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生产队如何上交粮食?

七十年代没有分田单干以前,上交粮食(公粮),由各生产队集体组织社员到人民公社的粮管所或粮站交应交的公粮。那个时候啊,农民和生产队交公粮非常积极,几乎农民都知道:粮食收割以后,分配方是:先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然后才是自己的。没有哪个反对交公粮的。

七十年代末期,农民学小岗村分田单干,因为此时是各家各户交公粮,就出现了一些农民:交足自己的,再缴集体的(集体统筹基金)再考虑上交国家的那部分。

因此,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就出现了各村无法完成“两提三统”任务。最后,一些村不得不贷款交公粮,使村集体成为了空壳,负债累累,现在也没有办法还清。

我以为:教育农民爱国家,爱集体,走共同富裕道路,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七十年代生产队交公粮是每个生产队的首要任务,按生产队耕种土地面积和劳动力人员分配上交公粮,把最好的粮食按任务上缴,统一交到指定的粮食收购单位也就是粮库,国家再按当地粮食收购价购入,各种粮食送到各种粮库,还有食用油仔料,甜菜,用与制糖,蓖麻用作润滑油原料。开春就制定了任务,完成上交任务后再按人口分口粮,不够了社员规定的口粮上级会回拨返乡粮补差社员口粮,但前提是必须完成上缴公粮任务!




本人经历了那个时代,对于交公粮记忆犹新,所谓公粮有两种,一种叫征购粮,另一种叫派购粮,征购粮是抵交农业税的,粮食送到公社粮站,不付款的,开农业税专用票给生产队。派购粮是付现金的,我们这里是水稻生产区,每百斤稻谷九块五粮站付现款给生产队。我们这里双抢过后,生产队第一要事就是送公粮,那时的社员觉悟高,交公粮必须选上等答子,已进仓的稻谷再过一次风车,要把谷中杂质ye谷全部去掉,然后经队长严格检查,才起程送公粮,送公粮全队男女老少全出动,那时没有车都是肩挑,送粮的队伍真是浩浩荡荡,喊着号子唱着歌。我们队离粮站不远,一般情况半天可完成交公粮任务,但离粮十多里或二十多里的生产队,送粮队伍必须要两头黑才能完成。也有特这偏辟山村,为了方便送粮,公社会在那里设分站,并考虑那地方每年要反销粮食给当地社员,所以分站的粮食封存起来,来年青黄不接时,又反销给社员。那时的社员都牢记“先国家后集体再自己“这句话!




答:70年代生产队时期,对于交公粮这种说法,在我们这里称之为,完成国家粮油征购任务,还有些地区称之为向国家交售战备粮,因此,无论是哪种名称,它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国家拿钱,购买农民的粮食供给城里人,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因此,既然农民向国家交公粮,把它看成是一项,农民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国家在向农民下达,全年粮油征购任务的时候,就要根据每块土地粮食亩产量高低条件,来给生产队指排征购任务。


比如说以县为单位,把土地进行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等级别划分。一级土地粮食产量最高,因此,交纳的公粮数量就越多,以此类推,二,三,四,五,六级土地交纳的公粮征购任务,就会一级比一级少。


总之,70年代生产队时期,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卖公粮收入,比如说把好粮食卖给国家,农民自己吃不好的粮食,国家就会给公粮价码划的高,生产队的经济收入就会多,社员的劳动日价值就高,年终决算分配的钱数就多。

至于谈到口粮分配问题,一般情况下,每个生产队在完成了国家征购任务,留足种子粮,集体储备粮之后,把剩余下来的粮食,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进行人七劳三的方法决算分配。

(2023年1月3日)




那时生产队每年按土地上缴公粮,每年有主粮丶杂粮丶油料(花生大豆)棉花。交至工委粮库(工委辖四个公社,而公社无粮库)。我村七队迁到辽宁盘锦丶营口去了六户,造成地多人少,一是公粮多,二是干活的劳力少,就从八队分去了3户,因八队人多地少。那时我还小,仅知一些表象,后来就散社了,土地也分到户了,交公粮以一去不复返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生产队   征购粮   派购   粮食   公粮   粮站   口粮   粮库   社员   公社   分配   集体   土地   年代   农民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