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的传说。这种传说大多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情景进行的一种想象。



原始人的工具很粗糙, 所以就难以抵御周围猛兽随时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可以防止野兽爬上去。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子,在树上造起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人把这称为“构木为巢”(巢,就是鸟窝)。传说这种做法是一个名叫“有巢氏”的人传授给人们的。

钻木取火

有巢氏构木为巢

最早的原始人,不知道怎样利用火,不仅生吃植物果实,就是捕到的野兽,也连毛带血地吃了。后来,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发明了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中,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其实自然界中,火的现象早就有了。火山爆发,会喷出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起初,原始人看到火时,不会利用,反而非常害怕。后来偶尔拾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渐渐地人们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保存火种,使它常年不灭。

很久以后,人们把坚硬而尖锐的木头,在另一块硬木头上使劲地钻,钻出火星来;也有的把燧石敲敲打打,敲出火来。至此,人们学会了人工取火(从考古材料发现,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传说这种做法是一一个名叫燧人氏的人发明的。

钻木取火

燧人氏雕像

又过了很长时间,人们又用绳子结成网,用网去捕猎,还发明了弓箭,这比用木棒、石器打猎又有了很大进步。使用弓箭,不仅可以射杀平地上的走兽,就连天空中的飞鸟,水里的游鱼,也可以捕捉到。捕捉到的动物,如果吃不完,人们并不急于将它们杀死,而是将其养起来。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技能,都是人们在劳动中日积月累起来的。传说中,这些事的发明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牺氏(庖是厨房,牺是祭祀用毛色纯一的畜生的意思)。

钻木取火

伏羲氏雕像

经过了漫长的渔猎时期,人类的文明又有了新的进步。人们发现撒在地上的野谷子,到了第二年,会生出苗来,一到秋天,又结出了更多的谷子。于是,人们就自觉地栽种起来。后来,人们用木头制造了一种耕地的农具, 叫有做耒耜(一种带把的木锹)。他们用耒耜耕地,
种植五谷,获得了可以吃的粮食。传说中把这些发明种庄稼的人叫“神农氏”。

钻木取火

神农氏雕像

从构木为巢,钻木取火,一直到渔猎、畜牧,发展农业,充分反映了原始人生产力发展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周口店   耒耜   燧石   人氏   原始人   谷子   弓箭   耕地   雕像   鸟儿   火烧   野兽   木头   树上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