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同时也是在美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商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在那个“谁能控制石油,谁就能控制国家”的年代,洛克菲勒可以说是一名响当当的人物。

当年曾由他一手创立的石油公司,至今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在巅峰时期,洛克菲勒甚至还垄断了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堪称是除了君主以外,最为富有的人。

如今即使是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洛克菲勒家族的足迹依旧遍布全球各地,在教育、金融、医疗和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涉足。

由洛克菲勒一手创下的巨额财富,就这样在整整6代人的手中不断绵延,而且从未出现倾颓的迹象,彻底打破了那些“富不过3代”的魔咒

但其实,洛克菲勒也曾是一名穷小子,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后来他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

那么,是哪两种呢?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又是如何从一名穷人家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的?我们又能从洛克菲勒对于儿子的那些告诫中,掌握到哪些“财富密码”?


1839年7月8日,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他父亲是一名药贩,常年在外奔波,但即使这样也没能赚到钱。他母亲只能独自在家抚养5个子女,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这让洛克菲勒从小便继承了母亲勤俭的品性,也让他拥有了自力更生的性格。常年的贫苦生活,也让洛克菲勒自小便梦想着能够过上好日子,至少是得让全家人吃喝不愁。

有了梦想的洛克菲勒就此走上了一条“逆天改命”的道路。

从幼年时起,洛克菲勒的经商头脑便显现了出来。他会将那些捉来的小鸡养在家里,等到它们渐渐长大之后,再把它们拿到集市上换钱。秉承着“鸡生蛋,蛋生鸡”的原理,洛克菲勒在12岁时便积攒了50美元。

有了这些本金之后,洛克菲勒动起了别的脑子:他转手把这些钱借了出去,然后收取本息。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就连父亲也看出了洛克菲勒身上的“天赋”,开始抽空对其进行商业训练,并督促其完成学业。

1855年,洛克菲勒高中毕业,同年便付费进入到福尔索姆商业学院设在克利夫兰的分校,进行学习。这一次,洛克菲勒只学了3个月,便在同年9月份踏上了求职的道路。

历经6个星期之后,洛克菲勒找到了一份簿记员的工作,他在这个职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升任为主任簿记员,年薪也从300美元涨到了600美元。

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逐渐令洛克菲勒感到十分无趣。即使是升职加薪,带给他的快感也不如自己下海经商来得痛快。简而言之,工薪已经满足不了洛克菲勒的胃口了。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年轻时的洛克菲勒

1858年,洛克菲勒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一位名叫克拉克的好友,共同合伙经营农产品转售的生意。这是洛克菲勒在商业上的初步试运营,也带给了洛克菲勒不少的商业经验以及一定的资金积累。

经营公司以后,洛克菲勒都会把交易的每一笔钱全数记录在册,也就是这种节俭记账的好习惯,给洛克菲勒消除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都说运气与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适时的判断风向,迎合市场,才是身为一名优秀商人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因此,洛克菲勒投身农产品转售生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灵敏地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风向。洛克菲勒觉得:这种转变可能会为他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这时的洛克菲勒仅有23岁,23岁的年纪就拥有了与那些商业“老油条”不一样的长远眼光,以及敏锐的嗅觉。因为这一年的洛克菲勒决定:从事炼油业,转向石油提炼投资。

1863年,洛克菲勒就将自己的决定转化为现实,和自己的老伙计克拉克合资在克利夫兰建立了一所炼油厂,并且还招揽了一名得力干将:化学家安德鲁斯。

都说钱多了事情就变多了,就连曾经这对一同在商海中沉浮的好兄弟,也因为钱的事情闹起了矛盾。这让洛克菲勒始料不及,只能大量借债筹措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转。几经周折,洛克菲勒才最终以72500美金的价格,将克拉克手中的股权全部买了下来。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老洛克菲勒兄弟6个青少年时期合影

买完股权,洛克菲勒就用起了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的手段。次年,便把自己的弟弟“收编”了过来,作为自己的生意伙伴。除此之外,洛克菲勒也在不断招揽人才,将公司越做越大。

直到1870年,洛克菲勒终于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洛克菲勒已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托拉斯,并且是名扬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相较于儿时希望满足温饱的愿望,此时的洛克菲勒仅个人财富数字,就已不少于14亿美元。相较于美国920亿美元的GDP,洛克菲勒个人财富所占的比例,是至今的富豪所没打破的。毕竟,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掌握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洛克菲勒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一个让全世界的人都望尘莫及的传说。

就在这个伟大传说的背后,很多人都想知道,洛克菲勒获取成功的财富密码是什么。或许我们能从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那些信中,窥见一些精妙的细节。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直都把洛克菲勒作为自己唯一的偶像,他曾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洛克菲勒。”

在曾经那个被资本疯狂剥削与倾轧的年代,洛克菲勒的财富可以说是最不肮脏的。他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平步青云,成为许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也不是全无道理。

而在洛克菲勒之后的6代人,把这些财富绵延了100多年,至今仍旧是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家族。这种来自家族的成功与辉煌,更是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究其根本,这一切都与洛克菲勒对子孙们的教诲分不开。

就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14封信中,就明确写到:想要成功,要做‘傻’的聪明人。而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一种是活用自己的聪明人,另一种是活用别人的聪明人。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与儿子

前者能够做到将自己的聪明发挥出来,无论是学识还是外貌都能够将其发挥到极致。而后者就需要拥有一种能够抓住人心的能力。

可即便是活用别人,却也不见得都是聪明人,很多经营者以及领导者都是聪明的傻瓜。在他们的世界中,都认为想要抓住人心,就必须通过由上而下的领导方式。但其实并不然,这种方式非但不会抓住人心,甚至还会丧失自己的领导能力。

因为没有人会乐于接受任何人的轻视,这种被看低打压的心理,早晚会令人丧失干劲。毕竟每个人都想听到夸赞,尤其是已经付出了不少的心力,都想借此展现自己的能力时。如果连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都没有,何来的领导效果可言。

只有善于驱使别人的经营者、领导者或大有作为的人,他们懂得高看别人和赞美他人的艺术,当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他人的聪明来为自己服务时,也就少不了财富的流入,以及情感的付出。

当领导者对下属付出深厚感情时,又何愁不会赢得胜利,不会取得部属更多的敬重?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积攒人心的过程,没有人会愿意一直跟随一个不通情理、斤斤计较又时常轻视打压自己的领导者。

就如同洛克菲勒所说:“一头猪好好被夸奖一番,它就能爬到树上去。”

言外之意,更何况是人。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家族

都说人一定要有远见,只有长时间的吃苦,才有长时间的收获,那既然想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经营者,又怎么能鼠目寸光。想要创造成就,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漂亮,就免不了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想要让部属贡献出全部的工作热情,去为自己创造财富,又不想有更多方面的付出,这和痴人说梦又有什么区别。

在成为一个活用自己的聪明人,和成为一个活用别人的聪明人的两条道路上,都免不了要出现聪明的傻瓜。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加,可是生存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当一名领导者成为“聪明的傻瓜”时,那也就没办法阻止部属去寻找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但即便是你找到了机会,却成为了知识的奴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受着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支配,展现出一种自作聪明的姿态,甚至是把无知看做一种罪恶,把每一次深藏在“不懂”中的机会给放走,那也只能在人生的转折点中一次次低沉。

无论是对于领导者还是部属来说,怎样运用自己的聪明,是一堂永久的必修课。

总之:自作聪明的人是傻瓜,懂得装傻的人才是真聪明。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

就像是洛克菲勒,在他的巨富人生中,也少不了装傻。可以说正是懂得装傻,才让洛克菲勒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命运。读到这里,我们或许会想,除了这些,洛克菲勒还留给了儿子哪些告诫,才让洛克菲勒家族经久不衰?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一封封书信,记录着自己一生的伟大奋斗过程与心得。这是走向成功的经验,也是来自一名父亲沉甸甸的爱。

洛克菲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必须拥有很好的执行力,同时不要忘记,贪心也大有必要。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很少有人能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即使是洛克菲勒,也是从一个贫寒的家庭中,摸爬滚打多年才有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虽说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但是学习借鉴一点成功的经验,也是一件无伤大雅的事情。

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中,他的事业也是踩着失败的螺旋阶梯上来的,是在失败中崛起的。正是在一次次的困难与挫折中,洛克菲勒锻造出了坚强的性格与持久的执行力。

正是要经历失败,才能明白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领导。良好的执行力也得需要一个轻车驾熟的过程,毕竟很少人生下来就是一块当领导者的料子。芸芸众生中,占据大多数的还是普通人。

可即便是普通人,也得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当你真正决定投身到一份事业,或是一件事情中时,就不要忘记:贪心大有必要。

或许很多人都因为“贪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时刻告诫着自己不要过于贪心。但是如果太过清心寡欲,反而没了前进的动力。

正如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在为了利益而奔波,想要完成“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理想生活,可现实带给大家的往往是更多的压力,人们只能变得更加奔忙。而刚刚好的贪心,就能让念头都以利益为动力,将自己视为生命的中心,以此决定什么才最为适合自己,借此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命运。

当你真正有了真心想要的东西,哪怕是想方设法都要得到的念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也会因此而变得充实许多。适当的贪心,有时也会成为走向成功的推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过得更好,都不会停止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占有。这种在贪心之下滋长的动力与希望,也是能够令我们生活上一个档次的垫脚石,只要可控,没什么不好。

像洛克菲勒一样走向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是我们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与目标。尽管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不了会遇到艰难险阻,困难与挫折,但只要奋力争取、创造与积累,就能够拥有让每一分钱都带来效益的能力,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头脑最聪明,哪两种

洛克菲勒

文章最后,还是要告诉大家: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有权利,去当一个穷人,谁都能成为大人物。即使不能做到像洛克菲勒一般腰缠万贯,但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灿烂的人生梦想。

有梦,总要去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洛克菲勒   克拉克   簿记员   聪明   人心   部属   聪明人   领导者   贪心   头脑   儿子   生意   家族   石油   美元   财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