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朱元璋,原本是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放牛娃,但后来却咸鱼翻身,成为了执掌天下、享无上权力的皇帝。他的传奇经历,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直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野史,没有明确资料佐证,但闲暇之余读上一读也别有一番趣味。

今天要说的,是关于朱元璋宠幸了一个江南绝色美女。但奇怪的是,在一夜之后,他就让人把女子杀了。

那名女子是谁?朱元璋杀她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据说,那名女子名叫苏坦妹,是元末明初时江浙地区有名的才女。正如一句古诗所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苏坦妹也喜欢和当地学识渊博的人相处。

当时的浙西四贤刘伯温、宋濂、叶琛等文人雅士,都与她常有来往。他们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以诗词会友,好不自在。盛传,江浙地区著名的诗会“兰溪会”,就是由苏坦妹、另一位才女以及四贤共同发起。

除了才气,苏坦妹还是一位绝色佳人。在美貌和才情的加持下,她在当地越发出名。许多人都时常感慨,这样一位女子,不知道究竟会花落谁家。

也许在太平盛世里,年轻貌美、文采斐然的苏坦妹有可能安稳地嫁人、生子。但在当时兵荒马乱的背景下,她的这些优点也为她招来了杀身之祸。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那时,朱元璋带领部队刚打下浙江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野心,他迅速在当地发布了招揽人才的告示。

朱元璋在攻打浙江地区之前,就对浙西四贤等文人起了招揽的心思。朱元璋自己虽只是一个放牛娃,但他也深知广招人才的重要性。故而,刚刚攻下浙江地区,他就迅速让人张贴告示。

告示被贴上不久,就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将告示围得水泄不通。但他们不识字,看了很久也没看出个什么名堂。

越是看不出来,他们越是好奇,你一言我一语地猜告示上写了什么内容。因为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告示附近也越发热闹,吸引了更多人围观。

这其中,就包括了正好路过的苏坦妹。她定睛一看,发现那是一则广招贤士的告示。但她是明白了,可围观群众还是一头雾水。听着他们越来越离谱的猜测,苏坦妹也是哭笑不得,于是就将告示上的内容用浅显的话进行复述。

那个时候,苏坦妹还不知危险已经悄然逼近。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就在她被告示和人群吸引的时候,有两个人也被她吸引。那两人看着苏坦妹姣好的脸蛋,玲珑的身段,以及诗书养出来的独特气质,越发心痒难耐,想要据为己有。

两人对视一眼后,打定主意。不管花落谁手,先将其掳来再研究也不迟。于是,两人就以“私藏惑乱百姓的传单”为由,将苏坦妹强行掳走。

而那两人之所以敢如此猖狂,自然是身份不一般。他们一个是朱元璋大将胡大海的养子,胡德济。另一个则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两人顺利将苏坦妹抢走后,在如何处理上犯了难。在最初的激动过后,他们就开始发愁起来。要是一般的美人,他们抢了也就抢了。但那苏坦妹容貌非一般美人所能及,而美貌和麻烦往往相伴而来,稍有差池说不定就会惹下大麻烦。

不往远了说,就近来讲,美人只有一个,他们却是两个人。谁能抱得美人归,是一个大问题。胡德济明白,如果真的要因为美人,闹得二人不愉快,其实不妥。而且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跟他闹掰了属实划不来。

可眼睁睁地看着朱文正占有美人,他也过不去这个坎儿。

索性,两人谁也别占。

于是,胡德济索性就鼓动朱文正,让他将苏坦妹进献给朱元璋。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这样的话,虽然失去了一个美人,但却能讨朱元璋欢心。如果等到朱元璋成就大事,他们能得到的可就不止一个美人了。于是,这两个人一拍即合,将苏坦妹献给了朱元璋。

据说,朱元璋在见到苏坦妹的时候,也被她的美色所惊呆。他还感慨地表示,这样美丽的女人,再铁石心肠的男人见了她也会心动。

就这样,朱元璋在那天晚上宠幸了苏坦妹,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至于苏坦妹对朱元璋的态度,其实在野史中并没有过多描述。大概是因为,无论她同意与否,其实都无法改变局面。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进献美人的故事。然而,第二天发生的事,却让几个当事人始料不及,苏坦妹也因此丧命。这是为什么?


那日,一个老鸨哭哭啼啼地找上门来,当众大喊冤屈,模样十分凄惨。她要状告胡德济,为自己讨回公道。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这胡德济和老鸨之间的冲突,其实跟朱元璋还有些关系。

这得从进献苏坦妹的那个晚上说起

当时苏坦妹被进献给朱元璋之后,胡德济越想越郁闷。在大街上的时候,他就被苏坦妹迷得神魂颠倒,欲掳来行不轨之事。人胡德济是掳来了,可兜了一圈却又不得不送出去。忙了半天,他是一点便宜也没占到。这他能忍吗?以他的身份,向来是军队里横着走的。

如今这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是越想越烦闷。

那时因为刚打下了城池,胡德济在郁闷之余,索性直接去青楼里抢来了几个貌美女子,来“弥补自己”。本来就感觉自己受了气,所以行事更是毫无顾忌,闹得青楼是人仰马翻的。

胡德济是快活了,搂着几个美娇娘倒头就睡,而老鸨看着满地狼藉,那心里是止不住地在滴血。因为被胡德济看上的,那自然不是寻常的姑娘。

那都是店里数一数二的招牌,如今都被他掳掠走了,这一下几乎绝了老鸨的生路。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于是,老鸨就索性破罐子破摔,直接将此事闹到了朱元璋那里。

被找上门来的时候,朱元璋本来愉悦的心情瞬间就降到了谷底。因为就在前不久,他还在下令整肃军纪。如今胡德济闹出了这摊子烂事,老鸨又叫嚷得人尽皆知,可谓是丢尽了军队的脸面。

朱元璋作为一个领导者,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如果不好好处理,将士们纷纷效仿,很快就会出大乱子。于是,怒上心头的朱元璋立即命人将胡德济带来。

而胡德济被带到朱元璋面前的时候,据说还是醉醺醺的,酒都没醒。

看到胡德济这副模样,朱元璋更是怒火直冒,厉声呵责他不遵军纪,带起不正之风,罪行极其恶劣。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而胡德济本来也没醒酒,头痛欲裂地被人突然拉来,又听到朱元璋的怒斥,也是来了火气。他直接公然顶撞朱元璋,表示前有车,后有辙。

这话说的可谓是毫不客气,直接点到了朱元璋和被掳来遭到宠幸的苏坦妹。这话怼得朱元璋更是怒不可遏,气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胡德济说的确实是实话,他也无法反驳。

对朱元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严肃处理此事。而这,就牵扯到了苏坦妹的处置问题。如果要想比较“完美”地处理此事,需要当众处死苏坦妹。

这样的话,朱元璋可以表明自己的决心,重新树立起被此事动摇的威信。但朱元璋刚宠幸过苏坦妹,正在兴头上。而且这样有才有貌的美人,也并不好找,所以朱元璋十分纠结。

但朱元璋也并没有纠结很久,他自觉是一个要做大事的人,最终还是决定牺牲苏坦妹

他下令:“拖出去,杀了吧。”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因为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如果失去了威信,军队也乱作一团,那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再者说,那样的美人确实难找,但不代表不能找到。如果他成了天子,想要美人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于是,苏坦妹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而朱元璋为了表示自己的公正不阿,也严惩了“胡作非为,藐视军纪”的胡德济,以及给自己进献美人的侄子朱文正。

朱元璋的本意,是想直接斩了胡德济。毕竟他要杀鸡儆猴,杀苏坦妹也是为了给杀胡德济做一个铺垫。但在身边众位亲信,以及胡德济养父胡大海等人的拼死求情下,终是没有下狠手,但也让他重伤难愈。

事后,朱元璋得知苏坦妹和浙西四贤关系很好,为了避免引起文人不满,也可能是因为心怀愧疚,还在她的墓前立了一个罪己碑……


这个故事是野史,能找到的与之有些相关的资料,就是在《国初事迹》中略有记载。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所以后人猜测,这个约20多岁的能作诗的女子,大概就是苏坦妹。而野史中,朱元璋几乎毫无顾忌地斩杀刚宠幸过的美人的暴行,其实也有迹可循。

在流传下来的史料中,朱元璋的性格确实有些暴虐嗜杀。提起暴君,众人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秦始皇或者是商纣王。但朱元璋的杀戮行径,其实跟他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前有一句话说隋炀帝荒淫无道,即“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余皆可。”如果用类似的话来描述朱元璋,那大概就是“生我者不杀,我生者不杀,其余皆可杀。”

由此,可见朱元璋被称为暴君的原因。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因为朱元璋自己是从底层翻身当上的皇帝,所以,他时常疑心有人通过类似的手段来推翻自己的统治。为了防止自己造受威胁,他制订了很多酷刑来维系统治。

其中有一种刑法为“刷洗刑”。这可不是罚人去刷洗盘子碗碟的,而是受刑者自己被洗刷。执行刑罚的时候,受刑者会被人光着身子放在铁板上,一边被浇开水,一边被人用铁刷子刷去皮肉。

在这些刑罚里,最为残酷的就是凌迟。至于其他的一些刑法,其实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但是因为一些原因,这里就不做赘述。

据说,一些新上任的官员看到这些刑法的时候,都忍不住瑟瑟发抖,更不用提被执行刑法的受刑者了。这让不少人胆战心惊,时时告诫自己要小心行事,不要触怒朱元璋。

但有些时候,有些事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寒,文化根基较差,许多字都认得模糊不清。而他当上皇帝后,自尊心极强,滥用权力杀了不少无辜的文人。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明初震惊世人的“文字狱”。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出身不好,就对一些文字格外敏感。

也因为朱元璋做过和尚,曾经是光头,他就对“光”、“秃”、“僧”等词非常厌恶。早年的时候,朱元璋还在红巾军做过小兵,而当时红巾军又被人称为“红寇”、“红贼”,所以他对“贼”这个词也格外敏感。

因此,一旦在文章中出现类似的词,朱元璋就觉得别人是在讽刺自己,动辄砍头、抄家。到了后来,他甚至连读音相似的“则”都看不顺眼,觉得那是在拐着弯暗讽自己。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岑曾写过《祝万寿表》,其中有一句“垂子孙而作则”。因其中含有“则”字,被朱元璋下令处决。

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因文中有一句话是“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这下可了不得,赵伯岑因一字谐音就惨遭杀头,他这又有“光”,又有“则”,后果更是严重。

当时,朱元璋看后恼羞成怒。他大骂这个徐府学十分可恶,他不但骂他是和尚,还骂他做过贼。杀他一人已经不能解恨了,应该满门抄斩。

就这样,这个可怜的徐学士因为两个字被株连九族。

朱元璋对待文人严苛,但对待海盗却十分和善。有次,他甚至有些不打自招地直言,做贼是被逼无奈。毕竟,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了,没有人会想去做贼。就像当初,他如果丰衣足食,也不会加入红巾军造反。

而也是因为朱元璋的偏袒,导致明朝一段时期内盗贼十分猖狂。

江南绝色才女苏坦妹,进宫获宠一夜后,朱元璋下令:拖出去砍了


朱元璋和苏坦妹的故事,是令人难以捉摸的一段野史。不过,既然有这种野史出现,其实也说明朱元璋在世人眼中确实是有些残暴。而一些史料也表明了,朱元璋确实比较嗜杀。

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那个时代看待问题。朱元璋他出生于战乱年代,百姓颠沛流离,哀嚎遍野。而他能从一个食不果腹的放牛娃,成为一方统帅,甚至成为皇帝,这说明他本身具有不俗的能力。

而在那个年代,战争中杀降、屠城,其实在史书中经常出现。甚至就连嗜杀,也是当时众多军队中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

话是如此,但朱元璋确实在自己自卑、猜忌心理的驱使下,制造了很多现在看来不必要的杀戮。这个结果,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浙西   放牛娃   军纪   老鸨   野史   江南   侄子   刑法   才女   告示   文人   此事   军队   确实   美人   女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