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1952年,到山东视察的毛主席,在许世友将军、罗瑞卿将军等人的陪伴下,游览了曲阜的孔庙。

在游览期间,毛主席一时兴起,问许世友等人:

“孔庙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我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这一问,倒把许世友等人问住了,难道孔子不是姓孔吗?

毛主席看到他们一脸错愕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答不上来,于是就笑着给他们说出了答案。

许世友等人听了以后,才知道孔子原来不姓孔,并且他的身份还不是一般的尊贵!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

那么,孔子到底姓什么?毛主席是如何解释的呢?

一、毛主席游山东

毛主席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一直忙于中国的政务和建设,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休息。

到了1952年,过度的繁忙导致毛主席的身体出现了些问题,于是他就向中央提交了休假申请,想休息一段时间。

中央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就批准了他的休假申请,并让他携带工作人员休养一段时间。

毛主席虽然名义上是请假休息,但实际上他确定有打算,他打算在休假期间,去黄河进行一次实地考察。

于是他就在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以及警卫处处长汪东兴等人的陪伴下,踏上了视察的旅程。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2

10月25日,毛主席等人便离开了北京,先去了天津,之后又赶往了山东。

时任山东军区司令的许世友听说主席要来山东以后,特别高兴,激动地等待着毛主席的到来。

10月26日傍晚,毛主席等人乘坐的专列终于抵达了济南火车站。

早早等候在车站的许世友,急忙上去和主席打招呼,并热情地招待了毛主席一行人。

之后,许世友又于10月27日,陪同毛主席游览了济南的趵突泉、大明湖和北极阁等风景名胜。

在游览济南时,毛主席突然问许世友:

“你在济南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知道济南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听到毛主席的问题,许世友还真答不上来!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3

不仅他答不上来,在场的人也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只知道济南的地理环境,要说到关于济南的历史问题,他们都不是很清楚。

毛主席看到无人作答,便点燃了一根烟,向众人讲述道:

“在古代的时候,济南有一条河,这条河以王屋山为源头,到山东半岛入海,称为济水,济南水和黄河、长江、淮河又并称为四大江河。”

讲到这里,毛主席一口烟后,又继续说道:

“随着历史的发展,济水的上游也发生了改道,汇入了黄河,而济水的下游就被改叫为大清河。

到了清朝时期,黄河在河南铜瓦厢改道后,又涌入了大清河,济水也就不存在了。

到了西汉时期,济南这个地方曾封过一个济南国,因为在原济水的南边,所以就称为济南。”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4

许世友等人听了以后,都恍然大悟,对毛主席渊博的学识佩服不已。

接着,毛主席还给大家讲了山东的历史文化和济南一些风景名胜的相关历史,并在漱玉泉前讲了李清照的爱国思想。

许世友等人听了以后,都对山东和济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当然了,毛主席之所以讲这些,并不是在卖弄自己的学识。

他只是在含蓄地告诉许世友等地方领导,作为一个地方的干部领导,就要对当地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渊源,也要知道当地的文化。

到了27日下午,毛主席又去了黄祖炎烈士的墓地凭吊。

然后,他就携带众人到泺口大坝进行视察。

视察结束后,已经是傍晚时分,毛主席就打算在济南留一晚,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徐州。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5

许世友可是好久没见到毛主席,自然很舍不得毛主席离开。

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让毛主席多留一天的好办法。

二、毛主席问:孔子姓什么?

第二天清晨,毛主席准备去徐州时,许世友对毛主席说道:

“主席,这都到了山东了,不去看一看孔庙吗?”

孔庙可是有毛主席回忆的地方,许世友这一说,毛主席的回忆立马就被勾了起来。

1920年时,新民学会的会员,没有去法国勤工俭学的资金,为了帮助他们,毛泽东同志曾辛苦地奔走于长沙,北京和上海等地。

在当年的4月11日,年仅27岁的他在去上海的途中,特意来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了孔庙、孔府、孔林,感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如今时隔32年,再次踏上了齐鲁大地,毛主席难免会想起一些往事。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6

最终于毛主席听从了许世友的建议,决定再去参观孔庙,拜访拜访孔夫子。

毛主席对许世友说:

“你说得对呀,我们是应该要拜访一下孔夫子的。”

于是在许世友的安排下,毛主席来到了曲阜,并对一行人讲起了曲阜这个名称的来历和曲阜的历史。

在众人谈笑间,就已经来到了孔庙的大门前。

走进孔庙的东华门后,毛主席发现这里陈放的东西,倒是没有多大变化。

东华门内的十三座御碑亭中,依然陈列着53座历代封建帝王所御赐的石碑。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依然是那么宏伟壮观,大殿的正中央挂着一块写有“大成殿”的牌匾。

毛主席指着那块牌匾,向众人讲起了大成二字的来历。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7

“大成其实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孟子认为孔者是集大成者,集‘圣之清者’伯夷、‘圣之任者’伊尹、‘圣之和者’柳下惠等圣人的优点于一身。”

“正是因为有了孟子的这个评价,到了清朝时期,孔子便有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封号。”

听了毛主席的讲述,大家都对孔庙和孔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讲完了之后,毛主席又突然问许世友等人:

“孔庙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那我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孔子姓什么吗?”

许世友和罗瑞卿等人面面相觑,没一个人知道答案。

他们本来都以为,孔子是姓孔的,主席这么一问,看来孔子并不姓孔,那孔子到底是什么?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8

毛主席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不知道答案,于是就笑着给他们解释:

“孔子其实是殷商贵族的后裔,和商纣王一样姓‘子’,他们属于同一个血缘族群。”

看到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毛主席又继续说道:

“后来商纣王被灭,孔子的祖上在分封诸侯时,就成了宋国的国君。

孔子的十世祖弗父何,还是宋愍公的嫡长子呢!

只不过,弗父何后来让位给了自己的弟弟鲋祀,自己甘愿为卿。

而弗父何的后人们,也都继承了他的宋卿爵位。到了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这一代,宋卿的爵位才降为宋大夫。”

“再后来嘛,宋国生变,孔父嘉也因为宋国高层的倾轧而死,而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最后逃亡到了鲁国,在鲁国繁衍了孔子这一脉后人。”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9

“所以孔子其实并不姓孔,他姓子,孔只是他的氏。他的字为仲尼,名为丘。”

听了毛主席一番解释后,许世友和罗瑞卿等人恍然大悟,原来孔子姓孔,并且还是殷商贵族的后人呢!

接着,毛主席还在孔子后人的陪同下,继续游览了孔府。

三、孔夫子后人陪同游览

陪同毛主席游览的孔子后人,名为孔子玉,是曲阜县委书记。

在孔子玉的带领下,毛主席等一行人来到了孔府进行视察。

进入孔府,来到前堂楼时,毛主席问孔子玉:“你姓孔,难道和孔子是一家人吗?”

孔子玉如实回答:“是的,我是孔子的第72代孙子。”

这话一下让毛主席来了兴致,他好奇地问孔子玉:“那你们起名字都是怎么算辈分的?”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0

孔子玉便解释道,据说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曾赐孔府30个字作为辈分,可惜现在他只记得20个字。

毛主席听了以后很感兴趣,还特意拿出了烟盒中的白纸,让孔子玉把这20个字写下来。

于是,孔子玉就在纸上写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并把纸交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仔细看了以后,觉得很奇怪,因为从孔子玉的名字来看,和这些辈分字是不沾边的。

孔子玉便笑着解释:

“我的原名是孔宪彬,子玉是我的字。孔家毕竟曾是封建地主,所以我参加革命后就改名成了孔子玉。”

毛主席听了以后很感慨,便说道:“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不管以前是地主还是农民,大家都在向一个方向前进,你们起名字按什么起都行,就是个名字罢了。”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1

听到主席这么说后,孔子玉立马就明白了主席的人格魅力,这种大度从容的智慧,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接着,穿过孔林后,孔子玉又带着毛主席一行人走向孔子墓的方向。

看完了孔子墓以及孔子后代的墓后,毛主席便回到了车上。

而在此时,毛主席也感慨了起来,他告诉同行的罗瑞卿同志和许世友同志:

“我小时候学的都是孔子的思想,虽然有些内容过时,但对我却有很大的帮助。

我认识的字可都是孔夫子教的,要是没有他,我恐怕大字不识一个。”

实际上,毛主席对于孔子也是集欣赏和批判于一身的,他认同孔子的一些思想,却也认为孔子的某些思想不正确。

四、毛主席眼里的孔夫子

毛主席是非常重视孔子和其思想的,他称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对孔子思想要有传承,也要有批判。

孔子的《论语》对毛主席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2

“学而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句子,都让毛主席感到好学的重要性。

毛主席提倡的学习态度,其实就是孔子的学习态度。

毛主席曾说: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如果 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那就必须从不自满开始!我们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并且在号召全党学习时,毛主席也曾经拿孔子讲过道理。

毛主席曾于1939年5月,在延安的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道:

“大家都要努力学习,不能落后,也不能躲懒睡觉!

孔子有个学生叫宰予,他就总在白天睡觉,孔子就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要是我们队伍中有躲懒的人,也可以这样讲。而对于学习有成绩的,那就要奖赏!”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3

由此可见,毛主席是很认可孔夫子的思想的。

当然,对于孔夫子的一些思想,毛主席也是很批判的。

比如在延安时期进行生产运动时,毛主席就提出了孔子不喜欢劳动的缺点!

1939年4月24日,毛主席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会上,曾发表了以下讲话:

孔子虽然也是圣人,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耕地!

根据《论语·子路篇》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向其请教如何耕田,结果孔子却说不知道,我不如农民。

学生又问他如何种菜,他又说不知道,我不如种菜的。

毛主席就认为这样是错误的,因为在孔子那里读书的学生们,只知道学习,却不实行劳动。

而中国的革命者,应该不仅学习革命理论,还要去实行劳动!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4

在毛主席看来,孔子的思想不应该教条化,不能将其精华和糟粕兼收,禁锢国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时,孔子的思想一直禁锢着国人,使国人的思想不能自由,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人都是孔子思想的“奴隶”,所以毛主席认为这是错误的!

毛主席一直认为,孔夫子的思想是有一部分真理的,他也是革命党,不能一笔抹杀。

在1964年2月时,毛主席还特意对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说:“孔夫子的传统不要丢!”

其实毛主席和孔夫子一样,都是不同时代的圣人,他们的思想会一直影响着后人们。

最让我们敬佩的是,毛主席一代伟人,虽然总为国事繁忙,但在闲暇之余总会读书学习,所以他的学识才会那么渊博。

1952年,毛主席与许世友等人游孔庙,问孔子姓什么?无人答得上来

图15

如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机会,像毛主席一样好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孔子   孔庙   曲阜   孟子   大成   孔夫子   孔府   黄河   济南   山东   圣人   后人   主席   思想   历史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