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如傅作义南下加入淮海战役,那么淮海战役会发生变化吗?

当时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因为他已失去了战机。这不是傅作义的错,而是蒋介石的瞎指挥造成的。

如果在东北野战军入关前,蒋介石进行战略收缩,主动放弃华北,集中优势兵力,或可改变战争态势。东北野战军入关后,傅作义走不得也打不了,才有了淮海战役的摧枯拉朽。

因为除了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现有兵力,国民党已没有兵力可调,只能作困兽犹斗,不断的消耗,最终导致全军覆灭。

同时,战场上的兵员思想发生逆转。解放军有百万民工支援,国民党只等靠飞机补给,且误打误撞,常常把补给投放到解放军阵地上,国民党士兵看不到战斗胜利的任何希望,有的甚至反戈一击,成为解放战士,掉转枪口,直击顽敌,国民党军队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傅作义参加不了淮海战役,如果参加可能就不是淮海战役,而是反之,被另一个什么战役消灭在南下的路途中。

当时的战略态势决定了淮海战役的成功!






傅会输的很惨!盯着傅作义有三支部队,华北的聂荣臻部,山西的徐向前部,东北的林彪,只要是傅作义敢动,三支大军会投入战场,傅作义同这三支部队交手会如何。

还有,从时间节点上,淮海战役发生在辽沈战役之后,太原战役之前,这就是等着傅作义动,一动两支大军也动。

为什么太原战役比其他战役晚?因为徐向前部即要随时支援西北野战军,又要支持华东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所以山西的问题解决的比较迟。




如果傅作义南下,谁也挡不住!到淮海战场,中野、华野要转入山区艰苦作战。我军若要扭转乾坤,须要多花两年时间。毛主席揣测傅作义不愿受蒋介石摆布,心存侥幸,胜似与蒋分庭抗礼,败则西退老巢张家囗,成一方诸侯!傅作义低估了毛主席的韬略,该打的才打,不该打的给他留着,最后分割包围完成,傅作义再想退也退不了了,权衡利弊之后,才接受和平改编!




这个问题在当时,确实是延安统帅部反复研究的一件事,如何牵制傅作义部滞留在华北,不让它南下加入淮海作战,这在当时,很重要,直接牵涉到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能不能吃下去的大问题。

当时,淮海战场,国民党军70万,人民解放军60万,形势就非常紧张,加上国民党军装备优势,这场战役如何取胜?双方都在策划。

如果让傅作义部的几十万人加入淮海战场,退后一步,就算傅作义的部队不动,驻当时北平,天津的国民党军也有近20万人,就把这20万人调往淮海战场,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将有近百万人,这仗打起来,人民解放军就会困难重重。

蒋介石曾多次催促傅作义率军南下,并许他东南军政长官的头衔,在这关键时刻,还好傅作义将军深明大义,最后毅然站到了人民的一边,不但没有率军南下,反而将北平完整地交还到人民的手里,傅作义将军的举动,对人民解放军全歼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从某种意义上来,也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先上结论:傅作义无力回天

理由如下


一、1948年下半年中国的局势

军事和政治是密切相关的,要理解军事问题,必须对整个局势有一个全面的考察。

1)经济局势

1948年下半年的经济局势,简单来说两句话:

国统区的货币已经一日三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恶性通胀;

解放区则实行了实物代替货币的“粮本位”制度,因为解放区领导人明白金银纸币都会贬值,而粮食的贬值速度远低于金银纸币。

打仗打的就是钱,你发行一亿元纸币,连一个馒头都买不来,还打什么仗?

国统区疯狂印钱,让法币贬值了几百万倍,从美国那里借来的贷款也早就用完了,国统区经济行将崩溃。

这些钱在1948年可能买不了一包香烟

2)政治局势

国内要蒋介石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上美国人也不愿再支持他,他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而我党和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越走越近,有建立联合政府的打算。

最重要的是:我党已经在一亿多人口的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淮海战役前我军总人数大约在370万,按照9个翻身农民养活一个士兵来计算,我党掌握的潜在武装力量,怕是有几千万。

370万正规军、上千万准军事力量、一亿多翻身农民,还有相当数量的工业工厂,这是一个小小的傅作义能对付的吗?

恐怕再来十个傅作义都无济于事!

在耕者有其田的解放区,人民的力量空前壮大


二、1948年下半年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关外战场,我军已经控制了东北98%的土地、95%的土地和86%的人口,国军被围困在锦州、长春、沈阳等几个孤立的城市中;

辽沈战役局势

关内战场,除傅作义和华北野战部队处于胶着状态,其他战场都已经做好了战略决战的准备,特别是在淮海地区,中原、豫东、山东、苏北几个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可以直接威胁蒋集团的核心统治区——江浙沪地区;

淮海战役局势

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精锐部队损失殆尽,他们不仅丢失了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还丢掉了南京的门户——徐州地区。

这样一来,傅作义的50万部队就成了蒋介石手中最后的一张牌,而我们这边也打算打这张牌。

1)蒋介石的想法

蒋介石的算盘是让傅作义的五十万军队和我们对拼,两败俱伤后他坐收渔翁之利,一来可以让傅作义变成“没牙的老虎”,二来可以延缓解放军过长江,为他在东南、西南地区编练新军负隅顽抗争取时间。

2)傅作义的想法

傅作义压根不想为老蒋卖命,他在山西、河北、内蒙地区苦心经营了几十年,手里就这五十万部队,面对如狼似虎的东野、华北百万军队,他毫无胜算。

对于他这样一个军阀来说,地盘和军队就是他的生命,没有了军队他就是光杆司令、任凭蒋介石宰割的羔羊。

至于蒋介石许诺的“东南军政长官”,那是什么鬼?

保不齐走到半路上他就“出车祸”或者“坠机”了。

走也不是,打也打不过,傅作义采取了拖延的办法。

他两头下注,看国共最后谁能赢。同时又和美国人联络,希望赢得他们的支持,最好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他就能趁机捞一把了。

傅作义

3)我方的想法

傅作义不会离开华北,因为东边有东野、华北百万大军在盯着他,他一旦动起来进入中原地区,正面是二野、三野,背后是东野、华北军区部队,可谓是两面受敌,被动到了极点。

傅作义可能从海上南逃,只要我们控制住渤海和山东沿海地区,切断他逃跑的路线,就没有问题,况且船舶运力有限,傅作义的五十多万部队不可能全都带到南方去;

傅作义也有可能向北逃窜,回到他起家的内蒙古中部地区(当时叫绥远)去,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提前联系甘肃的邓宝珊、绥远的董其武,促成他们起义,让傅作义无法北进。

综上所述,傅作义是不可能加入淮海战局的,他不想走,也走不了。

对他而言:

上策是和我党和谈,接受改编,当个新政府的座上宾;

中策是打一打,给老蒋做做样子,这样做大概率丢掉部队,然后成为战俘,运气差的话可能像邱清泉那样直接死在乱枪下了;

下策是为老蒋“尽忠”,拼光所有军队,把赌注押在那个虚无缥缈的“东南军政长官”上面,去闽粤地区或者台湾,“再图发展”。

很显然傅作义并不傻,他知道出兵中原是死路,困守华北也是死路,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接受和平改编。

群众欢庆北平解放


综上,傅作义没可能加入淮海战局,即使加入也无济于事,因为1948年下半年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再看不清状况,那可谓是太幼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淮海战役   北平   人民解放军   国统区   华北   野战军   解放区   我党   蒋介石   国民党   局势   战役   战场   部队   发生   地区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