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华妃降为答应后,为何从来没人敢为难她?

没有人敢为难华妃,这就是一种假象,后宫嫔妃对华妃恨之入骨,这种恨意导致了她们不会用为难华妃去平衡心态,她们要的是华妃去死……

华妃害过的人,比《甄嬛传》中任何一个嫔妃都多。当她高高在上的时候没人敢拿她怎么样,可只要她落魄了……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这样的状态在云谲波诡的后宫中只会让读者体会得更加深刻。

别说一贯嚣张跋扈的华妃,就是地位不高、也没得罪过谁的芳贵人,她被打入冷宫后有多惨?


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她就从一个艳冠群芳的美貌嫔妃,凄惨地变成了一个一边白天在院子里晒太阳,一边脏兮兮说着胡话的疯癫女子。

芳贵人只是得宠过,她从未害过谁,也并没有将谁得罪得太狠,因此在冷宫中她受到的只是摧残,不会有人真的想要她的命!

可华妃不一样,华妃是一个张扬霸道的女人,她一生活得轰轰烈烈、花团锦簇,从来不懂得低调和隐忍。

她得势得宠的时候,得罪的人太多太狠了。读者都是站在上帝视角,都能看得很清楚,华妃死得凄惨。

华妃的那句经典台词: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这句话赚尽了读者的眼泪……

可读者心里要有一杆秤,华妃的结局惨是惨,可这不能改变她作恶多端的事实,华妃整人那实在是太狠了:


对皇后,华妃敢在后宫中与皇后分庭抗礼,直接分皇后的权力。这在皇后看来。华妃就是觊觎皇后的地位;

对端妃,华妃敢直接给端妃灌一碗药,让端妃不能生育;

对敬妃,华妃敢用各种琐碎的方式折磨敬妃,让敬妃有苦无处诉;

对甄嬛,华妃是使阴谋诡计,华妃给温宜公主吃难以消化的木薯粉,陷害甄嬛。

华妃还给有了身孕的甄嬛华罚跪;

对沈眉庄,华妃是直接想整死沈眉庄,她命手下的太监将沈眉庄推进千里池。读者要知道,沈眉庄不会水,她还能活着靠的就是主角光环。

华妃还陷害沈眉庄假孕,直接导致沈眉庄失宠、禁足;

对曹琴默,华妃屡次利用曹琴默的亲生女儿温宜公主争宠且不说,为了留住皇帝,她还强行把温宜公主养在自己的宫里。


华妃把温宜公主养在身边,又不好好对待公主。华妃对乳母的饮食不精心,乳母的奶水就不好,乳母的的奶水不好公主就哭闹,而华妃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

答案是华妃直接给温宜公主喂安神药,这种行为已经无限接近于谋杀。

这桩桩件件都是华妃害人的实锤证据,华妃在后宫早就成了众矢之的,那些人是齐心协力想让皇帝下令处死华妃!

正是因为她们共同的目的是要华妃去死,所以才不会在表面上去为难华妃。

后宫的嫔妃,需要酝酿并等待一个足以让皇帝处死华妃的理由……

一.皇后的谋划


在后宫之中,所有的嫔妃都清楚,没有人比皇后更恨华妃;也没有人比皇后更希望华妃赶快死掉。

计谋最高的段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其他嫔妃认为皇后一定会出头,帮她们除掉华妃这个祸害时,在这个时间段,其他的嫔妃绝不会轻举妄动,去为难华妃导致节外生枝,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的。

帝王心术就是狡兔死,走狗烹。当华妃的哥哥为皇帝打赢胜仗之后,如果他懂得收敛锋芒,马上交出兵权回家养老,或许皇帝还能放他一条生路。

可惜华妃的哥哥和华妃一样,是骄傲又不懂得权谋之人,这就注定了他们一家下场凄凉……

皇帝要收回兵权、自然会在前朝调查华妃哥哥的罪状,华妃的哥哥是锋芒毕露,不懂收敛之人,大臣们要弹劾这样的人,那太容易不过了。


皇帝在前朝处置华妃的哥哥,这时候皇后就会在后宫处置华妃。

调查华妃这件事情,是皇后、敬妃共同办理的,以此二人对华妃的恨,她们会将华妃的罪状一五一十的交代给皇帝:

除了文章开头,我已经介绍的那些事情之外,华妃还有收受大臣贿赂;害死了淳儿的……

这些都是不可饶恕的罪状,如果皇帝真的想追究,那华妃早就必死无疑了。

可皇帝对华妃既有内疚,又有真爱。

皇帝对华妃的内疚,源自于皇帝曾亲手打掉他与华妃的孩子;

皇帝对华妃的爱,那更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纯元皇后是皇帝的白月光,那华妃就是皇帝的朱砂痣。

《甄嬛传》中的皇帝只爱这两种类型的女人,其他所有的女人都是纯元皇后和华妃的替身,包括主角甄嬛都不例外,甄嬛是纯元皇后的替身,可华妃是她自己,这就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


华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皇后岂能不知。皇后明之皇帝对华妃余情未了,在那个时间点,皇后是不方便与皇帝硬碰硬的。

于是华妃并没有被皇帝赐死,也没有被打入冷宫,华妃受到的处罚,只是被皇帝降为答应禁足在翊坤宫。

华妃头脑简单,她并不清楚,她的敌人们都比她更了解她自己。

华妃是一个隐忍之人吗;华妃是一个认命之人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其实这个时候皇后和其他嫔妃什么都不用做,她们只需要等待……


以华妃的自负和骄傲,她根本不甘于受冷落,她更是不甘失败,只要皇后和其他嫔妃耐得住性子,她必然会自己作死。

信读者再次注意,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段位的计谋。

当华妃独处翊坤宫,她回忆往昔的得宠岁月,会有多少的不甘心;

当华妃深宫孤寂,她回忆往昔与皇帝甜蜜的时光,会有多少嫉妒与愤怒。

毋庸置疑、华妃会将这些垃圾情绪全部发泄到甄嬛身上,而皇后完全可以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二.甄嬛的反击


甄嬛和她的好姐妹沈眉庄,对华妃都恨之入骨,只是她们都不是冲动之人,不会用为难华妃这种小儿科的手段,去为自己出气。

当沈眉庄得宠时,华妃用手段直接要除掉她,现在换到华妃失宠,她的目的也是让要让华妃去死。

在后宫中,处死嫔妃的命令只能皇帝去下达,在那个时间段甄嬛和沈眉庄只能去等待。

在那个时间段,聪慧的甄嬛完全明白,整个后宫都在盯着她,所以她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在那个时间段,华妃会盯着甄嬛,天真的华妃总以为除掉了甄嬛,华妃本人就会再一次得宠;

皇后会盯着甄嬛,一旦华妃打击甄嬛,那皇后就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又打击了华妃又让甄嬛领皇后一个大情。

皇后的人情可不好还!

这时候的甄嬛该怎么办?


她只能小心应对,走一步看一步。

在那个时间点,甄嬛出面让皇帝处置华妃,那是最差的选择。因此甄嬛只能施苦肉计,等着华妃主动攻击她。

这是一种无奈,却又理智的选择……

甄嬛毕竟带有主角光环,华妃派宫女花穗在她的药里面下能让她变痴呆的东西,被甄嬛逮住了。

就算华妃做出了这样的事,甄嬛还是没有禀报给皇帝,这是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甄嬛并没有变痴呆,甄嬛一旦把这件事情捅到皇帝面前,在皇帝眼里这还不足以处死华妃。

皇帝的处置方式,不过就是无关痛痒地除死几个宫女太监,然后呢?

那个时候的华妃已经是答应了,再降职也降无可将,皇帝最有可能的处置,是命人对华妃宫中严密监视。


这并不是甄嬛想要得到的结果,一旦皇帝命人对华妃严密监视,那华妃就没有机会犯错,一旦华妃没有机会犯错,那甄嬛和华妃就要长期在后宫共存。

时间拖久了,甄嬛和华妃之间就胜负难料,毕竟所有人都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

那时的甄嬛就是在养虎为患,她要等着华妃犯大错,然后将华妃一招毙命!

很快甄嬛就等到了这个机会,当花穗被甄嬛控制起来之后,后宫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华妃多少都会有些感觉。

华妃对甄嬛的暗里算计走不通时,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屑于玩阴的,而是干了一次大的,她派人火烧碎玉轩!

当然这件事情,早就被带有主角光环的甄嬛身边的太监小允子识破。

当华妃派肃喜火烧碎玉轩时,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小允子当场抓住。


这个时候人证、物证俱在,华妃再难有翻身的机会。

华妃火烧碎玉轩,这样的罪名会让她受多大的处罚?

答案是如果碎玉轩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平安,那华妃同样罪不至死,皇帝还能保住她。

此时轮到沈眉庄玩苦肉计了,甄嬛只是想让火烧得更旺一些,而沈眉庄则是让火烧伤了自己。


沈眉庄的想法还是相对简单,她认为她烧伤了自己,就能让皇帝切身感受到,如果受伤的是甄嬛,那皇帝该有多么心疼。

这个苦肉计,沈眉庄算是歪打正着,当时的皇帝会怎么想?

皇帝对与甄嬛和沈眉庄的怜惜是真的,可是他更会首先联想到自己。皇帝会这么想,这一次,华妃把愤怒发泄到甄嬛的碎玉轩;


如果还有下一次,华妃会不会把愤怒发泄到自己身上?

当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当皇帝对华妃开始有了疑心的时候,华妃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机会,皇帝直接下令命华妃自尽。

后宫中的确没有人为难华妃,因为他们都算记着让华妃去死。




从来没人敢为难她?是没把瓜贵人放在眼里么。

在年羹尧被处置之后,年世兰也随即被曹琴默所出卖,之前做的一系列恶事都被抖露出来不可饶恕,但是皇帝却并没有处死她,仅仅降为答应。

而年世兰成了答应之后,年氏一族也轰然倒塌,失去了娘家倚仗的年世兰,却在后宫仍旧属于横着走的人,除了瓜尔佳文鸳,谁都没有去为难这位昔日的华妃娘娘。



为什么其他人都不去为难年世兰呢?

一,犯不着

年世兰是跟着年氏一族一起垮掉的,年羹尧被赐自尽,他的儿子也被问斩,曾经不可一世的年氏一族这棵大树,也是华妃的最大倚仗,完全消失了。

以前的皇后等人,之所以忌惮华妃,不仅是因为华妃受宠,更因年羹尧兹事体大。

可是年家已经不复存在了,皇帝对于年世兰的旧情,也属于可有可无的存在,而且年世兰没有孩子也不可能有孩子,绝对是不可能有什么威胁的。

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想要去为难年世兰,那真的只能是纯粹出于仇恨而已,但如果仅仅因此贸然出手实在是很危险,也实在是犯不着。



二,旧情仍在

年世兰从贵妃变成答应,看起来好像处罚很重,但其实非常轻微了。

年世兰是犯下的罪,可谓是罄竹难书,给温宜公主下药,指使余答应下毒,陷害沈眉庄,以及干涉前朝,收取大量的银两等等,全都是死罪。

可就算这么大的罪,皇帝都没将其赐自尽,还让其作为答应,住在翊坤宫,要知道之前的余答应仅仅是冲撞甄嬛,就被发落去了偏僻之地,降为官女子。

从这些方面都能够看得出,年世兰在皇帝心目中到底还是有地位有旧情的,如果谁在这个节骨眼落井下石,很可能惹祸上身,反而被皇帝给问罪,这实在危险。



不管是皇后、敬妃,还是甄嬛与沈眉庄,她们虽然都恨毒了华妃,想要将华妃置诸死地,但是她们都没有贸然出手,更没有不知轻重去刁难华妃。

只有刚进宫的祺贵人,只是想耍个横,没想到还被华妃给怼了,憋了一肚子气。

仅仅是想要逞个口舌之快,完全是没必要的,甄嬛等人要的,是华妃的命,所以慢慢等待时机等到了华妃自己先出手,然后火上浇油,把华妃推向深渊。

最终华妃因为指使人火烧碎玉轩而被问罪,但皇帝仍旧是不肯自己亲自出面的,只是让皇后与敬妃全权处理,他终究不忍心对华妃下狠手。





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如果你们公司有个员工,迟到早退,陷害同事,出卖公司,拿公司钱等等事情,老板知道后,只是让这个同事写了份检查。

你觉得,这样的人你敢得罪吗?




大胖橘:“去查,凡是和华妃有来往的宫人,形迹可疑的一律杖毙。华妃年氏,久在宫闱,德行有亏,着废除封号,降为答应”。年羹尧倒台,华妃失势,大厦倾颓,


真是验证了那句“墙倒众人推”的俗语,大胖橘对年羹尧下手,后宫中的嫔妃也闻风而动。皇后赶紧组织后宫嫔妃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皇后与华妃素来是势不两立的宫斗敌人,华妃凭着哥哥的功勋和皇帝的宠爱,处处钳制皇后,甚至与她分庭抗礼,

华妃与皇后分庭抗礼

分走了半个皇后的权力。但皇后在这个会议上,在众嫔妃面前,表现的是一副母仪天下,宽容大度的模样,


并让各宫嫔妃不要对华妃落井下石,毕竟是一宫姐妹,这是一本正经地在述说着假仁假义假慈悲。皇后的狐狸尾巴真是深藏不露啊。


实际上她召开这个会议就是奔着华妃去的,此刻表情严肃,但在她的心里都笑得乐开了花吧!差点就没憋住笑意!

皇后心中充满惬意

让皇后也没有想到的是,从前华妃的狗腿子军师曹琴默在这次会议上立了大功,华妃以前干过的那些坏事,被曹琴默搬到了这次会议之中,


这可是搬来了个“置”华妃于死地的大瓜,把吃瓜嫔妃惊得目瞪口呆。皇后可是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立刻就派人去审问了华妃身边的周宁海,


还把大胖橘请来举持会议,从周宁海的口中吐出了不少大瓜,皇后把一张状纸甩到大胖橘的面前,该怎么处理,看着办吧:

大胖橘处罚华妃

皇后:皇上这是周宁海的供状,上面说到,有曹贵人所诉的木薯粉之事,淳贵人之死,收受贿赂保荐官员,更有指使余氏在莞嫔的药中下毒,推惠贵人落水,陷害惠贵人假孕。并把得了时疫的宫人用过之物给惠贵人用,使惠贵人一同染上时疫,以及谋害其他嫔妃之事,请皇上过目。


皇后当机立断地把华妃的翊坤宫翻了个底朝天,找到了不少秘密。皇后状纸上罗列的那些罪过,也真乃罄竹难书。


皇后当着众嫔妃的面向大胖橘发出了怎么处置华妃的疑问,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大胖橘也不能太过护短,当场就宣布了处罚决定,最坏的结果也只是废除封号,降为答应。

华妃降为答应

这么多的人命绑在华妃身上,华妃虽然可恨也可怜,但是视生命如草芥,杀她百回也不为过啊!华妃降为答应之后翊坤宫一切照旧,


除了和新进来的祺贵人有过一次冲突之外,另外没有任何人敢为难她,那些拜高踩低的奴才,那些落井下石的小人,此时为什么都收住了为难的手呢?


一、华妃是“始皇既殁,余威震于殊俗”


“始皇既殁,余威震于殊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说的就是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的地方。

华妃余威尚存

华妃在后宫之中的威慑力也相当于是这么回事,虽然和秦始皇不可相比。她平时那种傲视群雄,不可一世,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是不会这么轻易服输的。


虽然大势已去,但霸气余温尚存!就如同与祺贵人的狭路相逢,此时她已经降为答应,但在气势上却碾压了祺贵人,


搞得祺贵人一副小可怜样,在大胖橘面前哭得梨花带雨,直到大胖橘答应她去处罚华妃方才肯罢手,这证明比华妃身份高的祺贵人也是受了华妃的气。

祺贵人与华妃狭路相逢

祺贵人虽是大胖橘的新宠,并且地位也不容小觑,华妃也并不把她放在眼里,依旧一副霸气侧漏的样子,


所以华妃的余威并没有随着她的失势而消逝,此时的她已经是破罐子破摔,最坏的结果不过如此,并且她的心里还心存希望和幻想,


总有一天会有翻身的机会,不只她自己是这么看的,她身边的人和后宫中的很多人也是这么看的,那种高光时刻的余温并没有立即消失在人们的心里。

华妃霸气侧漏

而且她对胖橘的爱寄予希望,只要有爱就有希望,难道不是吗?大胖橘还会给予她一份爱的回应吗?在她心里存在的最后的余温和底气,


应该是来自对大胖橘的期待,所以该跋扈时继续跋扈,也没有人敢出来为难她,因为她说“那贱人就是矫情”的眼神极具杀伤力。


年家的势力,大胖橘虽然已经拔除了主要人物,连年羹尧的两个儿子的命都不曾放过,但年羹尧树大根深,

年羹尧树大根深

要完全摘干净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整个年家,华妃、年羹尧、年富、年兴虽都已失势,但震慑力的余温却不能完全消除。


华妃在宫中被降为答应,还能横着走,没有人敢刁难,一个是具有强势的性格,平时的厉害得让人心有余悸,落魄了也没人敢招惹。


第二个是整个年家的威力大胖橘没有这么快摘除干净,实际上这种威力的聚集不是三五日就能成的,它是慢慢地一个汇聚过程,

年家势力余温尚存

是日积月累,是一件件战功叠加起来的威望,在世人的心中,这种威望的地基打得很牢固,赫赫战功,所向披靡,谁敢与之争锋。


所以大胖橘杀年羹尧本就颇有微词,有一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味道,功高震主而已!年家的威望是凭战功积累,


这种威望的消失自然也不会随着年羹尧的失势而立刻消失,年家失势余威尚存,落实到华妃身上也是一个道理,华妃失势,余威尚存!

华妃并不甘心认输

二、大胖橘对她旧情难舍,心中有愧疚


华妃罪行罄竹难书,杀人偿命,罪该万死,然而大胖对她既没有处死,也没有打入冷宫,只是给了一个降级处分,翊坤宫都还允许她住着,


眉庄听到这个处罚结果是扎了心。罪行重,处罚轻,这不明显的偏袒了吗?在宫中的那些人当然也会看皇上的脸色行事,


大胖橘所在意的人,谁敢轻易冒犯。大胖橘对华妃的处罚较轻,或是难舍旧情,又或是心中有愧。旧情难舍毕竟华妃曾带给过他一段充实而又快乐的时光,

大胖橘对华妃有愧

她的惊艳活泼,她的任性可爱,曾经填满了他的生活,至少在甄嬛没有出现之前,华妃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


当然他对华妃除了旧情难舍之外,一份深深的愧疚之感是少不了的,华妃爱他入骨,大胖橘却亲手谋杀了他们之间爱情的结晶。


并且赠她一缕“欢宜香气”,熏得她再也不能怀孕,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力。这对于华妃心中那一份热烈的爱意是不是充满了讽刺,

华妃对大胖橘充满爱意

那个她所深爱的人,伤得她体无完肤。大胖橘为了所谓的江山,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华妃只是她手中的一颗棋子,


并且让她走进的是一个死的棋局,所以华妃坏事干尽,大胖橘不仅不杀,还保其衣食无忧,这仿佛是他对华妃的弥补,


抑或可以给华妃带去一点心灵上的慰藉,因此而得到谅解。所以大胖橘对华妃的处罚决定留给了后宫之中人的一个眼神,

大胖橘对华妃暗中保护

这个态度中的眼神就是谁都不可以轻易地去动华妃,更不能落井下石地去为难她和欺负她。虽然他没下明旨,


态度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宫中的那些老油条大多是看人下菜盘碟的,皇上的一个眼神一个态度,他们立刻就能心领神会。


大胖橘留给华妃的最后的温情大概也就是对她的暗中保护吧!但我还是会为华妃的爱感到不值,因为大胖橘对华妃情感复杂的背后隐藏的是心机和利用。

华妃深爱胖橘

旧情难舍,心中有愧又能真正的弥补什么呢?一切都已经随着烟消云散了,华妃最终带着遗憾和对大胖橘的绝望而离开。


三、犯不着为难,没有意义


从贵妃跌落到答应,对于华妃而言已经是耻辱,这绝对比杀了她还要难受。大胖橘处罚虽轻,但华妃已然很惨。


华妃平时在宫中除了一批宫斗敌人之外,对待下人还是很慷慨的,平日里赏赐下人的钱财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华妃基本工资不够开销

翊坤宫的开销比起其他各宫的开销要大得多,华妃靠基本工资根本就不能维持日常的生活,皇后告发她收受贿赂保荐官员就是为了赚点外快,


填补家用,因为平时哥哥年羹尧已经给了她不少资助,作为宫中已经处在妃位的娘娘,老是伸手向娘家要钱,也有失体面。


于是她只能自己想办法,把手伸进了官场。所以华妃平时对待下人不错,身边的人也不会对她落井下石。

华妃对下人不薄

宫中的太监奴才大部分也是有底线的人,就如皇帝身边的苏培盛,你若平时得罪了他,到时出了事,肯定就会借机火上浇油。


平时对他毕恭毕敬的人,遭了事,却会为之说情。所以人做事都是有底线的,若想他人怎样待你,首先就看自己怎样对待人。


华妃在奴才们面前也是收获了一波人心,那些下人在她出了事之后,也自然就不会去为难她了。然而对于那些宫斗敌人呢?

皇后耍阴招

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个站出来为难她的人,对于皇后而言,她只会在背地里耍阴招,在明面上她还会为华妃说话呢,


这样的人说来最阴险,也最不好对付,皇后对华妃的为难肯定是有的,但是她会把事情做到名正言顺,肉眼当然看不见,比如周宁海的状纸之上多加内容,


这对于皇后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甄嬛和眉庄对华妃也同样恨之入骨,她们两个又有没有为难华妃呢?对于她们两个的答案只能用三个字回答,那就是“犯不着”。

姐妹二人对华妃恨之入骨

为难已经没有意义,她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华妃以命还债,私下里的那些为难不过是雕虫小技,也登不得大雅之堂。


之后华妃自己跳坑,派肃喜火烧碎玉轩,这一次放火,让甄嬛眉庄二人死死地抓住了华妃的把柄,华妃的人生也因此事终结。


犯了这么重的罪,大胖橘还舍不得杀华妃,可甄嬛怎肯罢手,最后甄嬛搞了一把“诛心杀”,让华妃自己踏上了黄泉路。

华妃搞不过甄嬛

华妃的人生何其悲哀呀,皇后暗中下手,甄嬛眉庄伺机而动!逮住机会就往死里整。所以表面上的为难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置其于死地才是那些宫斗敌人所追寻的目标,不管是皇后还是甄嬛抑或是眉庄,她们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而那些奴才们则是你平时待他们好,他们在你落魄时也待你好!这样说来,平时做人最好留一线,否则不帮别人留路,就是自断后路!

华妃

写在最后


华妃降为答应之后,为何从来没人敢为难她呢?第一个是余威尚存,没有人敢为难;第二个是有大胖橘的暗中保护,就更没有人敢为难了;


第三个是,华妃平时待下人不薄;第四个是敢为难的人,不会公开的为难,因为已经没有意义,她们需要的是逮着一个机会,让华妃永无翻身之日才是最终目标。


不管为难与不为难,华妃的悲剧已成定局,或许从踏入皇宫的第一步起,世兰便在一份执着的爱中不可自拔,

华妃惨死

不得不说,她是后宫之中少数对大胖橘交出一份真心的人,然而她的这一份真心却赤裸裸地遭到了亵渎,也正是这份执着的爱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或许她出生的家庭错了,与皇家联姻,终究让世兰成了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华妃心想,唯愿下辈子出生在普通之家,做一个普通人,过正普普通通地生活!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年氏一组倒台,墙倒众人推,朝堂人屡屡有人参奏年羹尧,宫内曹琴默向皇上告发华妃。皇上大怒,赐死年羹尧,却留华妃一条活路,褫夺封号为答应。华妃身边也就剩个颂芝陪着。华妃已经落魄至此,为什么没有人敢为难她?


没有人敢为难华妃的原因

1、华妃的性格使然

华妃多年来宠冠六宫,从来都是嚣张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皇后见了她都得礼让三分。现如今她虽然落魄了,但是她的性格没变,也不会隐忍,不爽了就会骂!她以前风光的时候大家都害怕她,现在她落魄了,也没人敢惹。祺贵人就惹过华妃,华妃几句话怼的她说不出话,委屈巴巴向皇上告状,华妃还说祺贵人早晚落的自己一样的下场!结果祺贵人的下场比华妃还餐。


2、皇上对她还有感情和愧疚

祺贵人向皇上告状,华妃冲撞她,皇上也只是说了一句“你惹她做什么!”年家犯了那么大的错,华妃多年来为非作歹,残害嫔妃,私收官宣贿赂,手上的人命可不止一两条。就这样,皇上也只是降她为答应。皇上和太后还商量,华妃如果安分守己,日后给她一个贵人的位份平安终老。这说明皇上对她还有感情,其实还是有愧疚。当年他亲自授意打下华妃肚子里的孩子,还让华妃这么多年怀不上孩子,心有不安。

3、聪明人不会表面上太过为难华妃

皇上既然都没有赐死华妃,聪明点的嫔妃自然不会为难华妃。为难华妃就相当于和皇上的意思背道而驰。曹琴默一心想把自己摘干净,请求皇上赐死华妃,皇上很不高兴,认为曹琴默太恶毒,于是让身边的人给她下毒,让她突然病死。甄嬛和沈眉庄当然希望华妃死,但是她们没有在明面上做什么,而是在暗处寻找华妃的错处。终于抓到了华妃身边的太监来烧碎玉轩,一举除掉华妃。


华妃的一生也是可悲,爱而不得,想要孩子却被枕边人算计。但是她也可恨,滥用自己的权利去害人,机关算尽反倒误了卿卿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嫔妃   落井下石   下人   宫中   旧情   后宫   中华   贵人   皇上   落魄   火烧   皇后   皇帝   平时   公主   身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