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石板径

常言道:“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不知其绝妙。”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那就从叶县夏李南山区旅游开始吧,因为去这里不用买门票,头彩就是一件惬意的事。

夏李南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石板径,去那里可以体会李白对“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追求;驻足山中,才会感受到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奥秘;登高一望,才会领略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石板径在蛮子营南边不远处,车辆从蛮子营水库驶入,经国营鹿场遗址到老车场,不远处就是石板径。

再探石板径

009年拍摄的石板径

石板径有三百米多长,两米多宽,路面平展,与山岩一体,天然形成,可谓是鬼斧神工。在过去,牛马车只能行至老车场,再往里走就得步行。老车场有两户李姓人家,乐善好施,进山的人都会在他家歇脚喝茶,因交通不便,五十年代都搬迁出山了。

行走在石板上面,一侧是潺潺流水,一侧是青山悠悠,大有曲径通幽之感。走过石板径再往前过三岔口,就是好汉坡,登上坡顶,不远处就是道教圣地小顶山。这条石板径就是北部平原香客,前往小顶山朝拜真武大帝的必经之路。也有人说,这是神仙为善男信女专修的朝拜路。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山道崎岖,坡陡难行,年老体弱的香客们到此望而却步,只好朝着小顶山方向焚香敬拜,终为不能亲睹真武祖师神貌而遗憾。这条路不知阻隔了多少人,多少人在此望路兴叹。玉皇大帝在体察民情时闻知此事,即命附近一位神仙在此修一条路,方便香客上山。接到上天旨意,神仙哪敢怠慢,为了不打扰山民进出劳作,便日落开工,鸡鸣收工。

现在灯盏山上有个灯盏窝,就是神仙夜里修路放置灯盏的地方。离此不远的三楞山上有个女妖,在这一带做了不少坏事,她怕路修通后过往的人多,恐其恶迹被上天知道,便想方设法阻挠施工。每当神仙工作到半夜时分,女妖就捏着喉咙学鸡叫,引得附近的公鸡打鸣不止,神仙只得匆忙收工。如此数日,女妖心中暗暗得意。眼看快到竣工期限,道路尚未完工,神仙甚是焦急。后得知是女妖作祟,便禀告上天,玉皇大帝震怒,派雷公、电母下界收妖。当女妖故伎重演时,一道闪电,一声霹雳,女妖顿时化作一块顽石。后来,人们把这块顽石取名为“女儿石”。原计划修到小顶山的道路,因女妖作梗只留下这段几百余米长的“石板径”。当人们再次走到这里,就痛恨这个女妖,同时,也为遵守“天机不可泄露”之规则,形成半拉子工程而惋惜。正因为如此,石板径越发显得更加神秘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强身健体意识增强,走出户外,贴近大自然,旅游看风景,慕名前去石板径一探究竟的游客越来越多。来到此处,看到山花石径,灌木苍翠,百鸟啁啾,蜂蝶起舞,让人耳目一新。夏日来临,潺潺小溪,绿苔附石,鱼翔浅底,踩石点足而过,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有洗涤心灵之感觉。

再探石板径

近年来,叶县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总投资6.4亿元,修建了叶县南部山区旅游扶贫线路。该线路以辛店镇焦桐高速叶县出站口为起点,全长92公里,途经辛店、保安、夏李、常村4个乡镇。主要依托境内风景秀美的山水资源,将多个景点以“银线串珍珠”的形式串联成一体,推动叶县南部山区实施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轮驱动扶贫模式,促进当地林果种植业的发展,带动数万人脱贫致富。

再探石板径

2020年拍摄的石板径

2019年秋,叶县林业局对蛮子营水库向南到三岔口路段,进行统一规划,修一条从蛮子营到方城分水岭的林业公路,属于旅游线路的支系,它的作用在以后就能会充分体现出来。可是,施工队为了减少开支,把自己利益最大化,将“石板径”完全覆盖,令慕名前来参观景点的游客唏嘘不已。有文友作词《卜算子 •寻访夏李石板径》:

慕名石板径,探访入山林。

枝叶擎伞扯浓荫,清风撩客心。

小道变通途,开发遮旧痕。

几许怅惘幽幽叹,故迹无从寻。

感慨、惋惜、留恋尽在其中。在感到十分惋惜的同时,提出质疑也在所难免:修旅游线路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吸引观光者,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符合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战略目的吗?再者,当地政府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事先没有与施工单位沟通,提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措施。虽说石板径带有神话迷信色彩,但从另一个侧面也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心声,里面也有弘扬正气的成分,有惩恶扬善的举措。比如在保存完好的叶县明代县衙,有一座大仙祠,里面供奉有狐狸大仙,有看护官印之意。民间尊为狐仙奉祀,以避祸免灾,祈求平安,并没有迷信之说。

再探石板径

大家如果到现场查勘,不难看出,如果公路向靠山部分多挖三米,足能将远近闻名的“石板径”路段原貌保留。把这个地方树立标志牌,可想而知,前来观赏的人会成倍增加,带来的效益不可估量。可以这样说,施工队为了蝇头小利,成了历史罪人,送上个“毁坏历史遗迹”的帽子恰如其分。在这里不防再扯几句,全国有的地方为了吸引旅客眼球,制造了许多人工景点,久而久之假戏成真。而我们呢?抱上金碗要饭吃,不知道这是无形的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名胜古迹众多,漫步在这些名山胜水之中,一方面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从中感悟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再探石板径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是历史和现代之间的纽带,更是历史与现代之间,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文化桥梁,只有文化是绵长的、久远的;只有文化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符号和名片。

保护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就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的意义在于使之能够发挥其社会价值作用,通过旅游增长知识,愉悦心情。观赏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品味,激发活力,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活跃的生活和精神之需求。

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避免石板径事件的悲剧再次发生,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

石板径,我们不会忘记你!石板径,你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作者:李建设

原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石板   叶县   蛮子   目的   灯盏   香客   车场   景点   女妖   惋惜   神仙   文物   文化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