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最近,某国前首相遇刺身亡,在我国也激起了千层浪。大致分为了两拨:一拨叫好,一拨同情!同情之人往往认为死者为大,坚持秉承“以德报怨”优良传统,认为就算其任职期间对中国犯下很多错误,但随着遇刺,一切也应该落下尘埃。

其实,孔夫子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位当代刺客做了很多国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恐怕连孔夫子都会拍手叫一声好!


其实,刺客这个职业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连《史记》中都有专门用来记载这些刺客侠士事迹的《刺客列传》。其中由于专诸、聂政、豫让、荆轲这四位的侠义行为特别突出,被后世尊称为“四大刺客”。他们信奉“士为知己者死”,慷慨赴义的壮举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被世人广为传颂!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凭古吊今,让我们盘点一下历史上这四大刺客的故事!

刺客信条

玩过《刺客信条》这个游戏的都知道,在刺客组织里,一直流传着三大信条:

1.不要让你的刀刃沾到无辜者的鲜血。
2.大隐隐于市,让人民掩护你,使你成为人群中的一员。
3.绝不要连累你的兄弟。

但凡违反这三大信条的刺客必将受到整个组织的唾弃!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而我们古代四大刺客信奉的刺客信条是“士为知己者死”,为了一个承诺能做到舍身取义,称之为侠之大者也不为过。

鱼腹藏剑-专诸刺僚

专诸,春秋时期吴国堂邑人,平日里以替人杀猪为生。当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隐居在阳山。见到“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

伍子胥见专诸能力出众,而且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于是和他交好。

后来,由于吴王僚违背祖训接手了王位,引起本来应该继位的公子姬光心中的不满。公子姬光暗中想要刺杀吴王僚重新夺取王位,于是请求伍子胥给他推荐一位勇士,伍子胥便推荐了专诸。

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刺杀吴王僚的任务,专诸专门在太湖刻苦专研烧鱼的技术达三年之久,终于练就了一门好手艺。在公子姬光宴请吴王僚的过程中,专诸将“鱼肠剑”藏于烧好的鱼肚之中,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姬光继位吴王后,也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弟忠姐烈-聂政刺韩相

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此人武艺高超。因为民除害杀了人,不得不带着母亲和姐姐到齐国逃难,以屠宰为生。

韩国大夫严仲子受韩相侠累迫害,逃离韩国。在知道了聂政的往事和侠义之名后与之聂政相交,在熟悉之后希望聂政能够为自己报仇。而后,严仲子更是以2000两黄金为聂政的母亲贺寿,且没有提及报仇的事。聂政虽然没有接受馈赠,但是却告诉严仲子自己是因为母亲还在世,所以不能以命相报。两人还是成为了莫逆之交。

当聂政的母亲去世,聂政守孝三年结束后。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一剑一人闯入侠累的府邸,当场击杀了侠累。但是由于寡不敌众,为了不连累姐姐,聂政自毁面容,自杀身亡。

聂政的姐姐在弟弟的尸首前,因悲伤过度,最后也暴死于聂政身旁。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刺赵襄子

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豫让先后给范氏和中行氏都做家臣,但是一直都未受到重要,所以显得默默无闻。 直到他后来给晋国正卿智伯瑶做家臣后,才受到智伯的重用。由于智伯很尊重他,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公元前453年,智伯被韩、赵、魏三家攻灭。其中赵襄子更是把智伯的头骨做好了饮具使用。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乔装打扮,把自己化妆成了乞丐。他把漆涂抹在身上,让自己皮肤变得溃烂,还通过吞炭使声音变哑。但是最后豫让刺杀未遂被捕。

临死时,豫让求得赵襄子的衣服,将衣服斩碎以示为主复仇,最后自杀。这也是后世“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本是江湖游侠,喜好读书击剑,性格豪爽,为人慷慨仗义。后游历到燕国的时候,被田光推荐给燕国太子丹。

秦灭赵后,屯兵燕国边界,但是由于燕国弱小,不足以抵挡秦国大军。于是,太子丹与田光密谋,决定入秦行刺秦王,以打乱秦国的布置。田光以老迈为由,推荐了荆轲为行刺人选。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太子丹在易水湖畔为荆轲送行。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于期首级赶往了咸阳。荆轲为秦王献上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当场诛杀。不久后,虽然燕太子丹的首级也被献给秦国,燕国最终也难逃灭国。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刺客

古往今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刺客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名垂青史的却寥寥无几。上述四位能被评为“四大刺客”,在于他们的行为和精神与后世之人产生了共鸣。虽然不是每位都刺杀成功,有些还杀身成仁,但是都对历史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躬耕于黑暗,却侍奉于光明”!尽管每个人的信念不尽相同,但是在大义与个人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前者,并做到了为之慷慨赴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家臣   晋国   吴王   刺客   秦国   秦王   图穷匕见   孔夫子   士为知己者死   首级   王位   信条   太子   公子   黑暗   母亲   于光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