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凭什么敢向全世界发动战争?

个人觉得,刺激日本进行全面军事冒险的契机有很多,包括能源问题,政策问题,甚至还包括了民俗问题。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为以下几条。

1,以往的军事冒险行动带给日本的巨大战争红利。

1895年,日本不惜血本地打赢了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除台湾,澎湖诸岛被割让外,还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这个两亿两是什么概念呢?它相当于日本四年的全国收入,足够扩建十个北洋水师!这笔巨额的白银赔款让日本全国的工业,基建等几乎焕然一新,也令日本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军队力量。

十年后的1904-1905年,日本以全国之力挑战俄国,结果打赢了日俄战争,从此占取了从中国东北到朝鲜的大片殖民地,战争之后,日本主要工业部门实现了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化,在机车、铁轨、船舶等方面全部达到自给。以财阀为中心的日本垄断资本也迅速形成,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差不多又是十年后的1914年,日本再次进行军事冒险,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一方,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对德国宣战,并迅速抢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势力范围。

1931年,日本再次趁全球经济危机的局势进行军事冒险,3万多关东军挑战5倍于其的中国东北军,由于蒋,张的不抵抗策略,日本在9.18事变后又一次大获全胜,占据了整个中国东北,并成功转嫁了自身的经济困局和社会矛盾,同时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可以说,从1894年,到1931年,这三十多年前,日本从战争中获取的巨大财富和利益,已经超过了日本通过正常经济生产所得到的财富...一个已经惯于打家劫舍,并赖以生存的土匪,又怎会轻易地放下屠刀呢?

2,在珍珠港事件以前,日本已经建立起了一支足以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庞大海军。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海军的实力达到顶峰,拥有10艘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8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112艘驱逐舰和65艘潜艇,总吨位超过120万吨,约为美国海军舰艇总吨位的80%。早已超过了《华盛顿军事条约》中对日本海军的限制。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式舰船即将建造完成,其中就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而当时的美国海军虽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却不得不局限于两洋作战的环境,在大西洋保持相当数量的力量。这就导致太平洋部署的美国海军相对薄弱,即便加上东南亚的英国远东舰队,在数量和质量上依然相对日军更为薄弱。这就更加坚定了战前通过详细谍报侦察,对美英实力有充分了解的日军去进行军事冒险的决心。

3,三国轴心中另外两国的战争行动更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冒险心态。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可谓是顺风顺水,捷克,波兰被吞并,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相继投降。此时德军的三大集团军群正在苏联战场上欢快地奔驰,南路基辅战役俘虏60万苏军,北路围困列宁格勒,中路直逼莫斯科。隆美尔的北非军团也一路高歌,直下利比亚全境。眼看着一切都快要成为定局了。

这就令已经签订了三国轴心条约的日本愈发感到不安...生怕再晚一步就赶不上吃肉了。当时日本军政两界中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别赶不上末班车”...这种局势之下的日本,几乎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战争进行着准备,都在炽烈地期盼着新一轮的战争红利。

以前啥也没有的日本都敢屡屡军事冒险,何况现在环境有了,条件也有了,盟友又在一边兴奋地挥舞着战旗...在绝大多数日本人的眼中,局势已经如中国古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句题外话:这样全民期盼战争的国家,就是再挨十颗原子弹,也一点儿都不冤。

在下是喜欢探讨军事和历史问题的书生,欢迎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二战期间的日本,是很膨胀,但没有膨胀到和全世界对抗的地步。

日本发动的全面战争,一是向我国进行了全面侵入,二是向东南亚国家大举攻入。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日本并不是有意要做对,只是美英等国成为了他们前进途中的拦路虎,所以就爆发了一系列和西方国家的冲突。

即使没有面对全世界,日本人也很厉害,毕竟多线作战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玩的。

日本人在二战期间敢那么玩,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当时的形势逼迫。

日本二战时的野心来自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过去的历史

1、日本敢于对外侵略的原动力,来自地理位置和“传说”。

日本人是个自卑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自负自狂的民族”。

自卑来自于他们被上天安排到了岛上,资源匮乏,生活贫困,和隔壁的“天朝”比起来,就像世界的弃儿。而他们的自负自狂来自于他们和自然环境疯狂战斗,深度了解“丛林法则”,什么是稳、准、狠,什么是团队作战,什么是学习,日本人理解的比很多国家都深。

就这么一个民族,却长期被传说中的“日本沉没论”所影响,加上日本地震频发,海啸常常呼啸而来,所以,人们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们想寻找安全感。

到哪里去寻找?侵略他国,抢劫他国。

在日本实力还很微弱的时候(明朝以前),常常都有日本海盗在华夏沿海进行抢劫的勾当,当日本长大些了,侵略的野火在日本人心中熊熊燃烧,朝鲜、东北三省、甚至中国大陆,完全进入了日本人的视野。

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日本人就像穿上了红舞鞋,野心和欲望齐飞,他们有了对外侵略的强烈愿望,并有了计划。

“岛国资源少,风险大”是日本要主动侵略他国最原始的动力。

2、日本人对外开战屡屡得逞,让日本人的野心继续大增。

如果,日本人在朝鲜不是那么顺利,也许,他们会学会冷静。

1894年,日本军队到了朝鲜半岛,很快控制了汉城等主要城市,而朝鲜的宗主国大清却在李鸿章的犹豫中错过了好的机会,靠着叶志超的2500人和日本对峙,简直是开国际玩笑。

日本在朝鲜开战后,叶志超的队伍都和百米选手一样,个个都是飞毛腿,叶志超本人带头跑,就怕落在了后面。这样的结果,让日本人明白,原来侵略没有那么难。

甲午海战,当日本人大胜,北洋水师的官兵们大批量悲壮地死去时,大清的民众在哭泣,发誓要报仇,而日本人却像魔鬼般在狞笑,一切没有想象中难,大清,就是弱者的近义词。

八国联军进了北京,日本人又是大量参与,别国看到的是利益,而日本人眼中是将来他们要征服华夏的美景。

1904年,日俄在我东北开战,日本竟然把世界前三的强国干败了,在那一刻,日本的军人们感觉战神附身,高层们觉得他们无所不能。用一场摧残俄国人的方式,日本人宣告迈入世界强者之林。

而1931年日本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东北大地,更是让日本膨胀到不行。原来,侵略就是这么简单。

1937年日本骄傲地向华夏开战,按他们的意思,三个月,中国人就该投降了,就像满清入关,很快就把华夏捏在手里一样。只是,这次比想象中要艰难。

但即使如此,日本人还是自信满满,因为大半个中国在两三年间就被日本侵占。而侵略中国的同时,日本人抽空就把越南给占了。太容易了!

所以,到1941年以前,日本人50年间,除了1939年诺门罕败给了苏联,实在没有大败过。无疑,这给了日本人以极大的信心。而他们也膨胀到只有四个字:无所不能。

此时,日本谁也不怕,哪怕对手比他们强,比他们人多,也不怕,因为他们就是一路把“比自己强的对手”打翻而扬名立万的。

日本敢向东南亚和美国等开战,也是形势所逼

可以这样说,二战前后日本人的野心特别大,甚至超过了他们自己的控制能力。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日本从“征服一大片陆地生活”的想法,变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他们要当东亚巨人,甚至想称霸世界。

1、日本人的两个计划。

为了实现目标,日本在三十年代末侵华的同时,订了两个计划,一是向西北延展,蒙古、中亚、新疆等大片内陆可以任日本驰骋,但是,他们失望了,北边有头北极熊,狠狠地把他们打了回去。

于是,日本启动了第二个计划,那就是南下。

对于这个计划,日本人是有犹豫的,因为东南亚基本上是英国、美国、荷兰的殖民地,南下,就意味着和这些大国开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一定是日本南下最大的拦路虎。

日本很犹豫,迟迟南下不了。

2、日本在形势逼迫下和美英等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全面开战。

这时,美国帮日本做出了选择,因为美国和英国展开了对日本的贸易封锁,日本的钢铁、橡胶、石油越来越缺了,如此下去,日本离全面的战争失利不远了,而东南亚有日本要的橡胶、石油等物资。

于是,日本再一次高高跃起,挑战有史以来最大块头的敌人,主动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然后利用美国海军“养伤”,快速南下。

这一次依然很顺利,在半年的时间内,日本几乎完全控制了东南亚。

在他们认为自己再一次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时,美国王者归来,开始了全面打击日本,于是,日本的噩梦开始了。

尽管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开始节节败退,但天皇和军队高层仍然提出了“玉碎”计划,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美军两颗原子弹让他们彻底进入了万劫不复之地,而苏联在1945年8月8日开始的“八月风暴”对日本来说无疑是伤口上狠狠撒了一把盐,日本再也撑不住了。

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了。

肥皂泡终于破了,一切只是一场梦。膨胀的心,快速憋下去了,一个飘在空中很久的日本,终于落地了。从此,日本不再那么英雄,就此成了美国身边的腿子,直到现在。

但是,日本这个岛国的“不安全的隐患”还继续存在,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了那可怜的安全感,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犯病。

这是一个不能轻视的对手,也是一个不得不提防的邻居。

综合说来,日本在二战期间并没有发动和全世界的战争,日本人最主要的战争对象是中国,还有东南亚国家,而顺带着和美国、英国等起了摩擦。

为什么日本人敢多点作战?一是日本的历史告诉他们,强者是可以被打败的。二是美国的断供,给他们制造了很大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南下获取更多的资源。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二战时期的日本,怎么敢以一国之力向中国、苏联、美国等大国发动战争?而且看它那意思,似乎还想与轴心国之外的所有国家为敌。

是什么,给了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这么大的勇气?肯定不是梁静茹。这么说吧,明治维新让日本有了走向世界的客观条件,而三次对外战争的胜利,让日本膨胀得不知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哪三次呢?清日甲午海战、日俄战争、偷袭珍珠港。下面就分别说说明治维新和这三次大战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19世纪60至90年代,日本有一次极为重要的国家改良自救运动。当时谋求变革的亚洲国家很多,包括清朝,但成功的很少,最成功的当属日本。

通过变革,日本体制上采用君主立宪制,结束了长达7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世家和资本家取代武士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经过30来年的发展,日本在经济、军事、政治都得到极大的突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国力随之上涨,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强国之一。

因为发生在明治年间,这场变革被称为“明治维新”。日本后来的野心,可以说都源自于此。

完成变革,感觉自己很强的日本跃跃欲试,总想着秀一下肌肉,扩张一下领土。1894年,为了在朝鲜的利益,已经做好准备的日本蓄意挑起战争,清朝仓促应战。

在这里得说明一下,这场战争分出胜负之前,除了日本自己,估计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认为清朝会输。

此时的清朝经过多年的洋务运动略有成效,自我感觉良好地称这段时间为“同光中兴”,以为底子厚了打日本弹丸小岛胜算很大,朝中风向都是打了再说。少数几名想要议和的大臣,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出头来。

兵力方面,清朝作为人口大国,从来不怵日军。装备方面,清朝的北洋水师曾经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有军舰25艘,并建成了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

但是,战争的结果出人意料,清朝竟然输了!由此暴露出内部严重的体制僵化问题。

原来,北洋水师出道即巅峰,后期从未增添过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样的空壳海军搁在战场上,能不输吗?

而日本,1890年的时候,军舰数量还赶不上清朝,但到了1892年,军舰数量达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已然超过了北洋水师。

战后,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就像扑在人身上吸血的水蛭一样,吸走了清朝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赔款。条约还规定了许多有利于日本的内容,简单来说,日本借着清朝的资源,再次壮大了自身。

接下来就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跟俄国谈判了多次,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在那片区域大打出手,给当地百姓造成沉重的苦难。

同样,谁都以为日本打不赢,结果它又赢了!虽然原因之一是俄国发生内乱,日本极有名的特工明石元二郎在俄国资助和策动沙皇政府的反对派发动革命,把俄国腹地闹得天翻地覆,顾不上打外战。

尽管这次日本没能像甲午战争一样从沙俄手里榨取赔款,但赢了就是赢了,此后日本正式跨入世界强国的行列。

这两场战争,日本打败了亚洲和东欧两个最大的国家,可想而知,民众有多么的骄傲和自豪,这是日本前所未有的荣耀。从军到民,无不认为日本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再加上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等方面的洗脑,日本从上到下陷入狂热。

敢发动侵华战争并说出三个月内征服中国这种话,日本是真的有点狂得没边了。后来虽然在中国战场上受挫,但头脑发热的日本人依然觉得胜利属于他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的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众所周知,此事引来美国参战,日本的失败提前来临。

但若不论后果只看单一事件的话,这是日军一次辉煌的胜利,战果远超日军大本营的预期。事后统计,美军阵亡2000多人,伤1000多人,而日军只 阵亡约200人 ,还炸沉了美军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重伤内华达号战列舰,致其搁浅。

此后六个月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所作为,日军横扫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势力扩张到了印度洋。有此大胜,日本人的自信心达到最高点,心态膨胀到敢干任何事情。

所以,日本的勇气既是内部发展带来的,也是外战胜利造就的。但将国家的未来建立在侵略别国的基础之上,这从根子上就是错误的,必然遭受穷兵黩武带来的反噬苦果。




自从日本出现在东方史册上以来,日本成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也就是二战前夕了。当时的情况是:

1,欧美列强大打出手,无暇过多顾及亚太地区。即便是在亚太驻扎了一些散兵游勇,其实力也微不足道。

2,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已离乱了近百年。中国人心散乱,军阀割据,民国政府贪腐严重。中国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况。

这种中国羸弱,日本强盛的局面,可以称为旷古未有。这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几千年难等到一回的天赐良机。

3,苏联由于要与纳粹德国死磕,已将远东兵力调空。可以说此举让日本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外部的制约力量全部消失后,日本内心的贪欲就主导了日本的国策,称之为利欲熏心也不为过。

被贪婪、欲望冲昏了头脑的日本,已陷入了疯狂,当时的日本,上至天皇,下至百姓,都支持全面战争,所谓反战的日本人只是极少数而已!

在千年难得的机遇的诱惑下,在举国贪欲的推动下,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也就成为顺成章的事情了!

日本之所以最终战败,主要原因是:

1,杀戮太重,多行不义,违背了人类的基本道德,所以不得人心。失人心,违天道,失败是必然的。

2,日本战线太长,日本国力不够,长期支撑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不足,久战必败。

3,日本人自视过高丶目空一切,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过于藐视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日本,居然历经八年也打不垮历史上最为衰败的中国。就连到手的华北地区,也被八路军夺回了一大半。

日本八成的战力,被钉死在中国战场上,这极大的消耗了日军的实力,也为联合国军围剿日军,赢得了时间。

4,德国、意大利这两个法西斯国家的败亡,使得日本要迎战所有的联合国盟军。大势已去的日本,战败已成定局。

日本发动战争是错误的选择,害人害己。如果日本人总是找理由去为自己脱罪,而不认真反省,吸取教训,也许日本将来还会再次惨败。

失败者,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那以后就还会失败。

胜利者,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胜利,那以后也会失败。




若是真仔细看看想想全人类各国不同国旗?

立马感觉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日本   明治维新   珍珠港   北洋   俄国   战争   朝鲜   水师   东南亚   日本人   美国   日军   清朝   中国   全世界   二战时期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