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2013年4月,江西省最大的监狱饶州监狱内老残监区新进了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跛着脚走向老残监区,接待他的是老残监区的副监区长危长良警官,危警官正在对他进行例行检查。

“余海水!”

“到!”

这一声中气十足的“到”惊到了危警官,这是77岁的老人吗?

他心里直犯嘀咕,但他想也许是自己职业习惯作祟多想了,收回精神继续检查。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检查结束,一切正常,除了那一声“到”,回去后危警官越想越不对劲,扰得他是吃也吃不好,谁也睡不好,一连几天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来不弄清楚,自己是别想专心工作了,于是危警官把情况告诉了副监区长徐承芝,徐承芝是一脸凝重,他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这个余海水有问题,于是两名警官把情况又报告给了侦察科赵科长。

再之后,赵科长、危警官、徐警官就成了全天候的监控,全天候观察这个叫余海水的犯人。

这一观察,还真发现了大问题!

那么余海水到底有什么问题?警官们又是如何观察到的?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余海水的怪异举动

余海水是因为盗窃罪进来的,危警官翻阅了他的资料,发现他是福建南平人,因为是第一次盗窃,数额不大,而且财物都已经追了回来,所以审判时对他宽大处理,判了个最低刑罚——3年有期徒刑。

资料上显示的资料和本人进行对应并不能发现问题,危警官找到了副监区长徐承芝,徐承芝也觉得奇怪,他和危警官商议再观察观察,看能不能发现余海水的蛛丝马迹。

在暗处的观察很有效果,警官一下就发现了余海水和其他犯人的不同之处,余海水就是看着老,但是他的行动可一点也不老,比如我们让一个快80岁的老人去提东西,可以想象老人提起的时候应该不会太稳,甚至会颤抖也说不定。

但是余海水并不是这样,他非常稳,而且一下子就提了起来,整个动作干净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监狱里面组织老人们一起劳动时,明显可以看出来他的速度比其他老人快,最后做的效果还好。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他的这种反应速度和灵敏度资料上的信息根本解释不了,资料上显示他之前是在流浪,按说长期流浪的人身体素质不应该这么好,更别说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

危警官还发现了另一点奇怪的地方,余海水对这里似乎很熟悉,要去哪个监区,做什么事情,他都不用问别的人,不用问路,直接自己就去了,还没有出过错。

另外他的精神状态也不对劲,一个第一次犯罪的人,进来监狱之后内心里面肯定有落差,刚开始会显得比较落寞什么的,但是余海水根本没有这个过渡的过程,很平静很从容。

“这个余海水很可能有问题。”

观察了几天之后,危警官和徐承芝警官在一起讨论时对余海水有问题这个结论达成了共识。

“资料上显示他入狱之前一直在流浪,第一次犯罪,太可疑了。”

一个流浪了很长时间的人,会为了数额不多的钱铤而走险快80岁的年纪去盗窃被抓过来吗?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随着讨论的深入,危警官和徐承芝警官都陷入了沉思,此时危警官又提出了一个疑虑,“第一次见到这个犯人的时候,我就觉得和熟悉,好像哪里见过一样?”

徐承芝警官眼前一亮,“你是说他之前可能服过刑?”

危警官点头,有了新的猜测,他们有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更多的可能。

在讨论中,经验丰富的徐承芝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三假犯!

听到这个可能,两人神情都变得严肃起来,三假犯就是在司法中故意使用假的名字、假的地址、假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使用了一套假的身份信息,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他们可能有什么目的呢?

这个说起来就严重了,可能是来给某个犯人传递信息的,可能是往里送什么违禁物品的,更危险的是他们这种换了身份的很有可能在监狱里面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那才是真的危险。

想到这点,两人决定把事情上报给侦察科科长赵科长,三人会面,赵科长知道了来龙去脉,心里有着和他们一样的担忧,他们三人决定迅速展开秘密调查,在不打草惊蛇的条件下摸清楚余海水的身份。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真实身份浮出

赵科长首先在公安信息网里面进行搜寻,他把余海水资料里面的信息都输入进去,1937年出生,福建南平人,点击之后等待结果,没有查询到此人,尽管之前有想过这个可能,此刻的再次确定还是让他心里头一震,一股焦虑涌上心头。

余海水的这些信息都是假的,他就是一个“三假犯”,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他办假身份目的是什么,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想到他可能会搞破坏,赵警官心里面更加不安,势必要尽快把余海水的身份摸清楚。

他第一时间给老残监区的危警官、徐承芝警官打电话通知了这个结果,并让他们老残监区做好防范。

危警官此刻很纠结,他第一次就觉得这个人熟悉,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另一边,徐承芝警官如醍醐灌顶一般突然想到了办法,既然这个余海水不是第一次坐牢,并且看样子他还对饶州监狱很熟悉,那么他极有可能之前在这里服过刑,只要服过刑,就会有记录。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危警官紧接着问:“那一一查找记录?”

徐承芝摇头否认,那样是可以,不过太浪漫时间了,可以找当时的狱警,“如果他真的在这里坐过牢,那狱警总会有印象,我们叫狱警暗中观察辨认,确认他的身份。”

在危警官、徐承芝警官和侦察科赵科长的牵头之下,监区和监狱内部的侦察科联手,所有的狱警都分批悄悄的去老残监区暗中观察余海水。

监狱里面一共有11个监区,狱警们来的时间都不一样,有的才刚开,有的已经快退休了,他们都来观察这个余海水,虽然他们人多,但是这都是训练有素的公安干警,隐秘性做的很好,并没有打草惊蛇。

他们一批一批的过去辨认,但是带回来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没有见过,这让危警官有些紧张起来,为了加快效率,他还找了两个平时表现良好的犯人,叮嘱他们:“你们帮忙观察一下余海水,就是那个新来的,看他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两名犯人随即回去观察,他们俩都是江西广丰人,回去之后,他们和余海水用方言说话,他们发现余海水完全能听得懂,还可以和他们交流,没有一点障碍,于是他们就把这个信息报告给了危警官。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这个余海水肯定就是广丰人,他说话很地道,根本不是福建人。”

这再次证明了余海水的身份信息是假的,不知道他的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另一边,狱警们还在暗中辨认余海水,到了最后终于有两名干警说他们见过这个余海水,之前他们管理的犯人里面就有他。

这消息让危警官为之一振,当即找到了刘光俊和周坤华,他们和危警官等几位警官开始开会讨论,试图尽快回忆起余海水的信息。

现场觉得余海水眼熟的分别是危警官、周坤华和刘光俊,他们三人绞尽脑汁的思考着,周坤华之前在二监区当队长,随口说了一句,谁知刘光俊听到后突然灵光一闪,“我们三个都在二监区待过,那个人之前是二监区的!”

这一下,三人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思考也将更加集中,当时他们在二监区的时间都是十年前了,所以余海水大概就是十年前来饶州监狱服刑的。

此时,刘光俊又想起来一个信息,之前他管理的犯人里面有一个脚是没有脚弓的,是平的,所以走路有些跛脚。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而这个余海水也是如此,走路有些一瘸一拐的,和那个人走路姿势非常像。

这一说,三个人又朝着跛脚的方向集中,“叫什么来着,话到嘴边了就是想不起来!”

周坤华嘴里念念有词,脑子里极度纠结,“好像姓陈。”

三人一阵思考,突然周坤华拍桌激动的说:“我想起来了,叫陈达溪,陈达溪,就是他!”

之后他们把十年前陈达溪的照片拿了过来,一看,就可以确认就是他了,里面就是一个人,眉眼什么都一样,也就是有一点岁月的腐蚀痕迹罢了。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资料里面显示,陈达溪根本不是77岁,他出生于1957年,算算,今年也就是57岁(以本案发生时间2013年为基点),也确实是江西广丰人。

对应号之后,瞬间觉得顺眼多了,怪不得之前觉得哪哪别扭。

他们决定突击击溃他的心理防线,让他从实招来,经过商议后,三人相出了一个办法。

有一天,犯人们正在放风,这个时候是他们精神最放松的时刻,所以此时突击一定会有收获。

危警官趁大家放松的时候,很随意的叫了一个人过来,装作要和他说话的样子,他看到后面的人又各自休息去了,知道时机到了,突然大叫:“陈达溪!”

“到!”

一声洪亮的应答响彻云霄,对面两人的心情截然不同,危警官心里高兴,终于把心里面的刺拔了出来,而余海水则知道自己完了。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四进宫”的余海水

已经知道余海水不是第一次进监狱了,那他是第几次进来的呢?

第四次!

这可是个惯犯,罪行累累。

早在1984年1月到1986年9月,年轻时的陈达溪就因犯罪进了江西省第一劳改支队,而它就是今天饶州监狱的原身。

到了2002年,陈达溪再次犯罪,这次更加严重,是因为强奸拐卖妇女而进监狱,同样是老地方饶州监狱。

第三次就是2010年,陈达溪因为盗窃罪进监狱服刑,还是饶州监狱。

如今快60岁的人了,又因为盗窃罪进来了,竟然还是饶州监狱!

怪不得他对这里这么熟悉,原来是老熟人了,被揭穿骗局之后,陈达溪只能供述了自己的骗子心理。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他说是因为听到监狱里面的人说75岁以上的人不会被枪毙,也会减刑,他这才动了心思,搞了个假的身份,蒙混过关。

谁知还真的过关了,他整个身份信息都是自己伪装的,公安机关调查时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不仅公安没有发现,监察机关也没有发现,他就这样让自己变“老”了21岁顺利被轻判进了老残监区。

那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为什么没有发现他的诡计呢?

铅山县人民法院院长出面回答了这个疑问,这个信息系统都是陈达溪自己上报的,他自己没有提出异议,他们也没有新的证据证明他的身份信息有误,从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出发,这才采纳了他的身份信息。

2013年,近80岁老人进监狱,警官点名发现不对劲,一查竟是三假犯

而公安机关当初是给福建那边发了跨区域协查请求,福建那边调查发现没有这个人,但是当时公安机关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外面流浪,一脸沧桑,看着比较显老,而且他犯罪的事实已经查清了,还有案件时效等一系列问题,总之最后用了余海水的身份上报了检察院。

虽然办案速度是办案效率的一个体现,但是光快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好,办案质量更重要。

不过幸好这个陈达溪没有对其他人造成什么伤害,识破身份之后,等待他的是进一步审判。

希望我们的司法程序能更加完善,对各种钻空子的行为能够加以有效的监管,让陈达溪这样的“三假犯”越来越少,让司法的运行更加严谨和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警官   广丰   监狱   老人   发现   目的   盗窃罪   狱警   福建   公安机关   犯人   不对劲   海水   身份   资料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