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

7月4号上午,慎毒笃法承温红史实践小组成员赴杭州凤起路都锦生织锦博物馆参观学习,欣赏织锦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变迁。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被誉为“国宝”的都锦生织锦,是杭州传统织锦之一。一九二二年著名的爱国企业家都锦生先生在西子湖畔开办“都锦生丝织厂”,从此都锦生织锦就展开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总理“都锦生织锦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的殷切嘱托。历经百年峥嵘岁月,都锦生织锦不仅保留了下来,而且发扬光大,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博物馆讲解员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建国前都锦生织锦和都锦生先生的历史。一百年来,从第一幅景象织锦《九溪十八涧》开始,都锦生织锦就因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备受喜爱而享誉海内外,其精品《宫妃夜游图》更是代表中国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质奖章,为国争光。而都锦生本人的命运也与他心系的家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实业救国到抵制日货,拒绝伪军任命,我们能够体会到都锦生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接着,讲解员为我们讲解建国后都锦生织锦见证的红色记忆。无论是出访苏联的国礼、五四宪法的起草,还是“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都能看见都锦生织锦绮丽的身影。

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锦生织锦在建国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临参观考察,并提出传承织锦技艺的叮咛。不仅如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织锦的传承贯彻落实。1990年,都锦生织锦被国家内贸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05年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造就了都锦生织锦今日的欣欣向荣。

然后,讲解员继续为我们介绍都锦生织锦的各色品类。五彩锦绣的水墨丹青赏心悦目,像景织锦的风景画栩栩如生,装饰织物的花鸟画惟妙惟肖,各种类型大放异彩。常言道,创新就是最好的继承。百年来,都锦生人在继承杭州传统织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品类,更新设备,唯一不变的,是秉承传统织锦,彰显民族特色的理念。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我们体验了传统织机的操作流程,当了回“缫丝织帛犹努力”的织女。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最后,我们来到都锦生织锦工厂参观。早已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工厂里寥寥数人操纵着机器。不息的轰鸣声中,现代机器的规律运转织就古色古香的浪漫画卷。在此期间,我们采访了织锦技艺传承人,从中了解到了传承非遗技艺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和意想不到的艰辛。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暑期实践 寻觅红色足迹,传承百年锦艺——访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都锦生织锦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是一代代都锦生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奋斗史,也是如织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推动下承扬至今,走向世界的历史。相信在下一个百年征途中,都锦生织锦将赓续优良的红色血脉,背负丝绸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再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费城   讲解员   织锦   爱国   品类   推陈出新   杭州   画卷   生人   国宝   技艺   文化遗产   暑期   足迹   物质   红色   传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