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作者:相忘于江湖

长期以来,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的“三个半军事家”之说。

第一个版本,是抗战时期来自日本的说法:“三个军事家”分别是《国防论》的作者蒋百里、蒋氏的高参杨杰和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而那“半个”,则是开国元帅排名第四的刘伯承。

第二个版本,是新中国成立后坊间流传的说法:“三个军事家”分别是十大元帅排名前列的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而“半个”则是我军对手中最难缠的桂系中核心人物之一的一级上将白崇禧。

而第三个版本则颇有新意,“三个军事家”是我军的刘伯承元帅、林彪元帅,以及敌军中的一级上将陈诚,剩下“半个”则是蒋氏,至于为什么是“半个”,大概是有“半瓶子醋”的意味。按照这个说法。军事家中我军两个、敌方“一个半”,所以解放战争未打,胜负已分。

在这些享誉中外的“军事家”中,哪一些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战能力呢?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蒋百里

首先说说清末的秀才、民国时期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

蒋方震,字百里,1882年10月出生于浙江海宁,17岁获得桐乡县“观风题”考试第一,也被称为“秀才”。1901年,由县令方雨亭、知府林启、监院陈仲恕出资东渡扶桑,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1905年,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力压一众日本学生获得毕业成绩前三名,蒋百里也拿走了象征荣誉的天皇佩剑,为留学生长了脸。短暂回国在东北新军任参议不久,蒋百里被派到德国研习军事,1910年回国在良弼手下任京都禁卫军管带,随蔡锷讨袁后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

1920年,蒋百里脱离军事,转而和梁启超等研究新文化,和胡适等创办新月社。

1925年以后,蒋百里往来于孙传芳、吴佩孚、蒋氏之间,还曾因支持唐生智反蒋被捕入狱。让蒋百里在军界声名鹊起的,一是“寓兵于农”的军事理论,二是1933年判断中日必有一战,二是1937年初出版《国防论》而轰动一时。随后,蒋百里代任陆军大学校长,1938年11月病逝。

蒋百里之所以被日本军界重视,除了其奠定了国防基础的军事理论,还与在日本、德国留学有关,日本士官学校出了蔡锷、阎锡山、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名人,也让校友蒋百里备受日本人推崇。

值得一提的是,蒋百里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岳父,其三女蒋英嫁给了钱学森。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杨杰

再说说军事战略家、蒋氏的“高级幕僚”杨杰。

杨杰,字耿光,名漱石,1889年1月出生于云南大理,白族人。

16岁即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是朱老总、叶帅的校友。不久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年又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预备学校,结识蒋氏,两年后蒋氏下部队杨杰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

辛亥革命爆发后,杨杰任沪军上校团长,在唐继尧大战黔军杨柏舟的战斗中献奇谋取得黔东大捷。随后,任黔军团长、旅长,二次赴日本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杨杰在程潜、蒋氏麾下参加了两次北伐,并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中大放异彩,赢得了蒋氏信任。

杨杰被日本军界推崇,与出身日本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不无关系,同时杨杰曾任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为抗战培育了大量军事人才,也留下了《国防新论》、《战争要诀》等权威著作。

另外,杨杰参与过一线指挥,斯大林曾当面称赞他是“战略专家”。

杨杰将军在抗战胜利后倾向于进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蒋氏下令刺杀身亡。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桂系白崇禧、李宗仁

再说说桂系“三巨头”之一、“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字健生,1893年3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回族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受过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还考上了师范学校。但是,白崇禧并没有成为一介教书先生,而是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桂军,随后先后进入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

白崇禧的军事生涯一直在桂军中渡过,先后在朱培德、李济深、孙中山麾下任连长、营长、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参谋长。但是,白崇禧真正打出名堂还是在滇桂战争和东征陈炯明的战斗。北伐时期,白崇禧已经是战役级别的指挥官,“两广事变”后表态听命于蒋氏。

全面抗战时期,白崇禧以副总长兼军训部部长身份提出了对日作战六条指导原则。

实战中,白崇禧协助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指挥了昆仑关大捷,策划了武汉战役,提出了“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战思想,和日军打消耗战,但是在豫湘桂战役一败涂地。

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坐镇武汉行辕“围剿”进入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并在确山和宛东让陈赓所部遭遇挫折。但是渡江战役后,白崇禧得之青树坪失之衡宝战役,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晚年李宗仁、白崇禧的选择来看,称白崇禧为“军事家”有些言过其实。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刘伯承元帅

再说说“当代孙吴”、“川中名将”和“军神”刘伯承元帅。

刘明昭,字伯承,1892年12月出生于四川开县(今属重庆市)。少年时期跟随流落民间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偏将任贤书读书、习武,曾与父亲一起科考但因父亲做过吹鼓手而被双双赶出考场。

15岁时,刘伯承因父亲病故辍学回家承担起了养家重任。辛亥革命后从军,在重庆将校学堂毕业后担任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在川军熊克武麾下成为名震江湖的“川中名将”。期间两次重伤,一次失去右眼一次险些右腿伤残。后在杨闇公、吴玉章介绍下加入组织。

组织卢顺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刘伯承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任长江局军委书记、总参谋长,在长征中屡创奇迹被主席誉为“一条龙”。抗战时期任129师师长,提出了“重叠的待伏”、“围点打援”、“五行论”、“游击集团”和“敌进我进”等理论。

解放时期,刘伯承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和二野司令员,提出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思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成为“军校之父”,被称“半个军事家”,则显露出日本人的蔑视,因为他们认为是刘帅是残疾人。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彭德怀元帅

除了这个“日本版”,彭、林、刘和白崇禧的版本也广为人知。

对比抗战时期的日本版本,这一“国产版本”则更能代表军迷和国人的感情色彩:被主席誉为“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小时候只读过2年私塾就因家贫辍学。参加湘军后,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恶补了一下军事理论,虽是“大老粗”彭总的打仗水平放眼世界罕有敌手。

红军时期,彭德怀、林彪是红军一“狮”一“鹰”;抗战时期,林彪115师在平型关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彭德怀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解放时期,彭、林分任一野、四野司令员。建国以后,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总率志愿军在三八线迫使美韩联军铩羽而归。

刘伯承、林彪和彭德怀三位元帅,都是跟随主席“为天下穷人打天下”。

日本版“三个半”军事家,刘伯承只能算半个?另3个是谁?

而白崇禧虽为一级上将,但始终不得蒋氏信任,在大陆时因为是杂牌位居“五虎上将”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卫立煌之后,到了岛上更是被边缘化,最终晚年也是死得不明不白。

军事家,或者是战术家、战略家,或者是军事理论家,实战和理论兼而有之的不多。

刘伯承元帅的游击战术堪称一绝,被日本誉为一流。战略眼光深邃,堪称是仅次于主席的战略大师。军事理论更是丰富了主席的理论体系,所以不但不是“半个”,甚至抵得上“一个半军事家”。

【深耕正能量,弘扬战争史,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军事家   日本   抗战时期   月出   辛亥革命   军界   士官   元帅   上将   百里   战役   时期   版本   学校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无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