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在我们看来当俘虏是一件挺可耻的事儿,不踏上1万只脚就算了,有些国家对待当了俘虏的士兵不光不罚还授勋,其实东西方对待投降这件事的态度根本就不一样,东方人认为投降是可耻的,西方人呢,根本就不这么想,按照东方的逻辑,谁要是当过俘虏,基本上一辈子呢,就会遭白眼,被戳脊梁骨,严重者甚至会被满门抄斩,比如说李陵被俘,一开始没有归降,坚贞不屈,但是消息传回到汉朝,他被满门抄斩,然后司马迁为了给李陵上书鸣冤,然后受宫刑,不男不女了一辈子,再举个例子,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了大将于禁,庞德战死、于禁被俘,于禁被释放回国之后,受尽文帝曹丕的羞辱,最后于禁气愤不过自杀。

日本也一样,诺门罕战役当中被俘的日军,回国之后都被发配做苦力,没有一个得善终的,甚至打了败仗都不行。山县武光大佐打了败仗,辻政信就让他自杀,辻政信才是一个少佐,关东军的参谋,一个少佐逼着大佐自杀,山县武光说我就不自杀,打败仗不是我的原因,是你这个小参谋胡指挥,我要植田谦吉大将‬,告你的状,你个小小少佐没有权利让我大佐自杀,所以我辻政信找一帮人陪山县武光喝酒,喝了一宿,就是要劝他自杀,一直哔哔到天亮,山县武光实在是被劝烦了,去你的吧我自杀就是了,你说一个大佐联队长,从士官学校毕业多少年能混到这个职务,大佐再往上一步就是将军了,打败仗都弄成这样,要是被俘就更难想象了,再说俄罗斯,虽然离得西方近,但是很多思想都是东方的思想,所以在他们的文化里,要是有人做了俘虏,那也没有好下场,像是日俄战争的那些俄国将领被俘了,最典型的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中将,第二太空舰队总司令,被俘之后基本上都被受到了军法的审判。二战苏联俘虏回国后的待遇就更加的糟糕了,550万人被俘,100万人叛变,为什么这些人都叛变,就是弗拉索夫就给俘虏念斯大林签署了227号命令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二战中苏联于1942年7月28日下达的一道命令,该命令中含有一句“一步也不许后退!”

有记者采访斯大林,说你们被俘虏了这么多人,你们有没有想过怎么去救他们,斯大林说红军没有俘虏,只有叛徒,然后签署227号命令,谁被俘全家流放。所以最后那些俘虏想着咋都不受待见,所以100万人加入了俄罗斯解放军,回过身来向祖国开枪,最后550万战俘当中生还苏联的是190万人,因为德国人看不起这苏联战俘。这190万人战后基本上全部进了古拉格,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简称古拉格)

包括那些被俘的将军全部撤职,你就是立下不世奇功回来,内务部门还得给你关小黑屋审查。

苏联有一个著名的飞行员俘虏,叫德维塔耶夫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的苏联战俘

被俘以后在一个机场干苦力,有一天发动十个狱友跟他一起偷了一架德国的轰炸机,一行人坐着飞机逃回到苏军阵营,他们刚一落地就被抓走了,说他们是间谍,否则德国人不可能给他们逃跑的机会,最后十个人里有七个被送到前线惩戒营戴罪立功,你们就负责趟地雷堵枪眼,德维塔耶夫本人也一直关押到战争结束,不光我们,包括日本、朝鲜、越南都这么干,打败仗必须要自杀,甚至蒙古人也这样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那木罕,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母亲是察必皇后。 至元三年,朝廷封他为北平王。

忽必烈的儿子那木罕王子,当年坐镇北方,平叛海都之乱被海都俘虏过,本来忽必烈让那木罕坐镇北方,就是有意让他接班,被俘之后彻底跟皇位绝缘,所以真金死了之后传给真金的儿子铁木尔也不传给那木罕,绝不能被俘之人当皇帝,是一辈子的耻辱。

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对待俘虏就非常的宽容,中世纪就不用说了,打仗被俘了,好吃好喝好待遇,尤其抓了国王,你在英国是国王,法国人抓了你了,法国人按英王的待遇还有的待遇一点不少你的。但是你得交赎金,自己救自己,好吃好喝招待你得要钱的,得报销的,虚报那是肯定有的。他们有这个传统,所以你看华盛顿被法国人俘虏过吧,法国让他签一个文件,你保证不再加入英国军队,保证不要跟法国作对,华盛顿毫不犹豫就签了,回去照样跟法国作对,当了俘虏了照样当美国总统,当年跟奥巴马竞选总统的共和党人麦凯恩,是在越战时被俘的飞行员,然后在越南牢里蹲了两年,回国之后仍然受到款待,英雄般的待遇,然后他当过俘虏的经历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是加分项,而不是前科,越战释放回国的这些战俘正好是赶上美军在越战之后大裁军,好多军官的军衔升迁都冻结了,比如说原来上尉升少校需要五年,现在冻结不升了,就跟一战之后一样,有的人上尉干了20多年,直到退休还是上尉,但是这些释放回国的战俘正常晋升,甚至加快晋升,因为他们在战俘营当中受尽虐待、没有叛变,他们觉得是光荣的,所以麦凯恩回国后就中校升上校了,还有法国第18任总统-戴高乐,一战时也被俘了,人家照样释放回国之后,最后升到国防部副部长,最后做到总统,还有德国的邓尼茨,当时是潜艇艇长,被俘后关了两年监狱,他在监狱里还琢磨出了无限制潜艇战,所以西方的军人更不会蔑视当过俘虏的同事。

大家都知道麦克阿瑟在密苏里号签署投降文件的时候,

为什么西方不歧视俘虏

密苏里号上麦克阿瑟接受日本投降

他用了五支钢笔,一只给了西点军校,一只给了自己的媳妇,然后还有两支笔,分别是给了温莱特少将和帕西瓦尔中将,帕西瓦尔中将是在新加坡被日军俘虏的英军总司令,温莱特少将是在菲律宾被日军俘虏的,俩人都瘦得皮包骷髅似的,他们都关在奉天盟军战俘营,温莱特被俘的时候是少将,做了几年战俘,出来就是中将,不但没有受到歧视还让他俩参与接受日本投降的签字。

能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呢,我觉得跟东西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东方长期是农业社会,在社会当中最核心的财富是土地,劳动力永远不缺,人多地狭,一块地谁种都一样,所以农业社会轻人命,看中的是土地,为了攻城略地死多少人都无所谓。西方的工业革命之后,就转入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有几个关键的要素,工业技术、工人、工业原料。工人和工业技术是绑在一起的,工人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从事工业生产,这就意味着工业社会培养一个工人需要很高的成本,绝不能像农民一样,随便就抛弃,所以他们的观念是武器丢了可以再造,阵地丢了可以再夺,人死不能复生,人命最宝贵。所以因为这个社会环境截然不同,对人的态度不一样,因此东西方国家对投降的看法大相迳庭,直到今天这样的行为,西方国家还是有国家法令支持的,比如美国的军人行为准则有这样一条规定。当所有可能的抵抗手段都已耗尽时,投降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真正的军人是不惧死亡的,但是死亡并不是给军人评级的唯一标准。不惧死是英雄,不惜死是**,无论是否当过俘虏,只要你为国家尽过应有的责任,那你就是光荣而伟大的,当然你在一切抵抗手段用尽的情况下投降不是耻辱的事,你要不抵抗就投降那耻辱可就大了,所以戴高乐投降了能当总统,他的恩师贝当投降了就被流放了,关于东西方对投降的态度,咱今儿就唠这么多,欢迎您关注我的频道,也感谢您能看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瓦尔   麦克阿瑟   戴高乐   俘虏   斯大林   苏联   大佐   战俘   法国   东西方   耻辱   中将   总统   待遇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