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为什么不在广府地区起兵而是客家地区?

文天祥生活在南宋末年,当时南宋政府已经失去大片领土,金军大举进攻,南宋政府的地位岌岌可危。文天祥身为一名忠臣,深感国家危亡,于是发起了抗金起义,希望能够振兴南宋,驱逐外敌。

在选择起义地点方面,文天祥考虑到广府地区已经被金军控制,难以开展起义,因此选择了在客家地区发动起义。客家地区是南宋政府的支持基地,有着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力量,因此成为了文天祥等人抗金的重要据点。

此外,客家地区地形复杂,山峦连绵,很适合游击战争的展开。文天祥等人采取的游击战术,有效地削弱了金军的战斗力,打乱了金军的部署,为南宋军队的重整和反击创造了条件。此外,客家地区的民风彪悍,人民自有武装,也为起义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综上所述,文天祥选择在客家地区发动起义,是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考虑。客家地区不仅是南宋政府的支持基地,而且地形复杂,适合游击战争,也有着彪悍的民风和自有武装,这些因素都为文天祥等人的抗金行动提供了便利。




穷人不怕死!




元灭南宋,是由北向南推进,江浙是前线,赣闽是二线,广府是大后方,战争爆发时,文天祥在江西赣州,不就地起兵勤王,难道要跑到大后方广府吗?如果跑到广府,他能值得大家尊敬吗?




那时广府地区还是以百越人为主,人口也不多,唐时广州府人口才22w,唐末被黄巢屠10w!今天珠三角人口70%可追溯到珠玑巷,而这70%大部分正是当年文天祥宋军在江西丶福建与元军开战地区的逃难客家人!这也是广府子孙客家祖的由来!




南宋末年的抗元勤王是客家民系初步形成的标志,称之为“抗元勤王,民系初成”。

今日之客家民系,主要分布于赣州、梅州、汀州、韶州、惠州,与文天祥抗元地点是一致的。

文天祥年表:

1274年,文天祥任赣州知州。

1276年七月,文天祥以同都督身份率军进入江西。

1276年十月,文天祥率军到达福建汀州。

1277年正月,元军攻破汀州,文天祥退至漳州。

1277年四月,文天祥进入梅州。

1277年八月,文天祥之前五月入会昌,六月入兴国县,七月派主力围攻赣城。

1278年三月,文天祥率兵向母亲和弟弟文壁所在地惠州靠近。

1278年十二月,强盗陈懿为张弘范带路到达潮阳,文天祥当时正在五坡岭吃饭,元军突至,文天祥自杀殉国未遂被俘,其部将全部英雄壮烈牺牲。


南退的大宋军民中,部分随陆秀夫在崖山战死了,没死的那部分成了客家民系。有《丰湖杂记》为证: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自宋徽 、钦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后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从之。寄居苏、浙各地,迨元兵大举南下,宋帝辗转播迁,南来岭表,不但故家世胄,即百姓亦多举族相随。有由赣而闽、沿海至粤者;有由湘、赣逾岭至粤者。沿途据险与元兵战,或徒手与元兵搏,全家覆灭、全族覆灭者,殆如恒河沙数。天不祚宋,崖门蹈海,国运遂终。其随帝南来,历万死而一生之遗民,固犹到处皆是也。虽痛国亡家破,然不甘田横岛五百人之自杀,犹存生聚教训,复仇雪耻之心。 一因风俗语言之不同,而烟瘴潮湿,又多生疾病,雅不欲与土人混处,欲择距内省稍近之地而居之;一因同属患难余生,不应东离西散,应同居一地,声气既无隔阂,休戚始可相关,其忠义之心,可谓不因地而殊,不因时而异矣。当时元兵残暴,所过成墟。粤之土人,亦争向海滨各县逃避,其粤闽、赣、湘边境,毗连千数里之地,常不数十里无人烟者,于是遂相率迁居该地焉。西起大庚,东至闽汀,纵横蜿蜒,山之南、山之北皆属之。即今之福建汀州各属,江西之南安,赣州、宁都各属,广东之南雄、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各属,及潮州之大埔、丰顺,广州之龙门各属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兴国县   嘉应   客家   忠义   梅州   赣州   地区   惠州   大后方   土人   彪悍   江西   福建   南宋   政府   财经   文天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