片古怪的黄绿色云雾吞没。德军戴着防毒工具跟在毒气云团的后面,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这样,这场双方已经对峙达数月之久的战争,长达4公里纵深的阵地,被德军在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拿下,德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德军施放毒气的当天晚上,联军约有1.5万人受到伤害,约5千人死亡。中了毒的士兵,被安排的空旷的场地,尽可能让他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使他们中毒的症状能够得到缓解,但是,可怕的是中毒的人会慢慢地受尽折磨而死,而对此,医生们都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士兵在自己眼前痛苦地死去。

那这股神秘的黄绿色云雾,究竟是什么?何以如此厉害?原来,这股诡异的云雾,来自一种化学物质——氯气!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的化学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英法联军在比利时西线的一座名为伊普雷的古老城镇前面修筑的这条蜿蜒曲折的防线,倾注全力顶住了德国的猛烈进攻,战事一时僵持不下,双方对峙达数月之久。此时,在德国最高统帅部会议上,德国化学工业联合企业巨头卡尔·杜伊斯贝向军方提出了使用化学武器的建议,以解决当前无法突破的战争局面;事实上,杜伊斯贝在大战初期曾生产了一些刺激性化学武器—— “喷嘴弹”给军队试用,以此从战争中获利,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而此时双方僵持的局面正是他赚钱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一个叫哈柏的德国教授也提出使用氯气钢瓶,借助风力将毒气吹向敌方阵地的设想。在杜伊斯贝和哈柏的大力鼓吹下,德军统帅部最终决定在伊普雷附近的英法联军阵地使用毒气,为此将原德军第35工兵团改编为“毒气施放团”,世界上第一支毒气部队诞生了。

1915年4月5日开始,德军将从国内调来的装满氯气的钢瓶悄悄埋设在伊普雷地区8000米宽的地面上,氯气总量达18万千克,只等合适的北风带着它们前去掠夺英法联军的性命。对于德军的行动计划,英法联军早从俘虏、间谍等口中得知,比利时陆军还准确地指出了德军的进攻位置伊普雷,然而,英法军队却丝毫没有把这些情报放在心上。

氯气,化学式Cl2,常温常压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注意它的这个性质,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当氯气释放之后,会在地面形成云雾,随着风力贴地而行,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氯气可以溶于水,易压缩,也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³。氯气浓度达90mg/m³便会导致剧烈咳嗽;120~180mg/m³时,在30~60min内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300mg/m³时可造成致命损害;3000mg/m³时有生命危险;高达30000mg/m³时,一般的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

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会造成上呼吸道黏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而新生态氧对组织有强氧化作用,还能形成具有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呼吸道内氧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过长,可导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

根据临床表现可将氯气中毒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其中毒反应表现如下:

①刺激反应:以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为主,表现为眼、呼吸道有灼烧感,流泪、咽痛、刺激性干咳,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眼灼伤及呼吸道灼伤;少数中毒者会出现抽搐、站立不稳等癔症样表现。

②轻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呛咳、咳少量痰或粉红色泡沫痰,肺部可闻明显干、湿性啰音;病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③中度中毒: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恶心、呕吐,气急、呼吸困难,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大量哮鸣音。

④重度中毒: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且用一般氧疗治疗无效;极高浓度中毒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导致迅速窒息死亡。

氯气中毒不可以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中毒后可采取以下措施:①立刻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剥离沾染衣物,清除毒源,眼或皮肤有接触到液氯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②吸入氯气后有产生中毒症状的人至少要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③吸入量较多者应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⑤氯气急性中毒时要进行早期合理氧疗,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⑥维持呼吸道通畅。急性氯气中毒可引起严重支气管痉挛及大量分泌物堵塞,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通气功能的前提和保障。

既然氯气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仍在生产和使用氯气呢?当然是因为除了毒性,氯气还有其他利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化学性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氯气来进行自来水消毒,1升的自来水中约通入氯气0.002克。其消毒原理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由于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大,所以一般不会直接用次氯酸消毒,而是用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使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达到平衡,浓度适宜,水中残余毒性较少。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一些由氯气制取的物质,比如消毒液,塑料(如聚氯乙烯塑料),农药(如六氯环己烷,俗称666)等都是通过氯气来制取的。工业上常用氯气来制取盐酸、漂白粉、消毒剂或者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也常把氯气用于将FeCl₂氧化成FeCl₃,海水提溴(Cl₂ + 2NaBr = Br₂ + 2NaCl)等方面。

氯气的大规模杀伤力,让《化学武器公约》将它列为禁用的化学武器,作为化学武器用途的氯气我们要禁用,但其他用途时候的氯气我们小心使用即可,氯气虽然对我们的人体有害,但是氯气的合理使用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英法   次氯酸   比利时   肺水肿   中毒者   化学武器   氯气   黄绿色   毒气   德军   呼吸道   联军   云雾   阵地   幽灵   呼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