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这几天正逢合肥志愿填报,有两所高中的校长和招生负责人心里是乐开了花,在这两所学校的招生群和招生现场,考生和家长们门庭若市、络绎不绝。到底是哪两所高中?从文章标题中,大家已经知道就是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01.一觉醒来,世界全变了

这句话用来形容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2021年招生的火爆一点也不为过,先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两所高中2021年招生情况。

中科大附中:招生计划190人,录取分数线为662分。总共招了4个班,1个创新班为706分、2个A班为680分以上、1个B班为662分。创新班和A班有部分同学因为有数理特长,在划定线附近,但也进入了相应班级。

中科大附中2021年的整体生源质量虽不及“小一六八”,但明显的已经不亚于大一六八任何一所高中。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合肥四中:2021年招生计划为900人,统招分为680分和合肥七中并列第二批次第一(一六八中学没有指标到校),这部分考生人数按照15%算,大概在135人。再看看部分初中的四中指标到校分,也是恐怖的惊人。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表中所列数据为19个初中,670分以上的269人。因为时间关系,未一一全列,最终人数估计在290人左右。还有一大批从665-670分的考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合肥四中在670分以上人数已经占到招生人数的一半。

尽管700分以上人数不多,但在670分—690分这部分考生,合肥四中离“大一六八”越来越近,甚至已经赶超“大一六八”。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毋庸置疑,2021年,中科大附中、合肥四中已经成功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合肥代有名校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不管你愿意面对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就是如此!我们甚至毫不为过地说如果合肥一流高中方阵是“大小一六八”,现在的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完全可以跻身进入这个方阵,即使退一步讲称这两所高中为“合肥新一流高中”,也不为过。

02.如今的万人迷曾经也是个屌丝

这几天,@万民说收到上千位合肥中考生家长的咨询,其中有不少家长都提到了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有715分的家长在中科大附中创新班、“大一六八”的强基班和小一六八的“诺贝尔班”之间徘徊;有699分的家长舍弃“大小一六八”,直奔合肥四中而去;有680多分的考生担心进不了中科大附中的A班和合肥四中的重点班而举棋不定……所有人的目光和流量都刷刷地涌向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已经成了中考生家长眼中的“万人迷”。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风光无限的“万人迷”,其实也不是都一路顺风的,只不过光彩掩盖了他们屌丝的过去罢了!

先说说中科大附中,中科大附中高中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受待见。外人说中科大附中小学和初中是王者,高中却是青铜。内部子弟,中考成绩好一点的,都去了其他高中,成绩差的,没办法地留了下来。中科大附中和工大附中作为高校在合肥仅存的两个附中,即便和合工大附中高中比,也是经常被合工大附中压着打。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说完中科大附中,再说合肥四中。合肥四中的历程更坎坷,2003年被评为省示范高中,我们取其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一组数据,作个对比,在四七九十中,合肥四中稳稳的做在了小弟的位置。即便如此,小弟的位置也坐不稳,2009年一夜之间不复存在,当年的老人有的说四中并入了合肥六中,有的说其撤销了,不管并入还是撤销,总之不存在了。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中科大附中作为合肥高校仅存的两所附中之一,不进则退,未来路在何方?2018年9月,作为老四中衣钵传人,新四中横空出世,是不是还是接过老四中的枪,当“第二梯队”永远的副班长

是当永远的屌丝,还是万人迷?这个问题摆在了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的面前。

03.开启二流高中跃升的密码

中科大附中和合肥四中之所以能够从二流高中不起眼的位置强势向一流高中迈进,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万民说不外乎有三个方面。

第一、身后要有靠山。中科大附中背后有中科大这个大boss,大家都知道在合肥没有中科大办不了的事、办不成的事。有中科大强大的教育资源优势,中科大附中近水楼台,孩子成才有保障。既然中科大附中要办创新班,基于对中科大的信任,家长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他。合肥新四中一出道,即打着合肥一中托管的旗号,对外宣称两校师资共享、教育教学共通。正是因为合肥一中的光芒,合肥四中2018年招生整体生源都不错,从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第二、校长要有想法。无论是合肥四中的吴英明校长还是中科大附中的马运生校长,通过其工作历程来看,都是不安于现状,有思想,有目标,有闯劲,更有干劲的校长。

中科大附中校长马运生,理学博士,1995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2003至2008年,先后去日本和德国名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7月,从中科大教务处副处长岗位上调任中科大附中校长。到任后,马校长没有守着中科大附中小学和初中的金子招牌安于现状,明确提出要把中科大附中高中打造为安徽的一流高中。马运生校长当学生时是妥妥的一个学霸,当老师也是很优秀的一个老师,当领导也是力求创一流的领导。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合肥四中校长吴英明,安师大中文系毕业,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毕业获“双优生”和“优秀毕业生”称号。同年分配到合肥一中被任命为团委副书记,历任合肥一中团委副书记、书记、办公室副主任,副校长。2018年,她被任命为合肥四中校长。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一校之长,吴英明一直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尽责、尽心、尽力。在学生们的眼中,她是慈祥的“吴妈妈”;在老师们的眼中,她是温柔的“大姐姐”。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第三、规模要足够小。船小好调头”,学生数量少,学校规模小,利于管理,利于教学,稍微加把力就容易出成绩,家长们就能看得到,也更有利于招生,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秋季学期,合肥四中招收高一新生600人(含艺术类、科技类特长生),到了2021年也才招收900人。2022年的招收计划是1100人,只相当于七中的64.7%、九中的84.6%、十中的65%。相对七中、九中、十中,人数少、小班化教学成了合肥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了吸引高分考生家长的杀手锏。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中科大附中2021年招收190人,2022年招收200人。中科大附中高中自从去年提出“创新班”口号以来,没有贪大求多,更没有急于冒进,只提出了一个班,稳打稳扎。以点带线,一个创新班带动2个A班和1个B班整体生源的跃升。

预计2022年招生对中科大附中创新班和合肥四中又将是一个丰收年,这两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又将会再创新高!

写在最后:未来几年,曾经的老大哥合肥七中、九中和十中能不能创造像如今的小弟弟合肥四中和中科大附中一样的奇迹?我想完全有可能,合肥七中、九中、十中现在都是新校区,硬件条件也都很好。合肥七中、九中和十中都新换了校长,七中邓宗国校长去年上任,九中的章伟校长今年上半年上任,十中的姜际龙校长本月底就要走马上任,“换帅如换刀”,这几位校长能力都很强,经验也都很丰富,尤其邓宗国校长在合肥八中、章伟校长在合肥六中等名校工作多年。新校长走马上任,可以预见这三所高中即将呈现出不一样的新气象。

小弟变大哥,从科大附中、四中强势崛起看二流高中如何跑出加速度

这三所学校还要加强与一流高中名校的合作,组建合作办学班,毕竟家长们看重这些外在的东西,增强高分家长的信心。另外利用新校区的优势,组建两到四个冲刺985小型尖子班,面向680分以上、“大一六八”统招线以下的数理人才,拿出校内独栋楼或者单独区域进行封闭办学,加强管理,集中食宿,让家长们少操心,让这些孩子们不读“大小一六八”,也一样考好大学。

近期有多个自媒体多次抄袭@万民说文章,再次声明,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附中   万人迷   高中   走马上任   万民   方阵   合肥   安于现状   加速度   生源   名校   小弟   强势   考生   校长   大哥   家长   人数   初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