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起点真的那么低吗?

刘备的出身,是真正的社会最底层,低得不能再低了。

由于刘备母亲的努力和小刘备本身的天赋,到刘备成年时,他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

然而,即便如此,刘备的起点依然远远落后于他的同行——群雄。

“不一样”的底层

刘备的父亲早卒,小刘备跟着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艰难。

我们知道,汉代社会,重农抑商,士农工商中,工商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了。

刘备的出身,算是最底层的工商业家庭,不仅社会地位低,而且贫穷,可谓是最底层了。

然而,刘备这个底层,与一般的底层又不一样。

一般的底层,不但生活困难,而且,普遍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印刷术发明前,教育成本很高,一般家庭连识文断字都没有机会掌握,文盲率极高)

但刘备早年却似乎有不错的教育条件。

刘备的爷爷,曾经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一方面,这意味着:刘备的母亲,是县令家的儿媳妇,至少是有一些见识的。

另一方面,尽管刘备的小家庭是“底层”,但他的叔父们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如果刘备能得到同宗叔父的欣赏,是能够获得更多、更好机会的。

所以,刘备虽然出身底层,但自小受过一定的教育。(后来拜读卢植门下,显然是需要一些基础的,总不能让卢植教你识字吧···)

更重要的是,刘备的母亲和支持刘备的同宗,居然给刘备找了当时最好的“学位”。

获得同宗支持,入“名校”

小刘备自小与同宗小孩一起学习、玩耍时,表现出了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一次,刘备与同宗小孩们在家门口的大桑树下玩耍。

刘备指着大桑树说:将来,我一定要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

叔父刘子敬大骂:胡说八道!你这样会让我们家族遭遇灭门之祸!

而另一位叔父刘元起则十分惊奇:此儿绝非常人!

此后,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与亲儿子刘德然同样对待。

刘备15岁时,他伟大的母亲让刘备外出游学(母使行学)。

以刘备的家庭条件,刘备的母亲不让刘备“外出打工”,而是让他“外出行学”,可见其母亲的见识和格局。

而且,刘备居然有幸入了当时当地最好的“学位”——卢植。

当时的卢植,已是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可谓是当时全天下最好的“学位”。

要知道,当时,已经做了太守女婿的公孙瓒,还靠其太守岳父的帮助,从辽西专门跑到涿县来拜卢植。

显然,应当是一直资助刘备的叔父刘元起,想办法,帮助刘备入读“名校”的(刘元起的儿子刘德然也一起入学)。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刘备的起点,看起来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普通人。

看起来,刘备的母亲、叔父,是希望刘备能学有所成,将来像刘备的爷爷一样,举孝廉,入仕途。

然而···他们想简单了。

仕途之路不通

在卢植门下学习时,刘备与公孙瓒成了朋友,刘备以兄事公孙瓒。

然而,“毕业”后,两人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公孙瓒是太守的女婿,很快就得到帮助,进入仕途,并开始发展起来。

而刘备呢···

虽然史书说刘备不喜读书,只好狗马、音乐、美衣服等,但是,从刘备后来的一些文章看,刘备是有相当经学功底的。

然而,汉代,没有什么科举制度,一个人要进入仕途,得要有地方官、名士推举。

然而,或许由于社会地位不高,刘备始终没有被举孝廉,无法进入仕途。

此路不通!

还是出身起点太低的问题呀!

发展武装(落后于许褚)

当官当不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织席贩履也不可能了。

不过,刘备毕竟有人格魅力,善于结交豪杰,周边的少年争相围绕在他身边。

在当地贩马的商人张世平、苏双,遂资助刘备,让刘备组织起“团伙”,来保护自己的买卖。

由此,刘备,也成了一个武装团伙的领袖。

当时,天下已经秩序大乱,像刘备这样拉着一支武装的人不少。

曹仁,当时“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许褚,当时也“聚少年及宗族数千”···

此时的刘备与曹仁、许褚,算是“同行”,不过,无论是规模还是经济基础,显然都逊色不少。

这时,刘备已成年。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刘备的起点比其出生时高了不少。

但是,不要说与其他群雄横向比较,就是比之曹仁、许褚,都稍逊一筹。

军功崛起之梦破碎

不久,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如此,靠军功崛起,又似乎成了刘备向上跃迁的道路。

刘备组织义勇军,关羽、张飞加入其中。

靠着刘关张的本事,自然能够在平叛战争中建功。

靠着在平定黄巾起义和张纯叛乱的功劳,刘备得封安喜县县尉。

只是···建功立业,建功立业,靠着军功,刘备只能建功,却不能立业。

因为: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关系,刘备在腐败、混乱的官场根本混不下去。

刘备刚做县尉不久,朝廷就开始对官场进行精选淘汰。

没有基础的刘备,成了要被淘汰的对象。

刘备求见督邮,人家连见都不见!刘备大怒,把人家拉起来打一顿,弃官逃亡。

然而,刘备仍然不放弃军功崛起的想法。

后来,何进派毋丘毅去丹阳募兵,刘备也加入其中,并再次力战得功。

然而···接下来,又是一连串的碰壁。

刘备做了密县丞,混不下去辞官;后去了高唐。

在高唐,刘备有进步,不但混了下来,而且从高唐尉混到了高唐令。

然而···高唐不久为贼军所破···

大汉王朝已经腐败,缺乏社会关系的刘备很难混出头来。

大汉王朝已经混乱,不能给地方官足够的保护,缺乏实力的刘备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守住一县之地···

在朝廷体系中,靠军功崛起之路,已不适合刘备了。

说到底,还是起点低的问题呀!

公孙瓒手下,走上正轨,开始快速赶超

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投靠老同学公孙瓒。

此时,当年的老同学,如今已经成为大汉王朝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其实力一度盖在四世三公的袁绍之上。

所以,此时的公孙瓒,能够给刘备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让刘备获得积累实力的时间和机会。

在公孙瓒手下,刘备主要做三件事。

1、作战,既锤炼核心团队的战斗力,又获取名望、地位。

刘备随公孙瓒对袁绍作战,数战有功,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并试守平原县令。

2、对内乐善好施,获取名望、美誉。

刘备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获得了百姓人心,并因此积累了美誉。

3、结交大族。

在官场的接连碰壁,使刘备深知结交大族,是强化社会关系,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袁绍的长子袁谭,就是刘备举荐为茂才的。(袁绍与公孙瓒为敌。因此,这应当是刘备在袁绍、公孙瓒交恶之前,或者袁绍与公孙瓒那停战期间发生的)

袁谭,袁绍的长子,机会多得是,刘备居然“抢先”举荐其为茂才,可见:拉起关系来,刘备确实是远在常人之上)。

由于刘备名声渐起,因此,当北海孔融被黄巾余党所围时,孔融居然想到找刘备帮忙。

刘备欣喜若狂,抓住机会,解北海之围,救出名士孔融,使其名声大震!

刘备在公孙瓒手下大约4、5年,表面上发展是十分缓慢的。

后来,他去徐州救陶谦时,只有“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其实力大致与当年在家乡的强宗许褚差不多···

然而,由于积累了相当的名声和作战经验,终于厚积薄发,迎来了一次飞跃!

飞跃:入徐州

曹操攻徐州,陶谦不能敌,遂向青州刺史田楷求助。

田楷带着刘备,一起救援。

陶谦,看上了刘备。

陶谦手下的武装基础是号为天下精兵的丹阳兵,战斗力不俗,之所以在曹公面前不堪一击,实是缺乏将才所至。

由于刘备、关羽、张飞,已经打出名气,因此,陶谦急切希望得到刘备!

于是,陶谦给刘备4000精锐丹阳兵,拉拢其“跳槽”。

后来,曹公因老巢有失退兵,陶谦又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令其驻屯小沛。

虽然这个豫州刺史并不能真的管豫州,但是,当年的底层少年,如今成了刘豫州,这是刘备身份的一次大飞跃!

随后,刘备又凭借其人格魅力,结交陈登、糜竺等徐州大族,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支持。

陶谦去世后,“让徐州”于刘备!

于是,刘备,领徐州,成为一州之主!

如此,刘备,算是追了上来,成为群雄中有一号的人物了!

附:群雄的起点

刘备的“起点”追赶之路,如此漫长、曲折。

那么,其他群雄的起点又如何呢?

1、二袁。

袁绍、袁术,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

这个就不要比了,但凡刘备早年能和二袁攀上关系,也不至于如此曲折。

2、曹操。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侍奉四代天子,是顶级大宦官;曹嵩后来也官至太尉。

曹操,虽不是四世三公,但也是三公之子,也是顶级官二代。

3、刘表、刘焉。

刘表、刘焉,都是汉室宗亲;跟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不同,人家是在朝廷登记在册的宗亲!

因此,刘表、刘焉起点都很高。

刘焉少年时就得以在州郡任事,并因宗亲身份而为中郎。

刘表则积极参与太学生运动,成为名士。

4、孙坚。

孙坚家,“世为吴官”,世代在吴郡为官。

所以,孙坚少年时,就已经在县里做官了,而且,家族与吴郡等地大族关系紧密。

5、公孙瓒。

公孙瓒出身辽西贵族,只是母亲地位卑贱,所以只能在县中为小吏。

不过,公孙瓒长得帅,而且能言善辩,因此,得到太守喜爱,招其做了女婿!

6、吕布。

后来与刘备相爱相杀的吕布,可能是出身与刘备最接近一个了。

吕布,“出身寒家”,以其骁勇,在并州军中任职,后来一步步爬上去。

尽管在出身上,吕布与刘备差不多。

但是,吕布在边境并州,战事不断。因此,吕布更加容易依靠骁勇出人头地。

吕布、刘备,因起点低,都频繁跳槽,不断寻找发展机会。

吕布跳槽,更为残忍、决绝,带着“投名状”,因此初期发展更顺。

只是,刘备更注重“养名”,虽然“慢一点”,但步伐稳健,越到后来越顺利。

其中差异,值得思考。


刘备的起点低,但无论是他的母亲,还是他本人,都一直在寻找出人头地的路子。

其间,多次遭受挫折,遇到“此路不通”的窘迫。

然而,凭借其不折不挠的斗志和探索,刘备最终找到了“追赶”的路。

今天,起点不高的年轻人,遇到彷徨无措是正常的,但多探索,总是有希望找到前途的,何必早早“躺平”呢?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先得比较一下曹操、刘备、孙权的出身:

曹操是父亲是曹嵩,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之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曹嵩的父亲是谁,不过以曹操起兵之后雄厚的实力,包括曹姓宗族与夏侯宗族的支持,以及起兵所需的钱财支持,曹家也算是地方上的豪族。

曹嵩在汉灵帝时期官至太尉,虽然这个官职是花钱买来的,但曹嵩还继承养父曹腾的爵位,曹腾是东汉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四朝权贵宦官,曹腾死后的全部家产和爵位都是曹嵩继承了,曹嵩死后又被曹操继承,因此曹操的家世算是很好了,在朝廷中有权,在地方上有钱,还有爵位可以坐以收租,因此把曹操定位为权贵之后比较合理

曹操

刘备出身皇族,但由于推恩令的原因,皇族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跟普通百姓是没有多大的区别,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做过县令,一般来说能当上县令,要不是有能力就是有出身,因为当时的人才推荐制度是察举制,主要是由人推荐当官的,这个推荐的渠道是被掌控在士族官员手中的,因此刘备的祖父一代还算可以,算是普通的官宦之家。

但是到刘备的父亲刘弘这一代时,由于刘弘很早就去世了,因此刘备与母亲只能相依为命,父亲去世意味着家中的经济来源断掉,为了生存,刘备只能与母亲靠编织草席和贩卖鞋子赚点小钱生活,因此刘备的定位是没落的官宦之后,史书没有记载刘备的祖父和父亲有爵位留下来,因此刘备家里除了织席贩履就没有其他来源。

孙权

孙权的家族根据史书记载世代在吴地做官,有史书说孙坚是孙子之后,这个是不太靠谱的,但孙坚年轻时就是县里的小吏了,连官也算上,官和吏是有区别,官有是编制的,吏没有编制,孙家在吴地做官可能是很小的官,孙坚之所以发迹完全是靠在乱世中打出来的。

孙坚去世后,他的长子孙策接过孙坚的班,差不多9年时间,孙策平定了江东六郡,孙家的基业功劳最多的是孙策,其次是孙坚,最后是孙权,孙坚与孙策去世后, 江东六郡被交到年仅19岁的孙权手中,所以孙权的定位就是官二代,靠直接接了父亲与兄长的班,有了创业的资本,然后再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

所以,你比较三国时三大政权的创始人曹操、刘备、孙权的出身,明显就能发现刘备的出身最低。曹操起兵自己家里就有钱,直接拿家里的钱招兵买马,还有一个叫卫兹的人也拿钱出来支持曹操,曹操的同族也出钱出人帮助曹操起兵,孙权直接继承父亲孙坚与孙策两代人打下的江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刘备呢,没有钱,要去拉赞助,没有人,要到处去结交豪杰,所以刘备的起点最低。

刘备

在封建社会,地位最高的是统治阶级,以皇帝为首,三公为辅,以及各级现役高级别官员、武将为主,统治阶级出身的人,99%以上是士族和皇族,寒族非常少,几乎没有。

从社会上看,士族阶层最高,其实是农民、小手工业者、商人,士族是世代做官的大家族,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中,曹操和孙权都算得上士族,因为曹操和孙权本人,以及他们的先辈都有在朝中做官,只有刘备不算,因为刘备父亲没有做过官,刘备本人也是靠乱世打出来的,因此,刘备的出身是最低。

刘备

刘备的起点虽然低,但是刘备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比如刘备上学,是靠他同族中的刘元起的资助,你想想看,一个大家族的族人支持你刘备去上学,如果刘备没一定的资源,为什么会支持刘备上学,还有刘备能够拜在名士卢植的门下,也有其家族的资源,卢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他是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的学生,又是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弟,由于卢植的这一层关系,肯定很多人来找卢植当学生,因为做了卢植的学生,就是攀上了陈球、马融、郑玄、管宁、华歆等名士,这对将来的仕途很有好处,肯定人人都争着来,没有关系的还当不了卢植的学生,但刘备可以,显然背后有家族的关系在里面。

刘备后来混不下去之后就投靠了他的同学公孙瓒,就是因为公孙瓒也在卢植手下学习,这一层关系为刘备带来了很好处,能认识很多达官贵人,这就是当卢植学生带来的好处。

刘备很受欢迎

除此之外,刘备肯定有家族力量的支持,刘备是幽州涿郡涿县人,也就是今天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这个地方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封地,过了几百年,这里肯定有着刘姓庞大的家族,古人最重视家族关系,刘备能出来创业其家族肯定有支持,史书上都说过刘备小时候经常与同族的小孩子在一起玩耍,还知道刘备有个叔父叫刘子敬。

刘备能够获得中山商人苏双、张世平的金钱支援,背后没有一点关系,谁也不会相信,商人是重利的,投资要讲回报的,刘备有让他们看中的东西,也许是人品,也许是刘备背后的势力,也许是刘备的承诺,另外,史书还记载当地豪杰都争相结交依附于刘备,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刘备族谱

当然,并不否认刘备的为人处事,确实很招人喜欢,刘备能感化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为他卖命,跟随一生不离不弃,同样能感动刺杀他的刺客放弃刺杀,刘备走到哪里就有一群人跟随,比如刘备到豫州,刘琰跟随,比如刘备到徐州,糜竺、糜芳、孙乾跟随,刘备到荆州,魏延跟随,而且一跟就是一辈子,说明刘备确实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但光有人格魅力能在乱世中创业吗?不能,还得有实力,刘备很早就死了父亲,他的家庭与一般普通的百姓家庭没啥区别,不同的是刘备皇族之后的身份,和他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支持,这也许是刘备能获得支持最为关键的原因

所以,刘备与曹操和孙权比起来,起点低太多了,不是一个档次的,曹操和孙权有现在的资源和实力支持他们创业,而刘备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赚来,因此刘备算是三国政权中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




刘备的起点确实不高,虽然他自称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经过二三百年,特别是汉武帝推恩令,刘备这一支已经成为旁支的旁支,到刘备本人沦为了“织席贩履之徒”。

与曹操相比,曹操父亲官至太尉,爷爷曹腾是中常侍,官居要职。二十多岁,就担任洛阳北部尉,不久又担任顿丘令。

与袁绍相比,袁家四世三公“势倾天下”,在袁绍弱冠之年,就担任濮阳长官。后来,更直接被大将军何进赏识,到董卓进京前,已经官至司隶校尉的高官。

与这两位相比,刘备的起点确实不高。在刘备履历表中,还有师从大儒卢植这一条,但卢植仅弟子就有千余人,从史书上也未见刘备比他的其他学生出色多少。卢植对刘备帮助就可想而知。

刘备在卢植处求学的时候,还让他得以认识了辽西名将公孙瓒,公孙瓒到是可以算是他的贵人,但要到刘备起兵之后。

刘备起兵之前,首先得益于同宗族叔刘起元,正是他的资助,让刘备得以到卢植处求学,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认识同学公孙瓒,刘备还曾到过洛阳游历,遇到曹操,共同返回沛国,招兵买马。特别是有了刘起元资助,刘备才有了“交结豪侠”的资本。在有了名声之后,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等有对刘备进行资助,让刘备得以拉起一只队伍。

但毕竟财力有限,决定刘备队伍并不大。在讨伐黄巾过程中仅得到一个安喜尉的官职,大致上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公安局长职务,副处级官职。后来,又相继担任下密丞,相当于副县长或办公室主任,之后,又担任高唐尉,不久又担任高唐令成为县里一把手。与曹操、袁绍,刘备入仕之路,何其艰难。

直到他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后,当时公孙瓒正与袁绍对抗。公孙瓒让刘备担任别部司马,后来因为战功被任命平原令,平原相。平原相就已经成为高官,相当于太守。可以说正是老同学公孙瓒让刘备人生实现了一次飞跃。不久,刘备又迎来一次飞跃,曹操征讨徐州陶谦,陶谦求救,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同救援陶谦。之后,刘备便留在了徐州。后面就有了著名的三让徐州故事,刘备成为了一方诸侯,实现了人生逆袭。




确实很低。

刘备的起点真的就是个卖草鞋的。

虽然他总是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这个中山靖王有一百多个孙子,而且是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就好像现在有人说自己祖先三百年前是礼部尚书一样,旁边的人看着都会笑他。

刘备的成功主要在于够义气、善于利用资源、善于借势。

刘关张就别提了,后期五虎将在他面前没有一个不服的,死心塌地跟他干,这种从内到外的领导气质,一般人没有的。

其次就是非常善于借势。

就说刘皇叔这个名号吧,如果不是汉献帝查宗谱,当庭叫他皇叔,他敢用这个说法吗?当时就是这个没有正式文件的封号,让刘备在天下几乎无人不知,比曹操那个狭天子以令诸侯都要高明。

总而言之,刘备是相当励志的。贩夫走卒出身,在那个门阀社会没有军队、没有任何政治势力,能够做到偏安一隅的蜀国皇帝,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传奇了。




刘备的远祖是中山靖王刘胜,经过一代代的推恩令,到刘备这一代由于父亲早亡,只落的靠卖草鞋为生。不过刘备的太爷爷是候爵,爷爷也是东郡范令,家中多少还有些钱,所以少年时的刘备得以出去游学,并拜当时的大儒卢植为师,学了一身的文武。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不可能有的机会,但刘备有,史记记载刘备年轻时好逗鸡溜狗,这都是很烧钱的,说明刘备年少时家境并不是很差,只是花光了祖上的积蓄,为了生活卖了几年的草鞋,起点虽然不能和曹操孙权比,但比普通百姓还是强的多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高唐   太守   公孙   士族   豫州   起点   徐州   叔父   中山   史书   出身   父亲   母亲   家族   关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