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老孙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去医院看个痛风,竟然查出来尿毒症!

痛风是老孙的老毛病了,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喝啤酒吃海鲜,年龄一大就经常痛风。为了少受罪,他这两年几乎已经不吃海鲜了,可痛风还是动不动就来找麻烦。

这不,为了彻底把痛风治好,老孙特意跑到大医院来治疗。结果医生问了他一些问题,竟然给他开了检查肾脏的单子!

老孙有点迟疑,别的不说,他对自己的肾还是挺有信心的。起码这些年腰不酸腿不痛的,身体也挺好,要不是经常痛风,他觉得自己跟年轻小伙子一样。

没想到检查结果一出来,老孙傻眼了:血肌酐超标到了208umol/L!

医生的诊断更让老孙胆战心惊:慢性尿酸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

一个痛风能引起这么多病吗?其实,诊断出的所有疾病都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尿酸血症的那些事。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一、哪些原因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当身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就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又分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其中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先天嘌呤代谢障碍有关。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社会上常见的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慢性中毒、药物、高嘌呤饮食所致的血尿酸增高或尿酸排泄障碍

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都与肾尿酸排泄障碍有关系。也就是说,肾小球病变导致尿酸过滤减少和肾小管病变导致尿酸分泌过多

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原因,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有关。

遗传引起的高尿酸血症,与患者家族内部的遗传基因有关。这些人体内缺少尿酸代谢酶,体内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导致尿酸升高,引发此病。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三高”人群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占有很大比重。因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本身就属于代谢性疾病,当体内的正常代谢秩序被打破,尿酸会居高不下。

除了本身有代谢疾病的人群之外,服用利尿剂、有肾脏基础病、有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身体的泌尿系统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引发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跟不合理饮食密切相关,比如吃了过多海鲜、动物内脏、高热量食物等等,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从而造成高尿酸血症。

所以,分析高尿酸血症的成因,要从遗传因素、生活因素、个人因素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治疗的时候只有根据各自的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治疗好疾病。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在了解了引发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以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它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二、除了关节痛,高尿酸血症还有什么临床表现?

文章开头提到,老孙的痛风是高尿酸血症引起的。除了痛风,还有各种膝盖、上臂等处的关节疼痛,都与高尿酸血症有关。

但不是高尿酸血症一定会引起关节疼痛,它只是关节痛的基础。只有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形成了损害,才会导致疼痛。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或关节疼痛的可能性越大,但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未必会高。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高血压也是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因素之一。

有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绝大部分合并高尿酸血症,而继发性高血压有约三成人群合并高尿酸血症。这也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因果关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甘油三酯高也成了常见现象,而当它和高血糖、高血压同时出现,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预测因素之一。

有研究显示,尿酸是普通人群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尿酸大于357μmol/L时,往往伴有冠心病的临床症状表现。而当血尿酸大于416.5μmol/L时,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大大增加。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高尿酸血症对身体影响最大的,与肾脏疾病相关。尿酸结晶沉积,会导致肾小动脉和慢性间质炎症,而且随着尿酸的增高而加重损害。

尿酸可以直接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慢性肾脏疾病。而这将影响身体的整个代谢机能,引发严重病变。

除了以上这些临床症状与血尿酸症密切相关外,此病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并发症也值得关注。

当痛风性关节炎没有得到妥善治疗,随着尿酸在关节的沉积越来越多,会导致严重的关节变形。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而当尿酸在肾脏处的沉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痛风性肾病或尿酸结石,此时需要尽快采取治疗措施,减缓或者停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否则,肾脏疾病会走向它的末期代谢紊乱——尿毒症。

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增加,也会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加重冠心病和高血压,对生命造成威胁。

糖尿病人往往是体内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的。长期高尿酸血症会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引发或者加重糖尿病病情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从上述临床表现可以看出,高尿酸血症是引起尿酸性肾病的重要原因,而且大部分症状都与肾病相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体内尿酸含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形成尿酸性肾病。

三、防止尿酸性肾病,养成这三大好习惯

当发现体内尿酸增高时,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建议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想要治疗这类疾病,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都是必要的。

1.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防止体内尿酸过高的关键

治疗高血酸血症,生活方式的科学合理是关键。这里面包括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饮食不仅仅是一种调节手段,更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饮食治疗大约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 μmol/L

对于有痛风、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以及中老年人群,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肉、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含嘌呤较高,极易引发痛风关节炎。

喝酒人群最好不要再喝啤酒和白酒,可以适当喝点红酒。研究表明,红酒内含嘌呤较少,是高尿酸人群可以适当摄入的。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此外,还要多饮水。每天的喝水量达到2000毫升,最好喝自来水矿泉水,增加体内矿物质含量,不建议喝纯净水。在摄入水分以后,尽量让自己每天的排尿量达到1500毫升,能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达到护肾的目的。

把饮食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记录下来,养成习惯,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2.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尿酸升高

当患者体内的尿酸过高时,一般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但相同性质的药物,对尿酸的影响不同。所以平时要了解一些常用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筛选。

大部分尿酸高的患者,其尿PH值是小于6.0的,此时就需要服用碳酸氢钠来碱化尿液。服用期间一定要进行PH值复查,将它控制在6.2~6.8之间后,停止继续服用。因为碳酸氢钠过量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也会引发血压升高

另外,利尿剂、皮质激素、胰岛素、吡嗪酰胺、烟酸等等药物是尿酸患者常用的。

需要服用利尿剂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保持尿量每日2000毫升以上。因为这类利尿剂对尿酸的升高影响最小。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而患有高血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噻嗪类外的降压药。因为噻嗪类降压药能进一步升高血压,有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也有很多,但不同的人群选择也各有侧重。比如丙磺舒,可以用于肾功能正常、肝损伤多见人群;苯溴马隆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等等。

3.努力治疗、摒弃与高尿酸肾病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

这一点与高尿酸肾病引发的原因密切相关。

比如说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都与体内尿酸升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除了在饮食上对这些病症进行调理之外,适当的运动能够加速身体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危险指标趋于正常。

三高”以及肥胖的基本成因,就是身体的输入远远大于输出。

所以治疗这类疾病,就是少摄入,多产出,使身体条件达到平衡。尤其对于肥胖者来说,想要减轻体重,就要使输入的能量小于产出的能量。

当然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需要人们长期地循序渐进地去保养。极端手段对于高尿酸患者有不确定的危险性,要谨慎采用。

关节痛也与肾病相关?养成3个好习惯,防止尿酸性肾病与肾衰

文章结语:

高尿酸血症是引发高尿酸肾病的直接因素之一,它与尿酸排泄减少或尿酸生成过多有密切关系。常见的高尿酸血症共存疾病有肾病、关节炎、痛风、高血压等常见疾病,我们要通过日常保养,努力维持体内尿酸的正常水平。

高尿酸肾病对身体危害很大,冠心病、尿毒症等影响人体健康的疾病,都与此病有直接关联。我们要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减缓或避免高尿酸肾病的进一步发展,维护自身健康。

参考资料:

【1】《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CNKI;WangFang,2003

【2】《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5

【3】《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

【4】《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

#健康真知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尿酸   肾病   利尿剂   嘌呤   关节痛   原发性   高血压   肾脏   痛风   体内   患者   人群   因素   身体   习惯   疾病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