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根据外媒报道,在美国密苏里州开普吉拉多自然保护中心,有一条双头蛇迎来了它17岁的生日。

它的寿命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让科学家们感叹,它几乎是抓住了仅有的亿分之一的几率,存活到成年期,那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双头动物

一般来说,动物都只有一个脑袋。不过,这些年来,科学家也发现了不少双头的动物,说白了就是有2个脑袋的动物。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这种现象多出现在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当中。举几个例子: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其实,也不只是蛇,其他两栖类动物也有,比如: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除了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之外,科学家也曾经在哺乳动物中发现过双头的情况,但都是极个别的现象罢了。举几个例子: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除了双头羊,双头牛,人们还发现过双头鹿,双头猫等等。如果仔细研究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双头动物的寿命都很短,很多都活不了几天。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双头动物其实属于一种畸形,一般认为是没有分开的双胞胎。根据对于双头动物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生存时间要比正常的同类短得多得多,智商也要低得多。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不仅如此,由于是两个大脑控制同一个身体,常常会出现分歧,导致各种生理行为出现问题。举几个例子:

因此,在野外,双头动物其实很容易死亡,基本上很难撑过几天的时间。而在美国密苏里州开普吉拉多自然保护中心的双头蛇却是一个例外,它活了17年。

双头蛇

双头蛇在自然界中其实是极为罕见的,主要出现的本质原因是:控制头部的基因不稳定,发生了变异。一般来说,双头蛇属于一卵双胎,说白了就是,孵化它的卵本身就是一个畸形卵,里面是有双胎的,这是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的。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双头蛇的寿命都很短,绝大多数很难活过一周的时间。即便是把这种双头蛇圈养起来,它们也很难存活太久。不仅如此,如果其中一个死亡,另一个也会很快死亡。在美国密苏里州开普吉拉多自然保护中心的这条双头蛇是一条黑鼠蛇。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黑鼠蛇,也叫作东部鼠蛇,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落基山脉以东的整个美东地区和加拿大南部,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游蛇科-锦蛇属。

黑鼠蛇是一种无毒蛇,顶部呈黑色,在一些鳞片之间有淡淡的白色,而腹部是白色。它们的成年个体体长一般为1.2米~1.8米,已发现最长的黑鼠蛇达到了2.6米。黑鼠蛇在野外的寿命一般在10~15年之间。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而开普吉拉多自然保护中心的这条双头蛇已经17岁,也就是说,它已经算是在黑鼠蛇中算是罕见的长寿。不仅如此,这条黑鼠蛇的体长更是达到了1.5米。

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称,这条双头黑鼠蛇遭遇的最大的问题其实在于饮食。

由于两个头有生存竞争,工作人员会让它们分别进食,其中一个头在进食的时候,另一个头会用水杯盖住。

但即便是这样,对于这条双头黑鼠蛇来说,进食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由于它们是连体的关系,连体脊椎使得这条双头黑鼠蛇的吞咽能力大幅下降。

正常的黑鼠蛇可以吞咽一条全尺寸的老鼠,但是这条双头黑鼠蛇不行,它只能吞咽非常小的幼年老鼠。即便如此,如果两个头同时进食,它也会被噎死,所以只能分别进食。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除此之外,保护中心为了避免这条双头黑鼠蛇因为“往哪走或者走哪条路”而产生分歧,所以工作人员把它束缚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

这也足以见得,如果它不是被关在了保护中心,在野外,肯定很难活过来。首先找不到合适的猎物,即便找到了也会因为争夺食物而相互厮杀。不仅如此,遇到了天敌,连跑路都可能因为想法不一样而没跑成,最后被吃掉。

美国双头蛇17岁,科学家:亿分之一的几率,为啥双头蛇难以存活?

不过,不得不说,它可以活这么久真的是一个奇迹。首先,双头蛇的出现大概就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其次,还能活下来,还能长寿,那概率就更低了。

英国爬虫学会理事会成员、蛇专家史蒂夫·艾伦就提出:这条双头黑鼠蛇克服了亿分之一的生存几率后才能到17岁

在有记载的材料中,已知的双头蛇最长寿命也就是17岁。虽然传说中有活到20岁的,但并没有留下具体的记载。也就是说,接下来,如果这条双头蛇能继续活下去,它每多活一天,都是在创造记录。

#美国##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缅因州   密苏里州   美国   长寿   体长   爬虫   蜥蜴   自然保护   不仅如此   几率   个头   寿命   科学家   动物   类动物   发现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