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走了一个,剩下的老人怎么办?跟着孩子住,还是自己住?

2022年不好过,我的父亲永远留在了2022年,从此,家里只剩下我的75岁的老母亲了。

我的父母一直很恩爱,父亲负责挣钱,母亲负责花,一个心甘情愿,一个勤俭持家!

现在,剩下母亲一个人,我和哥哥跟她说,不行就去我们两家住吧,自己一个人太孤单了,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我们也惦记。

但母亲不愿意,她说:“惦记啥,我和你哥家住的这么近,走两步就到了,我还是愿意自己住,舒服!”

我以为她是真的愿意自己住的,在陪了她一段时间后,我回了自己的家。

前几天,我们家有个远房亲戚去世了,也剩下一个老太太,我妈说:“就剩她自己了,就归到哪个孩子那就算了,自己咋过?”

我这一听,母亲内心还是不愿意自己的,我马上说:“妈,你也可以呀!”

我妈说:“我舍不得这个楼,我刚住半年,什么都是新的!”

那就难办了,如果去我们两家住,这个楼我肯定就要卖了,因为没用了,也不能就这么放着吧!

可能老妈也想到了这一点吧,所以她很纠结,但两全不能其美啊,总得有割舍吧!

现在,我每天给老妈打两个电话,问候一下,不时的给她送点菜,我哥哥就在她身边,隔一条马路而已,所以现在只能是先这样了。

等以后她自己不能做饭了,再想其他办法吧,走一步算一步吧,我妈说啥就是啥,不能违背她的意愿,人老了,就可怜了,都顺着她吧!

也许“顺”才是最大的孝吧!




谢谢头条邀请:

父母亲走了一个,剩下的老人怎么办?跟孩子轮流住还是自己住,这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老人自己的意愿,具有自理能力,她喜欢一个人住的老人真不少,老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老窝”。

从描述中老人有4个儿女,可以把老人接去各家轮流照顾,赡养老人是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生老病死),只要经老母亲同意当然可以。

儿女们工作家务都很忙,兄弟姐妹4个可以一起商量,僱一位保姆照顾,也可以送条件好的养老院,费用支付有儿女平均分摊负担,总之只有一句话,让老人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欢度晚年。





邻居七十八岁的张奶奶死在床上,没一个子女知道。

张奶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张奶奶早年是毛巾厂的工人,张爷爷是油厂工人,两人退休后都有近二千元的退休金。三个子女成家后都在城里住,张爷爷老两人住在城郊的老房子里。

后来张爷爷得了肺癌,在七十四岁那年去世了,丢下了七十二岁的张奶奶一个人过。三个子女都不放心张奶奶一个人单过,都要把妈妈接过去和自己一起住。

可是张奶奶哪一家都不愿意去,嫌老大家有了孙子,孩子老是哭闹,不安静。嫌老二家住的是顶楼,她上下楼不方便。又嫌女儿家不是自己的家,不自由,没归宿感。张奶奶反复强调自己能走能行,能自己买菜烧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时还可以和老邻居搓搓麻将,打打小牌,晚上还可以看看电视,又影响不到别人,活得自由自在。

没办法,子女只好随妈妈,隔三差五回家轮流看妈妈。谁知道疫情这几年,妈妈身体逐渐不如以前好,腿脚不灵便了,而且看上去很孤独。三个子女动员张奶奶到他们家去一起过,可是张奶奶不同意,说自己老了,没以前讲究卫生了,会讨人嫌的。

三个子女一商议,决定找个保姆,每天给张奶奶煮两顿饭,下午陪张奶奶散散步说说话,每个月发保姆二千元工资,都是由三个子女平摊保姆的工资,保姆不住家。三个子女还给家里装了监控,好随时发现张奶奶的行踪。

二年二二年底,疫情放开后,三个子女家的大人小孩子先后都阳了,子女都不敢回家看望妈妈,怕把病毒传染给妈妈。只能通过视频聊天,或监控了解妈妈的情况。

可越是担心越出事,谁知妈妈也感染了病毒发低热,还伴随咳嗽。三个子女打电话问张奶奶,张奶奶总说自己问题不大,只是咳嗽。女儿听说咳嗽,赶紧买了止咳糖浆送回来让妈妈喝。儿子也赶回家看妈妈,感觉妈妈不是太严重,就都放心回家了,因为每家都有发高热的,还有的在医院输液。

一月五号那天上午,保姆来张奶奶家,准备给张奶奶做午饭。保姆发现门还关着,喊门,也没人答应。赶紧拿出备用钥匙开门,发现张奶奶靠在床头,人已断气僵硬了,不知张奶奶什么时候过世的。

保姆打电话给张奶奶的儿子,告知情况,三个子女赶回家,见到妈妈走了,大哭不已。还让做医生的亲戚来看是什么原因,亲戚一看说是痰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导致呼吸困难过世的。说如果当时有家人在旁边帮助拍后背,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三个子后悔不已,说当初就不应该听妈妈的话,让她一个人住。

题主说父母亲走了一个,剩下的老人怎么办?我的观点是剩下的一个老人,肯定孤独,没人陪伴,肯定老得快。如果有条件,尽量让剩下的一个老人和子女住一起,便于照顾。特别是夜里,要经常看看老人,会不会发生什么情况,一旦有情况,子女还可随时照应,不至于发生不测。




(原创)情况不一,经济条件好,年纪不大,身体好,不想带孙,滿世界跑,跑不动了,把问题留给儿女,让他们看办,或直接进养老院。

学校组织尉问养老院,大孙孑参加演出,孩孑小,家长必须陪着,小儿媳顺便了养老院细节,环境,费用,伙食:有一高龄老妇,两女儿在本地,余热发完了,进养老院了,抱怨空调遥控器都是护工撑控着,不自由了。

另一名男士,刚退休,单身不想再找了,儿孑在上海,白领,上海养老院,月费万元,条件还不好,本地,单间4000元。条件好,又热闹,不想打扰儿孑生活。

我大女婿父亲,12月新寇去月,三姐妹,独孑,儿孑养老,推不掉的,白天老太婆都要人陪着,三个女儿均退了,儿孑今年也要退休,我大女儿己退休五年了,在儿孑家养老,儿孑和老太婆另外各有一套新楼房,大女儿的房子挂牌待售,老太婆的房孑留着,是共同财产,以后再说。

我大嫂,三儿三女,大儿快60岁了,三个儿孑轮流照顾,每家过一年,生活费每个儿孑4000元/年,女儿随意,外孙三老牙,民营企业家,不差钱,去年大嫂想到女儿家看看,每家过一个月,三个女儿断然拒绝,俗语:六十不留宿,七十不留餐,95岁了,还想住一个月?

昨天大侄求援,老太太新冠,己从县医院回小儿家,住县城,公务员,也有点人脉,家庭条件好一点,儿媳已退休,独女硕在读。今年按协议,应该归老二负责看护,除小儿外,均是妻管严,交不掉班,又在小儿家多住360天。还有五天就要过年,二儿打工己回乡,要把老太婆从县城转乡镇。大儿二儿己在镇买房安家。

老太太肺部感染未复康,呼吸机不能摘,再折腾,过不了年,成百口人都不安心过年,我老俩不敢回家,未阳,儿孙不让回去,以准备去十人,随时等消息。

要我出面施压,让小侄再坚持五天,过年后,征求老太太意见,她想回大儿家,我的三间瓦房,送给大侄了,他又翻修,一直空着,她如想回去,可能时日不多了。

多子多福?我看未必。2023年元月17日淮南。




我来回答。

俗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当父母亲一方离世,剩下的老人,建议跟着孩子过。

如果孩子条件允许,自身又有这个意愿,老年人认为,这些孩子很孝顺,应该坦然接受,舍离自己的老窝,搬过来和孩子们一起住,一起开始新的生活。

总是有一些老人,夫妻恩爱情深似海,一方走了,内心不能接受。久久地思念老伴的好,或者怀念一起相处的日子、饭菜、晨昏,不愿意挪窝窝。

其实这样不好,生老病死,新陈代谢,都是自然规律。无论身体再好,谁也保不准谁先走到头里。对此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人都活到这个岁数了,没有什么事情看不开的。

一位友友,去年夏天才送走岳母娘的。他们一个是高级教师,一个是中心医院护士,收入近万元。一个小舅子,开大货车,疫情三年也受到不小影响。所以丧葬费花了好几万块钱,都是他当姐姐姐夫全拿出来的。

老伴走了,老头一个人太孤单。女儿条件好,接他来城里一起住,照顾也方便。但老爷子谁家也不来,非要一个人住乡下。最近病了,住在女儿的医院,女婿天天伺候。女婿也羊了,早出晚归,非常辛苦。

岳父年轻的时候当过多年村支书,现在一个人住一个大院子习惯了,老伴走了,也不想出门。整天种种菜晒晒太阳,习惯了乡下生活。女儿买的东西塞满了冰箱,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不想做。儿子也在城里有房子,儿媳妇儿叫他去也不想去。你看生了病多可怜。

农村老年人需要物质条件,也需要精神陪伴。我想,儿女有条件的,最好还是跟着一起生活好,相互之间都有个照应。你说是不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老窝   老人   孩子   养老院   老伴   老太婆   父母亲   老太太   儿女   保姆   子女   奶奶   女儿   条件   妈妈   情况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