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是今年主题。

全球疫情之下,如不能亲临博物馆现场,也可以在书中漫游历史,寻求答案。这份书单帮你“把博物馆搬回家”,足不出户体验文化盛宴。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还原在读者眼前,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弥补读者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博物学记》系列丛书展开博物馆穿越之旅,探究古人衣食住行医艺,解密中华浩瀚历史。

业内评价,这是一项将博物馆的教育传播与学校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创新尝试。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游弋于人类文明的长河,完成一次心灵之旅。“博物馆绘本”系列从众多古代艺术品中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器物,邀请画师进行原样临摹,手工绘制。

内容涉及制作工艺、历史渊源以及不同时期代表性文物文化内涵,让读者从绘图中直观体会艺术藏品的精美绝伦。目前已出版《元青花》《玉器》《青铜器》《明清家具》四册。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一件器物、一幅图画、一方碑刻、一处遗址……皆为认识“中国”的一个视角,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文物最终汇成多彩壮丽的祖国山河画卷。《70件文物里的中国》由上海博物馆编,文博领域研究者选取公众感兴趣的角度,以70件文物为支点,带领读者通过“物”重观中国历史漫长恢宏的演进过程。

本书注重对“物”本身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阐释,提供由“文物”达“中国”的一种路径,展示璀璨文化缩影的同时,予读者以观看文物的启示。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故宫观止》《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埃及博物馆》等一批中外读物,高度还原馆藏艺术珍品,用文物讲述人类简史,也揭开诸多未解之谜。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纯真博物馆于2012年开馆,是帕慕克专门为了《纯真博物馆》一书而建造的实体版博物馆。“在写小说《纯真博物馆》时,我想着博物馆;在建造博物馆时,我想着小说。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小说获得好评后我的一时起意,小说的诞生也并非源自博物馆的成功。”他认为,博物馆和小说拥有相似的动机:它们都是出于保存对象、记忆和事物的愿望而存在的。

读书也是看展,从书里穿越至博物馆

作为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类群,昆虫时而令人着迷,时而令人生畏。《虫儿飞》这座“指尖上的昆虫博物馆”15个展厅按昆虫纲目谱系进行分类,介绍11大目、200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这本全方位发现昆虫之美的艺术图鉴,是启发小读者树立环保意识、关爱自然的科普佳作。

图片来源:出版方

编辑:许旸

策划:柳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博物馆   博物   器物   简史   中华   昆虫   中国   文物   纯真   读者   现场   艺术   文化   历史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