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很多商人正在逐渐退出商会?

商会虽然是商人组建的、非营利性的组织,并不能为会员带来直接的利益,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各企业法人加入的热情却很高,甚至有些全国知名商会入会的门槛还极高,比如泰山会一年只发展一个会员单位。

企业法人为什么热衷于加入商会?这就要提到商会的起源、性质、作用,以及商会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首先,关于商会:

商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代商会的发源地是法国,我国近代最早的商会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

现代商会主要有两种典型类型,一种是行业协会商会,比如物流行业商会、茶叶行业商会、棉花行业商会,会员单位都是同行业的企业法人,成立的宗旨是加强同行业企业间的联系,也有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数量已经达到了11.39万,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会员企业746万家,平均每个行业商会有会员65.5家。

石材行业协会商会

除了行业协会商会之外,另一重要类型就是地域性商会,通常是某一地区的企业,或者开设在某一地区的企业联合成立的社会团体,比如我们这里就有南方的福建商会、温州商会、徽商商会等。

区别于行业协会商会的会员企业都是同行业企业,地域性商会的会员往往从事着不同的行业,比如我们这里的温州商会会员单位既有从事小商品批发的,也有从事物流运输、海产品加工、建筑装饰、房产开发等行业的企业。

地域性商会

无论是以上哪种形式的商会,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本质上不能为会员单位带来直接的利益,但企业加入的热情往往会很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过去,商会带有“抱团”的色彩,有点类似于“老乡会”的意思。

比如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加入的就是东北地区的山东商会,其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避免人生地不熟被欺负,毕竟那个时候在东北经商的山东人,基本上都是闯关东而来的山东“外乡人”。

现代商会所谓“抱团”的色彩就弱化了很多的,更多是突出资源优化配置,这里所说“资源”范围就广了,比如行业信息是资源,人脉、资金、行业动态、产业政策、业务互补等等也是资源,加入商会是各取所需。

除了抱团和资源使得加入商会的热情高涨之外,商会的性质虽然仅仅是“社会团体”,不属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但却是商人与商人之间、商人与社会之间、商人与主管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

也可以说商会是一个桥梁,通过商会这个窗口,会员企业能真正“走出去”。

商会活动

正因商会具有以上3个明显的作用,所以即便很多商会在吸纳会员企业的时候需要按年缴纳会费,同时也受到商会的一定约束,但假如商会的热情不减。

这里尤为着重说明一点,尽管商会是“自发”组建的,但也需要严格的流程和备案,比如发起企业必须是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再比如注册资本不低于3万元、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30个以上的会员单位等等。

在符合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再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筹备商会的报告及相关材料,受理并批准筹备之后,才能申请成立登记,最后才能发证、成立。

商会设立流程

由此可见,商会不是挂一个招牌就能随随便便成立的,有着较为严格的流程和要求,同时也受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退出商会的现象?

既然加入商会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好处,同时也能提升会员单位的知名度、互通有无,那么为什么感觉有些企业法人正在逐步退出商会呢?

退会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确实也不是个例,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制在健全,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上文说到商会最初具有抱团的性质,尤其是地域性的商会。过去一些企业法人加入商会的目的,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别被欺负”,毕竟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纵然你是财大气粗的商人,也很难避免与当地企业、当地人有些磕磕绊绊。

而近些年随着法治的健全,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对于外地企业,不仅有招商引资上的优惠政策倾斜,而且解决问题和纠纷的方式有很多,调解、仲裁、诉讼都是合理合法的方式,让商会拧成一股绳出头,着实没有必要了。

2,借助互联网,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

原先加入商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资源配置、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一个信息可能就能为会员企业带来翻倍的营收和利润。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此前信息不畅的基础之上的,商会可以视作一个信息互通有无、信息交流的平台。反观现在,大事小情都能通过互联网获知,价格透明、信息透明,甚至连商机都是透明的,关键看谁能抓住。

既然信息都透明了,那么商会作为信息交流的平台也就没有必要了,一些企业选择退出也是必然。

3,资源配置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了;

以企业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金资源为例,前些年见过同一商会的会员企业,在资金吃紧的时候,向其他会员单位“同业拆借”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也见过同行业会员企业互相兼并、并购、投资、入股的现象,做大、做强、做精。

确实,商会是一个资源配置的优秀平台。然而近些年来,还是以融资为例,渠道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银行融资之外,还有互联网金融、民间资本的加持,甚至有个好点子,做个PPT都能实现数千万数亿元的天使轮,商会在其中充当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以上三个原因只是简单的列举,归结起来就是“费力不讨好”了,与其每年缴纳着会员费、疲于应付,还不如一退了之。

当然,但凡是选择退出,那么商会能给会员企业带来的价值一定不会太大,对于有实力的商会来说,别说退会了,加入都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又怎舍得退会呢?

比如全国商会排行榜中排名前几位的几个商会,华夏同学会、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江南会、正和岛等等,本身入会门槛就很高,极少出现退会的现象。

第三,商会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正面作用巨大,不要贸然退会

站在商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角度上,商会存在的意义巨大,作用也很大,比如行业协会商会能很大程度上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关键时期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

现如今,商会是相关部门联系市场和企业的桥梁纽带,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很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都是在商会的参与下制定的,更科学、更实际。

此外,如果把企业视为细胞,那么商会就是组织,一些经济领域的纠纷和矛盾,很大一部分能在商会内部解决和化解,大大减少了司法层面的介入,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比如最高法就曾发布过《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了商会的调解优势。

最后一个优势就是商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徽商商会186家、会员单位2万余家,总营收5万亿。而这些商会基本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徽商大会,会员企业在寻找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投资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是安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综上来说,商会的存在,其意义和作用深远,尽管不排除某些商会在运行中偏离了主题,喜欢搞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交流、酒会、宴会,会员企业在疲于应付的背景下选择退会。

但总体而言,商会的正面作用是明显的,只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营机制,还是很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选择退出。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十几年前参加过一次,里面门道挺多,有些县级市都有商会,用谁的酒,定谁的饭店,等等里面都有门道,做的大的老板不屑于参加这种活动,绝大多数参加的都是想碰碰运气找资源的,名片收了很多,其实没啥意思,除了喝了一肚子酒,还有鸡零狗碎的闲话外,没有收获,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参加过。




曾经加入过一个地方商会,一年交几千元会费,然后一年组织一次旅游或者组织一场宴会。其他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起先想着通过商会加入同是生意人的老乡圈子,可以学习成功者的经验,还可以信息互通有无。然而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不管是一起旅游也好,或者参加宴会也好。本质是商会给大家组织了一场社交,但人和人之间的戒心其实都很大,尤其是同个地方又是同个行业的商人。谈何抱团互助,互利共赢。

也许早些年商会还有一些作用,因为那时候的信息没有这么发达,而且那时候的人更加团结更加懂得抱团取暖,商会的价值也更能体现。

而现在的信息越来越发达,微信和微信群就可以实现信息价值。商会的服务模式和它的作用并没有跟紧新形势的发展。所以很多人逐渐退出商会。

这是我参加自己地方商会而产生的狭隘个人体会和感想,当然社会上肯定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商会。发挥着它的作用。




主要是内部原因,商会内搞等级,开会时和聚攴时候会长会员一级,理事会员二级,晋通会员三级,会长会员根本上不会同其它会员构通,高高在上,而且根本不会去帮助会员解决问题。还有很多会长出现犯罪,只知道用会长的名义做自己的生意,所以才出现普通会员退会或不参加商会活动。




商人,逐利也!利是什么?投入与产出的算术!有利可图时,商人加入商会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当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变得无利可图时,商人选择退出不是很正常吗?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祖宗的话,几千年亘古不变,还能没有道理?连马云,刘强东之流都在选掉退圈,商会早已不再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商会   商人   目的   互通有无   抱团   地域性   行业协会   会员单位   作用   感觉   组织   会员   财经   行业   资源   信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