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为什么不该考协警

清华女博士报考协警学历不符,经清华官方澄清,算是实锤了

不过今天我们不讨论学历不符。我们讨论博士可不可以、该不该报考协警的问题

从宪法、劳动法层面讲,公民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这毋庸置疑!一个清华博士生,只要不犯法,他有权选择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个岗位,这是他的权利

但是,有权做一些事,我们就应该去做么? 显而易见,有些事是不该做的。比如离休干部收废品;清华博士考协警

首先,清华博士考协警,亵渎了纳税人(说国家也行)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

全国高校2022年预算经费清华达到362.11ww。以6万学生、教职计,人均教育经费达到60w+。是一个沿海二线城市普通高校人均经费的近25倍(这个普通高校2.1w教职学生,5ww经费,人均2.5w-)

这些教育经费都是全国企业、公民缴纳的税费和利润(可能有捐赠,已经考虑进去了)

换句话说,一个清华博士,相当于每年向纳税人贷款50w+,总负债超过300w

想一想,你干协警还得了这贷款吗? (当然,这贷款是不用还的)

用一个二本生25倍的投入,浪费那么多院士、教授的培养,然后去和这个二本生争一个协警岗位,对国家、对纳税人来讲,这算哪门子生意?

其次,清华博士考协警,是抹黑自己的天赋和家庭的养育

一个清华博士去考协警,等于是在向社会宣布自己的低能

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比较优势”

这可不是说你和二本生比,能力样样强过他,有优势

刚好相反,比较优势是和自己比。机会成本最小,就是最大收益

翻译成通俗的文字就是:我一个清华博士今儿决定干协警了。比较了一下,这是我最好的选择,值了

靠! 这算什么?CR!

当然,你可以说能进体制、落户口、很值。可那是你的观点(如果我们的名校博士、硕士大面积进体制吃皇粮,不惜做城管、当协警,那就更是CR!)

如果这个清华博士,出生庶民,没权没势,一时半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当城管、做协警,也算迷茫之下找到了组织

如果他是干部、知识分子家庭出身,那我得怀疑他父母的社会关系和眼界了

当然有能力两年让博士上厅里做处级的,那是镀金。不在讨论之列

本来还有“第三”,说博士考协警会扭曲社会的价值体系,不扯了

之前就有北大原子核物理博士报考城管 “大材小用”的事,尽管是个别的选择,但从未来国家人才竞争的层面来讲,就不得不说清楚这事:

博士是什么? 在古代社会就是士!

考取了功名,家庭可以享受国家减免税赋,算是踏入了贵族门槛。 你的使命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在社会进步了,一个清华博士可以不做国家栋梁了。但也不能太那啥吧?难道清华的博士真比不上那些做新媒体运营、想着如何持续输出内容,打造个人IP、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二本、大专生?

国家用纳税人的钱,拿几百个w把你当将军培养 (别否认,清华博士就是各领域领军人物),到头来,你说咱不行,干协警合适?

这可不仅仅是“大材小用”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清华   本生   博士   大材小用   教职   纳税人   城管   普通高校   经费   层面   公民   贷款   家庭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