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在我国福建泰宁一处峭壁上的岩洞里,竟“悬空”着一座古寺。

整座寺庙不用一砖一瓦,一钉一铁,仅靠着一根柱子就将它牢牢撑起。

相传,它是因为宋朝一位妇人在此许愿生子,后来不但灵验,儿子还高中状元。

为了还愿,状元郎寻遍天下能工巧匠,但由于地理位置实在特殊,始终都不能将寺庙建好。

最终,寺庙里一个和尚出了一个“妙招”,这才让寺庙“腾空而起”。

日本高僧重源法师,曾三次到这里学习它的奇特之处,最终才回国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寺大佛殿。

那么,这座寺庙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它又为何要建在岩洞里?寺庙的和尚,是怎样想到妙招的?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

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来揭开这座寺庙的神秘面纱!

悬空的寺庙

2013年的某一天,家住福建的地质爱好探险者小李(化名),背起了她的登山包,再次走进深山,徒步“探险”去了。

走着走着,一抬头,竟发现了一座建在岩洞里并且还“悬空”着的寺庙。

再走近点看,发现寺庙距地面有三四十米高,下面就一根柱子支撑着整座寺庙。

远看,整座寺庙就像是悬空了一样。

作为一个爱好探险的人,小李也见过不少奇特的建筑。

可是面前的这座寺庙着实令人大吃一惊,让人根本挪不开视线。

只凭一根柱子,到底是如何支撑起来寺庙的全部重量呢?

小李赶紧联系了相关部门,福建省地质研究院很快组成了一支几人科考小队,前往一探究竟。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2

这座寺庙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金湖西岸。

因经过寺内岩层渗滤出来的水,清甜如甘露,所以被称为甘露岩寺,也可称为甘露寺。

科考队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地方,显然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四幢两三层的寺庙建在峭壁上的一个巨大岩洞中,下面仅仅只有一根柱子支撑着。

科考队怀着满心的惊奇和疑问,首先对寺庙所在的山体进行了考察。

对泰宁地貌熟悉的一个队员断定,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通俗来说,就是红色砂岩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后,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以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泰宁位于福建的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温暖湿润,雨量充足。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3

这样的环境加上风化剥落、流水侵蚀、重力崩塌等外力的作用,同样也就形成了泰宁天然的丹霞岩穴。

一柱擎天

科考队对寺庙所在的岩洞进行了仔细勘探,发现寺庙所在的天然岩洞内窄外敞。

经测量,这个洞穴高约80米,深约30米。

整座寺庙是坐西北向东南,中轴线上是蜃阁与上殿,两侧为南安阁与观音阁,南安阁为库房。

整座寺庙呈一个倒三角形的形状,上部宽30多米,下部宽10多米。

这样一个上宽下窄的形状,用什么方式才能保持建筑的中心呢?

紧接着,科考队终于来到了令众人惊奇的那根柱子面前。

他们仔细研究后,确定这是一根30米高的“杉木王”,成年人用胳膊环抱起来,刚好可以抱住。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4

仔细观察发现,寺庙的横梁是搭在崖壁两端的,这样大部分的重量,就可以通过横梁传到两侧的岩石上。

而下面的一根柱子只承载了部分的重量,起到了一个支撑、加固的作用。

巧妙的一根柱子,就解决了岩洞上宽下窄的问题,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那么,这绝妙的主意究竟是谁想出来的呢?

和尚“出招”

关于甘露岩寺的建造,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最开始的时候,它供奉的是送子观音像,虽然寺庙规模很小,但香火却很旺盛。

北宋时,一位妇人听说这里求子很灵,便从城中赶来,许诺若生下儿子,便捐钱重修寺庙。

岩洞有多大,就将寺庙建成多大。

令人想不到的是,后来这位妇人真的诞下了一子,取名叶祖洽。

叶祖洽从小聪颖好学,18岁乡试中解元。

熙宁三年也就是1070年,高中状元,当时才24岁!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5

叶祖洽记得母亲从小就天天给他讲这个寺庙的事。

为了偿还母亲夙愿,叶祖洽中了状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求天下有名的建筑高手,来扩修这座小寺庙。

但奈何寺庙所处的地势险峻,寺庙盖盖停停,一直都没能真正地建起来。

有一天,寺庙里的了凝和尚在山下看见了一个壮汉,忽然顿受启发,急忙跑回寺庙当众宣布:

明日开工,不得有误!

众人莫名其妙,叶家听了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连忙问是怎么想出来的。

原来,了凝和尚在山下看见的那个壮汉,扛了一根又粗又直的圆木。

只见他把这根圆木放在了,抬木头用的一个Y型的铁叉之间,就去旁边的树荫下休息了。

而那根圆木竟稳稳当当地停在了铁叉之间。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6

这时,刚好起了一阵风,了凝和尚被风吹得后退了两步,赶快看向那根圆木。

只见那壮汉一点都不急,眼皮微张地瞥了一眼,见圆木纹丝不动就又闭上了眼睛。

了凝和尚瞬间想到,寺庙也可以照这样去建造啊!

当然,了凝和尚在这里用了一点小聪明,并没有把山下所见所闻跟叶家讲。

而是摇头晃脑地说道:

府上状元姓“葉”,一木四横,岩洞上宽下窄,呈倒过来的“品”字,这样建,意为当朝一品啊!

叶家人一听,那是满心欢喜,还提议把这根柱子叫状元柱或如意柱。

自此之后,来甘露寺参拜求子,求中状元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其实早在1958年11月的时候,南平文物普查队就已经发现了这个藏在岩洞的寺庙。

队员发现寺内的横梁架上有“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修建的墨迹。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7

之后,考古人员还找到了三块碑志,上面也写明了寺庙始建于南宋的绍兴年间。

再看寺庙的建筑风格,朱红的柱子和门窗,反翘起来的屋顶四角,也是充满了浓郁的宋代建筑艺术风格。

但虽然确定了甘露寺的建造年代是在宋代,但设计师究竟是谁,因年代过于久远,已经无从考证。

奇葩之处

甘露岩寺全寺都是由天然的木材构成。

我们都知道南方天气多阴雨潮湿,它仰赖着岩洞的庇护,历经800多年风霜侵袭得以保存,实属不易啊!

更让人为之惊叹的是,甘露岩寺这一巧夺天工的设计还传到了海外。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8 东大佛殿

根据现存的资料显示,十二世纪时,日本一位著名的僧人——重源法师,曾三度到福建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

回国后重建了奈良东大佛殿。

大佛殿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日本称为“大佛样”——是一种建筑结构名词,而这种结构就是取样于甘露岩寺。

1959年,北京建筑研究所还派人来临摹寺庙内的壁画。

寺庙殿宇的内部结构也被一一拍摄下来,还刊登在了《人民画报》和《文物》等报刊上,进行专题报道。

甘露岩寺是当时全国唯一一组完整精美的宋代建筑。

福建省文化局因此向国家申报,将甘露岩寺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件令人们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了。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9

一把大火,荡然无存

1961年2月的一天凌晨,天还没亮透,空气里也透露着阵阵寒意。

寺里一位负责煮饭的老僧尼把早饭煮好后,右手拿了根点燃的二尺多长的竹篾。

在这一点点火光的照明下,老僧尼走向睡觉的床铺下面,想取一个火笼取暖。

谁料想她弯腰拿东西的时候,一颗小火星竟然掉在了床头的稻草上。

年纪大了,眼睛看不太清楚,加上记忆力也不好,老僧尼并没有发现,转身提着火笼去厨房取火了。

随后火星瞬间点燃了稻草,稻草又引燃了被褥,

由于整个寺庙全是木头的,等到发觉之后火光已经冲破了屋顶。

寺院人少,周围又没什么居民,再加上缺水,不到一个小时,寺院就被大火吞噬。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0

僧尼的粗心大意,用火不当,使得这精美奇特的宋代建筑毁于一旦,实在是令人痛心惋首。

不过,在后来的一些佛教徒和热心公益事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1979年,甘露寺仿照先前的样式才得以重建。

那么,寺庙附近就有平地,为何还要将它建在岩洞里呢?

岩穴不仅能建庙,还能藏棺?

科考队走访周边发现,在甘露岩寺附近还有一个巨大的岩洞。

而岩洞里居然建了一座二层的农家小院!

经观察,门上的锁看起来还比较新,不知道是屋主有事外出,还是刚搬走了。

门前的柱子上还标有门牌号,科考队推测,这里曾经可能住着不止一户人。

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把房屋也建在岩洞里呢?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1

经过询问附近的人,科考队得知,在这里居住的村民搬到了距此地六十多千米的张地村。

得知线索后,科考队立即前往张地村了解情况。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居民房,根本没有足以建造房屋的巨大岩穴。

至于为什么在岩穴里建造寺庙和房屋,这里的村民也都不知道。

但是,科考队发现,此处村民的生活还是和岩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村里年长的老人说,在一些绝壁的岩缝和岩穴中,生长着一些价值不菲的药材。

但因数量稀少,攀崖也极其容易出现意外,他们现在很少去采摘了。

在和村民的进一步交谈中,科考队发现,张地村西北边上的一座山崖,似乎是村民们口中的“禁地”。

一些年长的老人对此只字不提,也有一些村民欲言又止。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2 (参考)

这让科考队疑惑不解,他们究竟是在隐瞒什么?

带着新的疑问科考队来到了这座山下,经过队员的辨认,这座山和其他的山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科考和攀爬中,没有发现什么危险的动植物,空气、水源也没有什么异样。

那为何村民们不敢深入此地呢?

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新的线索出现了!

科考队在山峰的南侧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穴,被树木杂草遮挡得严严实实。

当科考队好不容易进去岩洞后,眼前的景象令人不寒而栗!

面前竟然分层摆放了上百具棺木。

科考队发现,这些棺木所在的洞穴是一个天然洞穴,两三米深,高约三米,长约二十米。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3 (参考)

再往里走,他们发现棺木里面居然什么都没有,这让科考队感到十分震惊。

科考队走访了当地的民俗专家,希望能解开这个谜团。

据民俗专家说,这个洞穴属于当地的一个风水岩,也就是藏棺木的地方。

村子里每出生一个人,就会做一口棺木放里面,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保持家族兴旺。

每当一名村民去世时,就从岩洞里取出一口棺材来埋葬。

当地人说,这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了。

最多的时候,这个岩穴放过三百多具的寿棺。

实行火葬后,就不再用这个方法了,但岩洞至今还有近百具棺材,为的是求平安和幸福。

生于岩穴,死于岩穴。

这样的习俗,还真的是应了那句古话,从哪里来,便归于哪里去。

福建大山有一岩洞,竟“悬空”一座古寺,吸引日本高僧三次来模仿

图14

无论是岩洞里的寺庙,还是独特的岩葬习俗,都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一种美好的祝愿。

当地的一位长者说,从山脚到甘露寺,一共有一百零一级台阶,寓意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即使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心中有信仰,也要继续前行,完成最艰难的一步。

最后告诉大家,早在2000年的时候,泰宁县旅游部门对甘露岩景区进行勘察规划。

经过改扩建后的甘露岩景区,景色更加吸引人。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一看啊,顺便抱一抱传说中的状元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岩洞   泰宁   岩穴   僧尼   佛殿   圆木   棺木   福建   高僧   日本   柱子   甘露   洞穴   寺庙   状元   村民   发现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